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靜
我不知道好萊塢碰到兩部大片同時上映需不需要展開罵戰,反正目前的中國特色是這樣的。采訪安樂電影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姜偉時,他說:好萊塢有一套宣傳流程,不會有新意,就是錢鋪路,各種路牌、燈箱、電視廣告的投放,只要量上去了,不會出乎意料。宣傳只能錦上添花,絕不會雪中送炭。
正因為中國處在資本的原始積累期,又沒有所謂的全球市場,什么怪拳亂招都會使出來,興許沒用,興許就打死了老師傅。于是有了搶檔期,有了互毆。電影不是個悶聲發大財的行業,為了掙錢你就得要喊。
前不久的《失戀33天》成了業內范本,但仔細研究起來,沒有任何有新意的宣傳發行,片子質量只能說一般,也是走著尋常路,電影的運氣因素實在很重要,不過大家不愿意承認運氣,而是馬后炮地各種總結歸納。
算一下這幾年國產片的票房黑馬,和影片本身都沒有關系,而是和見縫插針的檔期有關,而且所有的招數都只能玩一遍。《十全九美》夠爛吧,恰逢奧運檔,本以為沒人看電影,誰知還是有人不看運動會的,到了影院沒選擇只好看它;《大內密探零零狗》夠惡吧,又是爛片王的作品,也是在那個檔期沒有其他選擇。今年的四匹黑馬除了檔期元素,硬要總結的話,有一個共同點——全是現代題材。《孤島驚魂》賣給中學生,《竊聽風云2》是商戰片,《將愛情進行到底》是都市愛情,《失戀33天》也是都市愛情,而且必須是大都市的愛情,不能離開帝都和魔都。
眼看著古裝武俠不能賺到錢了,當代題材方有望以小博大,投資人似乎還沒醒過神。與當下生活有關的,是一條相對比較安全的道路。
賀歲檔火拼的幾部國產片目前我只看過《親密敵人》,坦白說,不過不失,肯定不算一部有內涵的經典電影,但作為職場片是合格的,有各種美衣、美景,過去也沒有反映投行生活的題材。雖然這是一個很累很枯燥的行業,但它的吸引力在于剛入行的新人就能賺到工薪族一輩子的薪水且不必承擔投資失利的風險。就像片中的小年輕所說:有幾個剛畢業的人能有他這樣的收入,老板買的就是他們的睡眠時間。因此很多初入社會的人對這個行業抱有好奇和想象。
電影是做夢,沒有人愿意在夢里看到比自己過得更貧困、更狼狽不堪的生活,這也是為什么反映底層生活的藝術片再優秀也只有知識分子能夠欣賞。真正的購票人群是中下層白領,富人和最窮的人是不會去電影院的。這些中下層白領中決定購票的又是女性,電影院是給約會男女準備的,通常男性會屈從女性的要求,這就造成《鐵甲鋼拳》再感人,女人一聽這名字就會心生厭煩,《失戀33天》再平平,女人一聽失戀二字就心癢難耐。
《親密敵人》在選題上是賀歲檔中最取巧的,如果說它吃虧,那就是虧在了和《金陵十三釵》檔期接近,為了湊圣誕又不能再延后一周,如果放在情人節很可能又是一匹黑馬。《龍門飛甲》都可以不予考慮。張偉平實在是個宣傳大師,尤其摸準了媒體死穴,又敢于放炮,別人還要在電影圈混,不好意思得罪同行,他玩票性質無所謂,如果說國產片真有成功的宣傳,那也是張偉平,可他的路子也是絕徑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