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曉紅 周清文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炎癥、糜爛、潰瘍和纖維化等病變,屬于胃食管反流病,一般表現為燒心、反酸、胸痛、吞咽困難、反食、反胃等癥狀。它的治療主要為抗酸抗反流。我院自2008~2010年對90例RE患者中的45例使用艽龍膠囊聯合奧美拉唑治療,獲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均來自本院消化內科門診和住院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會指定的全國RE診斷標準[1],其中男64例,女26例。隨機分為兩組,A組45例:男性34例,女性11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38.6歲,采用艽龍膠囊和奧美拉唑聯合治療;B組45例: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齡20~64歲,平均年齡36.5歲,單用奧美拉唑治療。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和排除標準 病例均符合以下標準:1)具有較典型的反酸、燒心、胸痛、吞咽困難等胃食管反流病相關癥狀;2)胃鏡和病理檢查均示食管下段炎癥改變,并排除惡性病變、消化性潰瘍、胃手術史等;3)行食管24小時pH監測,結果均為陽性;4)年齡18~70歲,病程大于2個月;5)4周內未服用抑酸藥物和其他影響胃腸道功能的藥物;6)妊娠及哺乳期婦女除外,嚴重心肝肺功能不全者除外。
1.3 內鏡評價標準 采用洛杉磯分級法[2],0級:食管粘膜沒有破損;A級:一個或一個以上食管粘膜破損,長徑小于5mm;B級:一個或一個以上食管粘膜破損,長徑大于5mm,但沒有融合性病變;C級:粘膜破損有融合,但小于75%的食管周徑;D級:粘膜破損融合,至少達到75%的食管周徑。
1.4 方法 A組(治療組):艽龍膠囊(西安正大制藥有限公司),160mg,3次/日(三餐前),奧美拉唑,20mg,2次/日(早餐前及晚餐前),共8周;B組(對照組):奧美拉唑,20mg,2次/日(早餐前及晚餐前),共8周。服藥期間囑患者戒煙酒,避免進食使食管下括約肌壓力降低的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濃茶等,睡覺時抬高床頭,避免睡前2小時進食,食后不要立即仰臥,治療前后進行血尿常規、肝腎功、心電圖及胃鏡檢查,對所有病例每周復診1次,詳細記錄治療反應,治療結束2個月后隨訪調查。
1.5 判定標準 根據癥狀改善及胃鏡檢查結果做如下評定。顯效:癥狀完全緩解,胃鏡檢查正常或分級下降2個或2個級別以上;有效:癥狀明顯好轉,胃鏡檢查分級下降大于或等于1個級別;無效:癥狀減輕不明顯,胃鏡檢查較前無明顯變化或加重。顯效、有效總例數之和與總數的百分比為總有效率。
2.1 艽龍膠囊、奧美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療效觀察見表1、表2。
2.2 不良反應 治療組輕度腹瀉2例,對照組輕度頭痛1例,均未影響治療,治療療程結束后,不良反應消失,治療前后復查血尿常規、肝腎功均正常。

表1 兩組治療臨床療效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后胃鏡下療效比較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燒心等癥狀,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它的主要發病機制是抗反流機制減弱和反流物對食管粘膜攻擊作用的結果,抗反流結構最主要為食管下括約肌(LES)壓,在LES壓出現經常或頻繁一過性減低,以致括約肌松弛時,出現反流癥狀。反流物的攻擊因子,是指反流物內胃酸、胃蛋白酶、膽鹽及胰酶,在pH<3時,胃蛋白酶呈活性狀態,消化上皮蛋白,在有大量十二指腸胃內容物反流時,膽鹽及胰酶亦反流到食管內,它們可增加食管粘膜的滲透性,加重胃酸及胃蛋白酶對粘膜的損害作用。故針對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抑酸及促進胃腸蠕動是最根本的。
奧美拉唑為質子泵抑制劑(PPI制劑),奧美拉唑可選擇性抑制胃壁細胞H+-K+-ATP酶的活性,阻斷胃酸分泌的最后通路,有很強的抑酸效果。由于PPI制劑抑酸作用強,每日1次用藥胃酸pH的時間多數可以超過17小時[3]119,顯著降低24小時胃酸酸度及夜間酸度,減少食管的胃酸反流。艽龍膠囊是一種純中藥制劑(主要成分為龍膽苦苷),是從天然植物中分離提取的現代全胃腸動力藥,能明顯增強胃收縮活動,促進胃排空,顯著促進胃腸推進功能,對抗阿托品引起的胃排空和胃腸推進遲緩,并有顯著鎮痛、抗炎及利疸作用[4]。西沙必利雖然能促進全胃腸道動力,可增加LES壓和食管蠕動收縮幅度,縮短食管酸暴露時間,增快胃排空,減少反流,對癥狀消失和食管炎的治愈有很好的療效,但由于其心血管并發癥和腹瀉作用,現已很少使用[3]9-10。
綜上所述,聯合應用艽龍膠囊和奧美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療效確切,副作用小,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林三任,許國銘,胡品津,等.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共識意見[J].胃腸病學,2007,12(4):234-235.
[2]陸再英,鐘南山,謝毅.內科學[M].7版.北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73-374.
[3]朱權,王曾鐸,任旭.消化內科主治醫生452問[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0:9-10,119.
[4]周清文,焦琳,邵曉紅,等.艽龍膠囊聯合黛力新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42例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1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