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芬
牙隱裂是口腔門診患者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在發展中國家中,牙隱裂現象是導致患者出現牙缺失的第三大主要病因,早期牙隱裂的患者通常情況下不會出現明顯的不適感,直到其病情繼續發展出現牙髓炎癥狀才來院就診[1]。為了對采用一次性根管填充對患有隱裂牙伴有牙髓炎的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觀察,為臨床找到對該類患者進行治療的理想方法,使患者的病情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我們進行了本次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2006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就診并確診的86例患有隱裂牙并伴有牙髓炎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年齡26~61歲,平均(41.5±1.4)歲;男性48例,女性38例;患者自然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將患者病例隨機分為A、B兩組,平均每組43例。A組患者采用傳統根管充填法進行治療;B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法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并發癥和不良反應情況進行比較分析。
0級:患者治療后沒有任何疼痛現象;Ⅰ級:患者治療后只有輕度的疼痛不適感,不需要進行急診處理;Ⅱ級:患者在治療后出現疼痛感,但僅需進行藥物治療;Ⅲ級:患者治療后疼痛感比較嚴重,局部有比較嚴重的腫脹現象[2]。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4.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采用t檢驗方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B組患者療效明顯優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均未出現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現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導致患者出現牙隱裂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情況下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患者牙齒的頜面磨損程度比較嚴重,由于不均勻的磨耗導致過陡牙尖的形成,致使咬合應力比較集中;患者牙齒出現持續性的頜創傷現象,或出現了比較突然的過大外力損傷現象[3]。在采用根管法對該類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需要現將患者的部分牙體組織進行去除,使牙齒對外力刺激的承受力明顯減弱,在該法治療接受以后,由于充填材料的熱膨脹系數和聚合系數通常情況下與患者牙體組織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更使得患者的牙體組織對外力刺激的承受能力顯著下降。而采用全冠修復的方法可對患牙進行有效保護,防止牙體出現折裂現象,以使患牙的形態得到回復,牙合關系及鄰接關系得到重建,患牙的咀嚼功能在最大限度上得到恢復[4]。
總而言之,采用一次性根管填充對患有隱裂牙伴有牙髓炎的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令人滿意,具有治療徹底、安全性高、無副作用等特點。
[1]徐海.隱裂牙綜合癥的研究進展[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6,14(10):597-598.
[2]張舉之,樊明文.口腔內科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07-108.
[3]陳珍俊,萬曼,胡莎莎.隱裂牙綜合治療的臨床觀察[J].口腔醫學研究,2009,25(11):102,108-109.
[4]羅梅芬,高永波,周利文,等.不同根管糊劑根管充填術后的治療體會[J].當代醫學,2010,16(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