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衛
(東北財經大學 國際商務外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5)
低碳旅游是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實現旅游業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作為一種新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的實施需要多方參與和共同努力,而旅游從業人員是低碳旅游實施中的一個核心因素,其對低碳旅游的態度和行為直接影響到低碳旅游的實施效果。有鑒于此,本文對大連旅游從業人員的低碳旅游態度與低碳行為進行分析,相關結論可作為低碳旅游教育、宣傳與規劃的參考。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社會經濟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新的旅游形式,目前尚無通用的定義。一般認為,低碳旅游是由低碳經濟衍生出來的。“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2003年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由此派生出低碳城市、低碳生活和低碳社會等一系列低碳類名詞術語,低碳旅游是其中之一[1]。低碳旅游最直觀的含義是一種減少“碳排放”的旅游形式,即在旅游活動中盡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蔡萌和汪宇明提出,低碳旅游是旅游對低碳經濟的響應方式,即通過運用低碳技術推行碳匯機制和倡導低碳旅游消費方式,以獲得更高的旅游體驗質量和更大的旅游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一種可持續旅游發展新方式[2]。富筱琦認為,低碳旅游是在旅游活動中盡量降低個人碳排放,并用自己的行動彌補活動中所釋放的“碳”的更深層次的環保旅游[3]。
旅游業對氣候影響日益突出。世界旅游組織在《氣候變化與旅游業:應對全球挑戰》研究報告中指出:2005年旅游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全球總排放量的4.9%,在人為因素引發的全球變暖貢獻率上,旅游業占5%—14%??梢?,旅游業雖為低碳產業,但由于產業規模龐大,產生大量的碳排放,對氣候有顯著影響,應納入國際應對氣候變遷框架體系。旅游業可有多種方式實現低碳經濟,包括改變旅游方式、提高能源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碳抵消策略、可持續的目的地規劃和管理等策略。
低碳旅游的實施需要多方參與和共同努力,涉及到目的地政府、游客和旅游經營者等多個利益群體。Sustrans認為,在短期內要迅速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個人行為的改變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比其它措施實施更快[4]。因此,改變旅游行為是比較快且沒有爭議的方式。Dewar提出,旅游經營者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取決于其對氣候變遷的知識和態度,而這也將影響他們應對氣候變遷的策略計劃與實際行動[5]。劉嘯提出,低碳旅游要求在“食、住、行、游、購、娛”的每一個環節來體現節約能源和降低污染,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旅游[6]。
本研究采用問卷法獲取研究資料。問卷設計主要參考國內外關于低碳旅游態度與行為的相關研究,并遵循專家意見自編而成,問卷內容包括旅游從業人員屬性、低碳旅游態度和低碳旅游行為三部分,具體設計如下:
旅游從業人員屬性指研究對象的社會經濟背景,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個人月均收入以及環保經歷。
低碳旅游態度是指個人對低碳旅游的看法、評價及感覺,共設20個題項,分為基本認知、情感支持、行為傾向和知覺控制四個構面?;菊J知構面用于測量樣本對低碳旅游的了解程度;情感支持構面用于測量樣本對低碳旅游的感覺與支持程度;行為傾向構面用于測量樣本參與低碳行為的意愿程度;知覺控制構面用于測量樣本對參加低碳旅游前所預期到的困難或阻礙因素的克服能力以及低碳行為的控制程度。前三個構面為正向題,采用正向計分,知覺控制構面為負向題,采用反向計分。
低碳旅游行為是指人們旅游時通過各種行為以達到較低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各種行為,包括決策行為以及旅游中食住行游購娛等行為,共設有21個題項,用于測量旅游從業人員對低碳行為的認同程度。
