沈嘉祿
什么是道德?其實最重要的:第一是愛人。仁者人也,仁者愛人。
兩會前夕,食品安全再次引起熱議。皮革奶的傳聞被否定了,阿彌陀佛!濕面條為什么能燒起來?有關部門也出來科普了。但杯具仍在批量復制之中,當我們吃薯條難免丙烯酰胺,吃米飯難免轉基因,吃炸雞排難免聚二甲基硅氧烷,吃紅燒豬排難免瘦肉精,吃沸騰魚難免地溝油、吃紅棗難免增色劑,吃生姜難免硫黃,吃奶粉難免三聚氰胺,吃粉絲難免化學漿糊,吃果汁難免砒霜,吃火鍋難免一滴香,吃豇豆難免聚二甲基硅氧烷,吃蜂蜜難免樹膠……我們就像在十字坡吃到人肉饅頭一樣,汗毛一根根豎起來,接下來剁成餡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中國人一直崇拜魚翅,但有個廚師親口向我透露,在相當多的飯店里燒魚翅是不用雞湯的,為何還很鮮很香?因為放了類似一滴香的秘方,打開瓶子灑幾滴,你要雞味、鴨味、干貝味、火腿味,都像劉謙的魔術一樣瞬間完成。
也是前不久,我在另一家飯店吃到一款紅燒肉,使我看到了食品安全的可能性。
我從小是肉糊涂,視紅燒肉為性命,這盆紅燒肉上桌時,自然奮不顧身地挾來品嘗,一入口,出乎意料,居然有豬肉的本香!而且富有黏性,能夠將你的舌頭與上腭粘住。此時老板謙遜地走進包房,一臉自豪地說:“你知道這碗紅燒肉的成本嗎?”不等我回答,他搶著回答:有一次看到中央電視臺播出一個節目,說湖南一個偏僻的農村還有人在用古法養豬,給豬吃的不是復合飼料,而是水葫蘆、糠、藕,這種土家豬肉特別香。于是派采購員乘飛機去購買了四十斤,飛機往返等交通費加食宿等開銷,加起來要一千出頭,核算下來,每塊紅燒肉的成本就要七元。一試味道,比我們過去用的土豬更勝一籌。
“現在我們在浙江南部一個生態保持很好的山坳里,養了一千頭豬,一萬只雞,還有一年四季不斷的蔬菜,從而確保了飯店的原材料不受污染,有營養,有本味。”他還強調,“人家給豬吃復合飼料,養一百天就有兩百斤了。我們的豬要養四百天,吃谷物飼料,出欄時一百斤重。豬糞肥田種菜,有機肥種出來的菜,味道跟小時候吃到的一模一樣。剛才你吃的豬肉,就是我們養的。”
再比如,他們用的百葉是專門到江陰一個小鎮采購的,先從市場上九十多個攤位買來樣品,一一做好記號,再借一家飯店烹制九十多道同樣的菜,一盆盆試吃,吃到最好的,再去按圖索驥找到供貨商,多給錢,建立定向供銷渠道。這種百葉不用石膏,而用點鹽鹵的“古法”。豆香味足,而且安全。“我們的菜葉上看得到蟲子吃過的洞。吃客看到這個洞,就放心了。”
人吃昆蟲的殘肴剩羹,并以此為幸,有點黑色幽默吧。
老板年逾六旬,飯店不是他的主業,而是一種純度很高的業余愛好,為了達到理想中的色、香、味、形,他對菜肴的成本可以不計較,安全與原味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補充一句,飯店每年倒掉的油就超過一千斤,而且不許別人拿去派用場。
我問:“菜的成本如此之高,你還能賺錢嗎?”
答:“寧可少賺一點,不賺也不怕,但質量一定要好。上海灘還有幾家飯店能吃到有味道的菜呢?”
這是個不可拷貝的案例,他這家飯店也輸定了,我于欣然中未免有點傷感。不計成本追求食品安全,確實是一個美好的理想,但現實并不支持。再說,有錢才能享受安全的美食,這不又制造了新的不公平?老板表示,他馬上會在浦東開一家店,專供老上海小吃,代價無須大,即可放心饕餮。為此、他準備輸更多的錢。去年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在回答網民關于毒奶粉的問題時表態:“對于整個社會來講,道德問題十分重要,我以為誠信和道德是現代社會應該解決的緊迫問題。”溫總理還進一步解釋說:“什么是道德?其實最重要的:第一是愛人。仁者人也,仁者愛人。每個企業家或者社會的每個成員都要知道熱愛群眾、熱愛國家。”
我不知道這個老板是否聽過溫總理這番話,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把每個顧客都當作人來關愛,負責地做這項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