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迪(東京)

10月29日,筆者在東京日鐵(JR)新橋站附近,遇到數百名日本示威民眾,示威者拉的橫幅寫道:“決不允許TPP毀壞日本”。示威隊伍雖然人數不多,但其行為反映了日本民眾普遍的不安。人們擔心,如果日本加入TPP(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日本經濟和社會可能遭受巨大沖擊。
各方面消息表明,野田內閣已經準備在明年三四月間參加談判。我們知道,2012年11月將舉行美國總統選舉,而美國政府為TPP設定的簽署時間表是2012年秋季,這也就是說,外交服從國內政治,為給奧巴馬獻禮,TPP一定要在美國大選前簽署。
與FTA不同的是,TPP的目標是實現進出口零關稅,同時,將自由化領域從一般產品出口擴展至服務業、勞動力自由移動領域。因此,一旦加盟TPP,將對參加國的經濟、政治造成深遠影響。
顯然,日本國民并未做好加盟TPP的準備,對是否加盟TPP,日本國內的意見明顯對立。從現狀看,“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簡稱經團連)支持,該會會長米倉弘昌說,“不參加TPP,日本會更加孤立,可能會成為世界孤兒”,但中小企業則表示強烈反對。
部分歐美派日本學者則以《日本經濟新聞》為陣地,拼力支持加盟TPP。這些人大多是新自由主義的擁護者。而民族派的學者則表示反對。圍繞TPP問題,學術界出現新一輪論爭。
對于加盟TPP,在野黨大多表示反對,日共、社會黨、國民新黨等相繼表明了各自的立場,而日本各都道府縣首腦中贊成者也屬少數。據今年10月下旬進行的一項緊急調查表明,47個都道府縣首腦中,有條件贊成加盟的只有6人,反對的有14人,另有27人保留意見。
對于加盟TPP的經濟效果,即便在日本政府內部,很多人的看法也很不一致。例如內閣府認為,如果加盟,未來10年日本GDP可增加2.4萬億至3.2萬億日元。經產省認為,不參加TPP,日本GDP將損失10.5萬億日元,雇傭將減少81.2萬人。但農林水產省的計算結果卻認為,假如加盟,將給日本GDP造成11.6萬億日元損失,并可能喪失340萬個就業機會。
我們知道,TPP為新加坡等國首倡,2009年美國表示支持。美國參加的主要背景在于實現奧巴馬提出的“未來5年出口倍增”的諾言。最近有人說,TPP的目的是“建立中國包圍網”,筆者尚未看到TPP協議中有這樣的內容。筆者認為,即便有人存在這種念頭,但這絕不應是一個經濟組織的目的。
參加TPP談判的,除美國外,還有新加坡、文萊、智利、新西蘭、澳大利亞、越南、馬來西亞、秘魯等國,但筆者以為,美國最大的目的,還在于把日本拉進來。因為上述參加國家,本身外貿依存度很高,即使加入TPP,也無法幫助美國擴大出口。但日本不同,因為日本的貿易依存度較低,假如日本加盟,美國的農產品、醫藥產品可以大量進軍日本市場。所以說,TPP的真正目的在于:美國要拿下日本市場。至于說是要搞所謂對中國的包圍網,我們不能完全否定有關國家存在這種潛在的戰略意圖,但是,一種不存在利益的戰略是無法獲得持久支持的。
有一點可以明確,TPP最直接、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國,而最大的利益受害者是日本。
具體來說,TPP對日本首先造成有關國家農產品大舉進入日本市場,日本農業可能受到重大打擊。其次,美國越南、菲律賓大量廉價勞動力蜂擁進入日本,造成日本經濟進一步緊縮、大量人口失業。再次,破壞日本醫療保險制度,形成下層民眾無醫可求的局面。
中國、韓國都表示不參加TPP談判,對此很多日本民族派學者表示羨慕。面對美國的強大壓力,這些民族派學者擔心日本產業將在TPP以及美元貶值的戰略壓力下,整個經濟遭到滅頂之災。
綜上所述,TPP最重要的,雖不是美國首創,但為美國所用。假如沒有日本加盟,對于美國來說,其意義不大。假如日本加入,可能給日本經濟造成重大沖擊,并造成政治上的重大對立。對于TPP談判的發展,我們應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