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陽 胡新生 楊文博
在兒童尿失禁中,功能性尿失禁是最常見的類型之一[1]。兒童功能性尿失禁多發于學齡期兒童,發生率可以達到1.8%~4.9%[2]。經過合理有效的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會消失或者明顯改善[3]。本研究中,2008年1月~2011年7月期間,我院診治的20例兒童功能性尿失禁患者,對其進行綜合治療,對其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結果匯報如下,以供臨床參考。
1.1 臨床資料 2008年1月~2011年7月期間,我院診治的20例兒童功能性尿失禁患者,其中男性患兒13例,年齡4.2~12.3歲;女性患者兒7例,年齡4.1~13.1歲。通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尿頻、尿急、排尿中斷、尿痛和便秘等),結合相應的輔助檢查(B超、X線檢查和MRI檢查等),并且排除其他器質性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神經性因素,20例患者均確診為兒童功能性尿失禁。20例兒童功能性尿失禁患者中,14例為急迫性尿失禁,6例為功能性排尿障礙。
1.2 綜合治療方法[4]20例患者都進行尿流率檢查和排尿后剩余尿測定,以及盆底肌肌電檢查。根據患兒的不同分類,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對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記錄患者的排尿情況,同時加強患者的膀胱感覺訓練和行為治療等。經過3個月的感覺訓練和行為治療后,如果患者的治療效果不理想,并且尿動力學檢查結果表明存在逼尿肌過度活動患者,加用抗膽堿能藥物治療(奧昔布寧,劑量為2.5~5.0mg/次,每日2次),給藥6個月后,藥量逐漸減少。如果給藥6個月后,治療效果仍然不理想,改用托特羅定,劑量為1~2mg/次,每日兩次,繼續給藥3~6個月,繼續觀察療效。對于功能性排尿障礙患兒,采用盆底肌松弛訓練和行為治療。

表1 綜合治療對兒童功能性尿失禁的臨床效果
20例兒童功能性尿失禁患者中,14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通過3個月的感覺訓練和行為治療后,8例(57.1%)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不需要進一步的藥物治療。其他6例初期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改用托特羅定治療,5例癥狀消失或者明顯改善,沒有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偟乃幬镏委煶晒β蔬_到92.9%(13/14)。6例功能性排尿障礙患者,經過3個月的盆底肌松弛訓練和行為治療后,5例癥狀完全消失或者明顯改善,1例沒有改善,仍在治療中。詳細結果見表1。
兒童功能性尿失禁中,以急迫性尿失禁多見,占兒童功能性尿失禁患者的52%~58%[5]。隨著功能性尿失禁患兒的年齡的增長至9~12歲,多數功能性尿失禁患兒的癥狀可以自發緩解。但是,尿失禁對患兒的生理、心理上產生的巨大的陰影,而且,反復的尿路感染、膀胱輸尿管返流,以及上尿路功能的損害等潛在的危險因素的存在,目前普遍認為,對功能性尿失禁患者進行綜合治療仍是非常必要的。通過改變尿失禁患兒的異常排尿模式,糾正盆底肌或逼尿肌的過度活動,減少或者避免失禁的發生率,控制感染和便秘。國內外報道,通過合理有效的行為和認知訓練等綜合治療,1年內成功率可達79%[6-7]。
本研究中,20例兒童功能性尿失禁患者中,14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通過3個月的感覺訓練和行為治療后,8例(57.1%)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不需要進一步的藥物治療。其他6例初期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改用托特羅定治療,5例癥狀消失或者明顯改善,沒有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偟乃幬镏委煶晒β蔬_到92.9%(13/14)。6例功能性排尿障礙患者,經過3個月的盆底肌松弛訓練和行為治療后,5例癥狀完全消失或者明顯改善,1例沒有改善,仍在治療中。總而言之,綜合治療明顯提高兒童功能性尿失禁的臨床療效,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1]張莉,劉霞.兒童排尿功能障礙的常見原因及其尿動力學研究的臨床意義[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07,35(6):16-17.
[2]廖利民.神經源性膀胱的診斷與治療現狀和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7,13(7):604-606.
[3]邢曉紅,杜瑩,常淑娟。膀胱功能訓練治療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源性膀胱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2006,28(11):773-775.
[4]劉志堅,易超然,蔣健.脊髓栓系伴神經源性膀胱的治療[J].中華外科雜志,2007,45(4):272-273.
[5]Neveus T,von Gontard A,Hoebeke P,et a1.The standardization of terminology of lower urinary tract func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report from the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Children Continence Society[J].J Urol,2006,176(1):314-324.
[6]侯立功,侯廣軍,耿憲杰,等.全程指導盆底肌鍛煉治療兒童神經源性逼尿肌尿道無功能性尿失禁近期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0,50(31):96-97.
[7]邵慕珍.TVT-O術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護理[J].當代醫學,2007(127):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