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龍飛 張恒勝 葉純 潘萍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為較短的腹部外科手術,微創氣道管理技術—喉罩替代常規氣管插管方法具有優越性。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的發明是臨床麻醉氣道管理上的突破[1],喉罩作為一種新型的通氣方法,針對全麻時間短、無嘔吐反流危險的手術以及困難拔管的全麻患者,在全麻控制呼吸中,可以替代氣管插管,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麻醉,具有操作方便,刺激性小的特點[2]。本文旨在探討LMA在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LC)中應用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患者80例,ASAI~II級,隨機分成兩組:氣管插管(T)組,喉罩(L)組,每組40例。所有患者心肺功能良好,無嚴重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無服用阿片類藥物史。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入室后靜滴昂丹司瓊4mg和東莨菪堿0.3mg,持續監測MAP、HR、ECG、SpO2。患者入室后經靜脈推注咪達唑侖0.04mg/kg,舒芬太尼0.5ug/kg,丙泊酚2.0mg/kg,維庫溴銨0.1mg/kg,行氣管插管或喉罩置入,氣管插管(T)組快速誘導后即行插管,喉罩(L)組誘導后置入PLMA,充氣后根據以下標準判斷喉罩位置是否正確:體征,兩肺呼吸音清晰,喉口腔處無異常氣流聲,正壓手控通氣,氣道壓增至25cmH2O無漏氣,呼氣末二氧化碳波形穩定,固定后行控制呼吸。術中采用全憑靜脈麻醉,即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持續泵注,間斷給予維庫溴銨,分別于麻醉前,插管后1min,拔管后1min記錄平均動脈壓(MAP)、血氧分壓(SpO2)、HR、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入室基礎值、插管后1min、拔管后1min各時點的 MAP、血氧分壓(SpO2)、HR、PETCO2變化。記錄兩組患者的年齡、身高、體重、插管時間及手術時間。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1.0軟件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ASA分級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 兩組患者插管和手術操作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雖然插喉罩時間平均值小于插管時間,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1),兩組患者插管時HR和MAP均低于基礎值,插喉罩者HR低于插氣管導管組,拔管后兩組HR和MAP均顯著高于基礎值(表2),L組HR和MAP都較T組低(表2)。
2.3 結論 喉罩組置入和拔除時 HR 和 MAP 均較氣管插管組低, 喉罩應用在全身麻醉腹腔鏡手術患者的效果較好。
表1 患者一般情況及插管和手術操作時間比較(±s)

表1 患者一般情況及插管和手術操作時間比較(±s)
組別年齡(歲) 身高(cm) 體重(kg) 插管時間(s) 手術時間( min)T組 43.4±5.6 160.7±4.4 60.2±7.5 30.1±10.3 120.5±51.52 L組 44.5±6.3 160.1±5.7 60.4±5.8 23.2±12.2 124.5±44.6
表2 HR 、Bp 變化(±s)

表2 HR 、Bp 變化(±s)
注:與基礎值比較, aP<0.05, bP<0.01
指標 組別 基礎 插管后1min 拔管后1min HR(次/min) T組 78.7±8.8 74.6±11.3a 93.98±13.5b L組 75.8±7.9 69.4±10.7a 88.6± 10.5a MAP(mmHg) T組 85.2±11.4 81.8±10.9 92.5±10.2b L組 86.4±10.2 72.3±15.6b 87.1±10.4b
LC因其損傷小、術后疼痛輕、恢復快等特點,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此種手術方法對麻醉的要求較高,因為其手術時間短,要求麻醉起效快、蘇醒快,同時要保證患者安全[3]。全身麻醉時,氣管內插管或拔管的應激反應是因會厭舌根及氣管黏膜的刺激引起交感-腎上腺系統的反應所致[4],操作時出現一過性血壓升高和心率增快,對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產生損害[5],為了減輕這一反應,必須加深麻醉深度。LC中使用LMA引起的心血管方面的應激反應很輕,LMA置入前后差異無顯著性,而氣管導管的插入則引起明顯的心血管應激反應,說明置喉罩在減少插管應激反應方面優于氣管導管[6],但是喉罩不能長時間放置,以免壓迫咽部黏膜,一般適合3h以內的手術,喉罩無喉頭及氣管的機械性刺激,術后并發癥少,可在自主呼吸下維持麻醉,應用范圍廣,在無禁忌證情況下,喉罩可為全身麻醉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氣道維持,應用喉罩通氣道于急救復蘇,與使用喉鏡明視下快誘導行氣管內插管相比,具有操作簡單,可盲探插管,為搶救贏得時間也可較好地解決小口畸形所致的困難氣管插管[7],喉罩已經在氣道管理中占重要地位,是現代呼吸道管理技術的一大進步。喉罩全身麻醉行機械通氣時,氣道峰壓低于漏氣壓時,通氣效果良好,而腹腔鏡手術由于具有創傷小,術后疼痛輕,恢復快的優點臨床應用越來越普遍。以上結果發現,喉罩這項非創傷性簡單實用的技術可在腹腔鏡手術中應用,減輕傳統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及拔管對患者HR、BP劇烈影響[8],減輕了患者的應激反應,使麻醉整體過程更趨于平穩。
綜上所述,在LC手術過程中使用喉罩,患者可較好地耐受麻醉和手術,心率、血壓更平穩,不良氣道反應發生率低,體現了喉罩的優點和安全性。
[1]Pennant Jh, Whtte Pf.The laryngeal mask airway.Its uses in anesthesiology[J].Anesthesiology,1993,79:144-149.
[2]顧亞軍,郭琦,段輝,等.應用喉罩與氣管插管全麻圍拔管期心血管反應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09,15(12):78-79.
[3]莊心良,曾國明,陳伯夷.現代麻醉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893-894,987.
[4]姚家祥,張毅.LMA喉罩應用于全身麻醉的應激反應臨床觀察[J].云南醫藥,2002,23(5):384-385.
[5]曹靜,顧恩華.喉罩的置入方法[J].中國急救醫學,2006,26(1):48-50.
[6]鄧曉明,薛富善,安剛.喉罩氣道的臨床研究與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1994,10(2):76-78.
[7]陳彥青.喉罩通氣道與氣管內插管在急救復蘇中重建有效通氣道的對比研究[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1,1(11):1149.
[8]卿吉華.放置喉罩對插管反應的影響[J].四川醫學,1998,19(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