本問卷使用Likert六點量表計算,其給分依序是“非常同意”6分,“同意”5分,“有點同意”4分, “有點不同意”3分, “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1分,負向題采用反向計分,依次給予1、2、3、4、5、6分。其中,低程度的比率為1、2分所占比例之和,高程度的比率為5、6分所占比例之和,中等程度的比率為3、4分比例之和;不支持/不愿意的比率為1、2、3分所占比例之和,支持/愿意的比率為4、5、6分所占比例之和。
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樣方式,于2010年3月底進行,受測對象為大連市旅游從業人員,共發出390份問卷,回收330份問卷,回收率為83%,刪除答題不完整的7份,共得有效問卷32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3%。
本研究采用Cronbach-α來衡量問卷信度。經測算,本研究整體信度系數α=0.85,其中低碳旅游態度部分α=0.76,低碳旅游行為部分α=0.86。由于α值均大于0.70,表明本研究量表的信度較高。
本研究運用因子分析來探討問卷的結構效度。經測算,KMO值為0.77,通過巴特勒球形檢驗,表明數據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結果顯示題項共同度communality值均大于0.50,顯著性概率P=0.00,沒有出現項目負載低于0.4或多重負載現象,保留全部測項,結構效度良好。
(1)旅游從業人員基本屬性描述
本文所指的基本屬性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月收入和環保經歷。在323個有效樣本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約為1∶2;在年齡分布比例上,以25—34歲居多,占51.10%;教育程度主要為大學學歷,占51.70%;個人月收入則以收入為 1 001—3 000元者最多,占45.20%;有過環?;顒咏洑v的受測者占77%。
(2)低碳旅游態度統計分析
如表1所示,研究樣本在“低碳旅游態度”上的平均得分為4.45,介于有點同意與同意之間,表明旅游從業人員對于低碳旅游的態度總體上趨向于積極。深入分析發現,在低碳旅游態度4個構面中,以“情感支持”得分最高M=5.05,其次依序為“行為傾向”M=4.95、“基本認知”M=4.84、“知覺控制”M=2.96。受測者對低碳旅游內涵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77.02%的受測者平均得分在4分以上,97.80%的受測者對低碳旅游的實施表示支持,98.80%的受測者表現出親身參與低碳旅游的興趣,僅有3.10%的受測者表示完全有能力進行低碳旅游且能堅持執行低碳行為。在各個問項中,以第5題“我認為政府應制定政策或法規鼓勵發展低碳旅游”的平均得分最高M=5.28,第4題“我認為低碳旅游在執行上比較困難”的平均值最低M=2.31??梢?,旅游從業人員整體對發展低碳旅游表示相當支持,參與意愿也較高,但對于低碳旅游沒有足夠的自信力,對其實行多持觀望態度。

表1 低碳旅游態度分析表
(3)低碳旅游行為認知統計分析
如表2所示,研究樣本對于“低碳旅游行為”認知的平均得分為4.54,介于“有點同意”與“同意”之間,表明旅游從業人員對低碳旅游行為具有一定的認知程度。具體而言,旅游從業人員對住宿中的低碳行為認知最高,對娛樂項目上的低碳行為認知最低,其次序為“住宿”(M=4.86)、“購物”(M=4.79)、“游覽”(M=4.61)、“餐飲”(M=4.57)、“交通” (M=4.51)、“旅游決策”(M=4.36)、“娛樂”(M=4.05)。在21個題項中,第9題的平均值最高(M=5.38),第19題平均得分最低 (M=3.61)。進一步分析發現,82.70%的旅游從業人員愿意在做旅游決策時考慮低碳行為,在旅游過程中,愿意執行并且認同低碳行為的百分比分別是:交通方面為89.80%,住宿方面為98.10%,餐飲方面為91%,游覽方面為92.30%,購物方面為92.90%,娛樂方面為65%,其中,有35%的旅游者表示不愿實行低碳娛樂行為,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娛樂行為的低碳化會大大降低觀光旅游的愉悅性,影響旅游體驗質量。

表2 低碳旅游行為統計表
差異性分析主要用于檢驗旅游從業人員屬性是否對低碳旅游態度和低碳旅游行為認知程度具有影響,其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差異分析統計表
從表3看,旅游從業人員的低碳旅游態度程度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但在低碳旅游行為的游覽構面,不同性別的受測者呈現顯著性差異,經LSD比較分析,男性低于女性。
年齡對于低碳旅游態度的基本認知構面具有顯著影響,55—64歲年齡層的受測者得分最高,而在知覺控制構面上得分最低。說明此年齡層的人們雖對低碳旅游的了解程度較高,卻沒有自信進行低碳旅游。低碳旅游行為在住宿、餐飲、游覽、購物與娛樂5個構面上有顯著差異,其中住宿、餐飲與游覽構面,55—64歲年齡層的得分高于其他年齡層,而在購物構面,16—24歲年齡層顯著低于其他年齡層,在娛樂構面,35—44歲年齡層得分顯著高于其他年齡層。
