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輝 (河南理工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 河南焦作 454000)

圖1 三位鐵欽鈉錯覺實驗示意圖
眼睛是人類觀察世界的重要器官,視覺是人知覺的主要形式。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然而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眼睛看到的事物與真實情況卻不盡相同,也會產生錯覺。觀察圖1中圓環中間的圖形,是否覺得它們大小不一樣,然而事實上它們卻是一樣大小的,這就是1995年Aglioti等利用三位鐵欽鈉錯覺進行的研究。他們利用較厚的塑料板作為目標圓盤,放在圍成一圈的其它圓環中心。這一錯覺現象是“與周圍圓環較小時相比,周圍的圓環較大時中間的圓盤看起來更小一些”,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視錯覺所引起的。
視錯覺通常是指由于環境條件的不同,以及某些光、形、色等各種因素的干擾,加上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原因造成的人對物體的形狀、線度、色彩等的錯誤判斷,是物象單獨存在或與其他的物象共同存在時的異常現象,即原來的物體因周圍條件的不同所導致的視感覺的變化。視錯覺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視錯覺雖然讓人產生錯誤的認識,但人們還是巧妙的利用視錯覺,特別是建筑和室內設計中,早期的建筑帕提農神廟的柱子上小下大,并且兩邊向中心傾斜,更顯其雄偉;卡納克阿蒙神廟的高大圓柱形成的斑駁光影,更顯其神秘。今天許多設計師將視錯覺應用在現代城市商業空間的設計當中。
現代城市中的商業空間環境,主要由零售、餐飲、服務及娛樂四個部分所構成,并由此衍生出今天城市中組合方式多樣的商業營銷環境。在商業空間中,設計師通過圖形、色彩、材質、動態等的視錯覺使室內空間得到創新和升華。
圖案的視錯覺可以改變人們對空間高低、大小的正確估計。如選擇簡單的或菱形圖案可以減弱小空間的壓抑感,用大尺度的圖案可以給人們空間的高大空曠感。解讀讓?努維爾設計的瑞士的Lucerne旅館時,能發現其設計中對圖像的運用技巧。客房頂棚的彩色圖像展現某個現實或浪漫的生活場景(圖2),而躺在床上的旅客似乎正與這個場景對話,整個世界轉了90度,樸素的房間給人似真似幻的心理感受,表現出非常新異的視覺效果。

按常人的記憶對一般家具體物件的尺度有了一定的認識,如椅子的高度是42cm左右,當把一個椅子的座高設計為1.2m時,看者的心中頓時產生某種驚異震撼的感覺,怎么會如此大?在這么一個視覺印象的背景中,相鄰的未經改變尺度的家具有“縮小”的錯覺,一個大尺度的元素,打破了原來的尺度秩序,而當一個大尺度的元素用于室內界面處理時,這種“大”的效果與現實中實際的尺度形成反差,使空間產生一定程度“變大”的錯覺效果。
在臺北大安路的EDEN餐飲店,位于大樓頂層,卻見不到招牌。當人們在街對面仰望時,頂樓有著好幾張好奇的天使面孔,正從天花板頂窺視著人間,給人一種心靈的震撼。而舞池邊的半弧造型的座位區(圖3),設計師將座位靠背設計的超出尋常尺度,靠背高聳貼近天花板,使人感覺座位、圓桌及周圍的事物忽然間縮小了,而自己入座如投入巨大的天使臂膀,與友人聊天也倍感溫馨親切。

