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強
這些作品在批評家眼里或許是不完善的,也可能沒有更高的市場價值,但是,它們的存在確是必需的。
禿頭倔人在網絡界名氣很響,但他的真實身份是個畫家,實名李曉強,在北方某市電視臺做導演和編劇,有時候也寫小說散文,最逗的自然是畫。禿頭倔人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畢業后不斷轉變身份:美術師、設計師、廣告人、導演、編劇、漫畫人等。他的畫看似輕松,看多了才明白他畫里有話,在畫面上反映他的思想。
他的畫會讓你感覺到一個知識分子內心的掙扎,他是痛苦的,對社會也是無奈的。有人問:禿頭倔人的畫是實驗水墨嗎?是新文人畫嗎?都是,也都不是。他的作品里既有實驗水墨的淋漓與多樣,也有新文人畫對社會的抨擊與戲謔,他是游走在繼承與叛逆之間不斷對社會和自己表示否定的畫家。盡管他所代表的這種思想不被主流社會所認同。但他是一個客觀存在,他的存在使人們更了解當今繪畫中真實情感的因素。
現在提到實驗水墨,就不能不提到吳冠中,而吳冠中對當代實驗水墨來講無疑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盡管現在有人否定他的作品稱其作品是“洋垃圾”,但不能不承認他對中國當代實驗水墨具有的探索意義。作為一個實驗性的藝術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對傳統藝術的一種破壞,且這種破壞力是積極的,是不留有任何傳統價值的,而實驗水墨在多元背景下的今天其生命力仍在不斷地延伸是很多人不曾想到的。
實驗水墨走到今天它內在的思想應該備受人們的關注,那些從事實驗水墨創作的人也因不斷的具有思想內涵的新作問世,而引起人們在不同的精神理念里加以注意。從吳冠中的表面抽象化到現在的多樣性,實驗水墨正在走向它自己成熟的過程。
禿頭倔人的畫,風格上有點沉郁,也有點壓抑,但總是啟發你去關注當下社會正在發生的事情。中國水墨對于工業題材涉及是不多的,這和傳統文人的意識形態有關系,他們所表現的大多是一些林泉之心和澄懷觀道的文人思想,很少去關注個體身邊所發生的事情,盡管在上個世紀一些抱有改良中國畫思想的人也畫過一些此類的題材,但他們的作品總是浮光掠影的不具有任何價值意義。
我們看禿頭倔人的作品,每一幅都寓意深遠。然而揭露社會的本身目的,是希望觀者進入一個對社會反思的自覺思考。具有禿頭倔人強烈個人意識的作品無疑是那些赤裸的黃色小人,他沒有把這些小人物置換為在傳統的生活環境里,也不像劉二剛的作品強調筆墨的情趣,而是以直接的帶有戲謔式的手法表露于畫面之中,不突出技法的重要性和復雜的水墨肌理效果,很簡單卻更深刻!這些作品在批評家眼里或許是不完善,也可能沒有更高的市場價值,但是,它們的存在確是必需的,因為作為一個畫家的藝術符號而言他不需要用市場的價值和程式化的完善去印證他的藝術作品,他所表達的是畫家本人對自我內心的拷問。
新文人畫以其不斷的具有挑戰精神的深刻內涵在一次次責問我們,什么是繪畫?什么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