教育程度影響到測試者在低碳旅游態度的情感支持構面,其中,研究生學歷者得分最低,最不支持低碳旅游的實施;不同教育程度的調查對象在低碳旅游行為的餐飲構面有顯著性差異,大學學歷者的得分顯著高于其他學歷。
收入對低碳旅游態度沒有顯著影響,但在低碳旅游行為的構面上呈現顯著差異。在住宿方面,收入在501—1 000元者得分最高,而在餐飲方面其得分最低。說明此收入層的受測者對住宿部分的低碳行為認知較高,對餐飲低碳行為表現得不太積極,執行意愿不高。另外,在游覽方面,1 001—3 000元收入者與 501—1 000元、3 001—5 000元者相比,更加支持認同低碳行為。
環保經歷影響旅游行為,T檢驗分析顯示,研究樣本在低碳旅游的交通、游覽與娛樂行為方面存在差異,有過環?;顒咏洑v者顯著高于沒有參加過環保活動的受測者。
相關性分析主要分析低碳旅游態度和低碳旅游行為之間的關系,通過對受測者的低碳旅游態度與行為得分做統計處理,結果見表4所示。

表4 低碳旅游態度與低碳旅游行為的相關分析
由表4可知,低碳旅游態度與低碳旅游行為之間的相關系數r=0.37,屬于低度正相關(0.10<r<0.39)。說明積極支持的態度對預期的低碳旅游行為的實施有推動作用,但正向積極的低碳態度并不一定導致低碳行為的產生。
低碳旅游態度整體與低碳旅游行為中的“交通”、“住宿”、“餐飲”、“游覽”、“購物”、“娛樂”呈現顯著正相關。低碳旅游行為整體與低碳旅游態度中的“基本認知”、“情感支持”、“行為傾向”構面均顯著正相關。
在構面層次上,低碳旅游態度中的“基本認知”、 “情感支持”與低碳旅游行為中的“交通”、“住宿”、“餐飲”、“游覽”、“購物”、“娛樂”呈現顯著正相關;低碳旅游態度中的“行為傾向”與低碳旅游行為的“旅游決策”、“交通”、“住宿”、“餐飲”、“游覽”、“購物”呈現顯著正相關;低碳旅游態度的“知覺控制”與低碳旅游行為意向中的“住宿”呈現顯著負相關,與“游覽”、“購物”呈顯著正相關。相關分析結果表明,提高個人對低碳旅游的認知程度,進而形成對低碳旅游的情感支持,從而產生預期的“住宿”、“餐飲”“購物”等方面的低碳旅游行為,通過對旅游業者從業人員低碳技能的培訓,可促進游覽與購物活動中低碳行為的產生與實施。
旅游從業人員的低碳旅游態度介于有點同意與同意之間。其中,情感支持構面的認同程度最高,而對知覺控制構面的認知程度較低;在低碳旅游行為方面,整體認知趨向于認同,住宿、購物、游覽、餐飲、交通、決策面向的低碳行為認知程度較高,而對娛樂面向的低碳行為認同度較低。
旅游從業人員的屬性對其低碳旅游態度和低碳旅游行為有一定影響。其中,女性對低碳游覽行為的認知程度明顯高于男性,年長者對低碳旅游的認知程度普遍較年輕人高,其控制能力反而較低,對住宿、餐飲、游覽認同程度較高,在住宿、餐飲及游覽方面,年長者的日常生活方式與低碳旅游行為相近,所以與其他年齡相比認同程度更高;年輕人對購物行為的認同程度最低,中年人對娛樂行為的認同程度最高。研究生以上學歷者在情感支持構面表現出較不積極的態度,大學學歷者對餐飲方面的低碳行為認同程度最高。收入越低者對住宿行為認同程度越高,而對餐飲方面的認同較低,中等收入者對游覽行為的認同程度高;有過環保經歷者更加認同交通、游覽、娛樂方面的低碳行為。
旅游從業人員的低碳旅游態度與行為呈現弱性正相關。其中,基本認知、情感支持、行為傾向與交通、住宿、餐飲、游覽、購物、娛樂顯著正向相關,但程度偏低,知覺控制與住宿構面呈低度負向相關。
旅游從業人員對于低碳旅游的認知多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建議加大宣傳力度,重點可放在低碳旅游理念與低碳生活方式方面,增強個人對低碳旅游的正確認識,倡導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低碳行為,進而引導低碳旅游行為。
低碳旅游態度與低碳旅游行為之間弱相關,建議有關部門應制定與旅游節能減碳相關政策,鼓勵低碳旅游行為。
旅游是以追求愉悅為主要目的,所以建議旅游企業應加強低碳技術的使用,在不降低游客體驗品質的前提下,實現旅游行為的低碳化。
[1]DTI(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U 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R].London:TSO(The Stationery Office),2003.
[2]蔡萌,汪宇明.低碳經濟、低碳旅游與旅游發展新方式[J]. 中國城市研究,2009,4(2):40-46.
[3]富筱琦.時尚出游少制造一點“碳”[N].華商晨報,2009-07-15.
[4]Sustrans.Low Carbon Travel Information Sheet[OL].www.sustrans.org.uk,2007.
[5]Dewar,K.Everyone Talks about the Weather[A].Hall,C.M.,Higham,J.Tourism,Recre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C].Clevedon:Channel View Publication,2005.233-246.
[6]劉嘯.論低碳經濟與低碳旅游[J].集體經濟,2009,5(1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