圖3 EDEN餐飲店的座位區
色彩學是一門復雜的學問,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色彩錯覺。不同的色彩能賦予人們不同的大小感、溫度感、距離感、重量感。同大的形體,白色顯達,黑色顯小。色彩亦如此,明度高的顯大,明度低的顯小。空間小的房間可利用色彩的大小錯覺來改變視覺面積。明度低或純度高的冷色有后退感,而明度高或純度高的暖色有擴張感、前進感。利用色彩的這種視錯覺,可以調整房間的缺憾。明度低的色彩感覺重,明度高的色彩感覺輕。利用這個原理,可以在空間過高時,天花板采用略重的下沉色,地板采用較輕的上浮色,調整空間高度。
葡萄牙里斯本的LEFT咖啡館是由一個陳舊的老倉庫改造成的,在色彩設計上做出了亮點。由于照明的不同,根據環境和時間變換所產生的不同色彩效果,白天以藍色調為主,夜晚以紅色調為主,透明的玻璃門毫無保留地傳達著室內的情景,藍色調給人以后退感,給人一種寧靜、清醒的感覺;而紅色調則有擴張感,給人一種激情、誘惑的感覺。
利用材料質感,也可以改善空間效果,表面粗糙的界面使人感覺往前靠,質地光滑的界面似乎離人比較遠,用透明材料制造的家具使空間顯得開闊,利用鏡面裝飾狹窄的空間會感覺寬敞了許多。
LEFT咖啡館是一個狹長的通道式老倉庫改造的,寬度很窄,設計師在長形吧臺背景鑲上了整面墻的鏡子,使空間視覺上寬度增加一倍,裝飾材料上采用光潔的質感和亮麗的色彩,咖啡館變得寬敞通透。讓?努維爾設計的Lucerne旅館的餐廳位于地下層,他將一層的酒吧抬高1.2m,為餐廳留出寶貴的享受自然光的間隙,然而都是高窗采光,可以想象餐廳的條件非常不利。讓?努維爾利用鏡面玻璃成一定的角度,將室外的街道景色反射在酒吧的側面玻璃上,再反射到餐廳高側窗下的墻面上,側墻上反射的圖像結合側墻上端的窗外真實場景,使整個餐廳“沉下去”的空間“浮”了上來,壓抑、封閉的感覺被大大地削弱。
在室內空間界面和空間內物體的表現中,恰當地選擇和利用材質的不同效果,使其美感得到充分的體現。在“現代食尚”的餐飲空間中,設計者將粗糙的紅磚和光潔度高的不銹鋼和玻璃材質并用,對比下的不銹鋼顯得更加光亮無比,紅磚砌成的墻面也顯得更加親切、溫柔了,使室內空間產生更加和諧美妙的藝術效果。
動態視錯覺抑或說移動錯覺,在空間中變換物體即可得到與原來空間不同的視覺效果,以合理的形式應用在室內空間設計中,將可以獲得獨特而又富于變化的藝術效果。坐落于紐約布魯克林的Rotunda畫廊,設計師在主入口處設置可以旋轉的隔斷。它的一端裝有滑輪可以呈90度的旋轉,若要接納大量觀眾的進出,則可以開啟此隔斷,使其可以和向上的樓梯側面齊平。對一般畫廊而言,平時的觀眾一般都是零星地進出,在這種情況下,就可關閉此隔斷,觀眾從靠側墻的樓梯進出。這樣,就可形成了一個較完整地展示空間。將可滑動隔斷放置于不同的角度,即可形成富有變化的空間展示效果。隔斷的開合變化,可以使觀眾在同一空間經歷了不同的空間享受,自然就有了大空間所給予的“步移景異”的效果。
在斯蒂文?霍爾設計的藝術和建筑商店的展示廳平面形狀呈狹長的不等邊四邊形(圖4),作為展示廳的內部空間幾乎無進一步塑造的可能性。但設計師巧妙地在臨街一面墻上開了大小不一、形狀相異的洞口,洞口的“門”的材料和墻體一致,它們可以沿縱軸或者水平軸旋轉。打開這堵墻體時內部空間重現生機,使得展示空間和人行道等的公共空間建立了一種極密切的聯系,當輕輕一推這種可開啟的“墻體”,它的一半在室外,另一半在室內。形成了似內似外,里面有向外延伸的空間視覺效果。

圖4 紐約藝術與建筑商店
視錯覺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奇幻的、個性化的空間環境,但是錯覺畢竟是一種錯誤判讀的現象。所以在運用時我們也應注意不要濫用,要恰到好處的發揮其優越性。設計中我們還應注意幾點:過分強調色彩統一性會造成圖底關系模糊,例如走廊與樓梯用同一種顏色,就會誘發人們看不見樓梯的高差;裝飾時過分強調色彩豐富,又會造成視覺混亂,例如在商品展示空間,色彩過多,容易讓人產生眩暈感,影響顧客挑選商品;過多地運用鏡面或玻璃,容易讓人視覺混亂,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例如用純凈玻璃做隔斷,沒有做任何警示性標志,則容易讓人以為沒有隔墻而想去通過。這里列舉只是一小部分,并非全面,就要設計師在以后的設計中把握好設計方法,以使視錯覺達到最佳效果。
隨著時代發展,現代城市商業空間呈現多元化、藝術化的趨勢,這就對設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商業空間的設計中,運用視錯覺來彌補設計表現的不足,產生特殊的效果,更全面地開拓和展示不同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
[1]林玉蓮,胡正凡.環境心理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2]唐日心,張智君.直覺與行為的分離在視錯覺研究中的驗證[J].心理科學進展,2004,12(3).
[3]阮忠,韓晌弼.空間的小中現大[J].id+c,200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