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8226;智慧女性》語匯新解———弱勢心態是一種魔咒
三八節即將到來,關于男女平等、關于社會中女性受到的不公和壓力,又成了媒體熱議的話題。然而,越來越多的女性對此節日不買賬。她們覺得:節日是弱者的特權,強者只要愿意,每天都在過節。“我不覺得多自豪、榮耀,我有一種因低微才被照顧、被施舍、被強調的感覺。”
男女平等喊了這么多年,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自己的體悟,以及給人的感覺,依然多半是“弱勢”、“低微”、“被不公對待”?是什么在傷害她們?
不可否認有一些社會因素影響,但仔細分析,女性也不是單純的受害者。受害的現狀,很可能就來自內心的受害者情結。我們要自省自查,甚至自嘲,但決不傷害別人。有這個勇氣,才說明我們成熟,理智,自信。如果男同胞們也自查到類似的問題,可以共勉。
我總是扮演犧牲者
可能的真相:用犧牲做綁架,綁架了男人的快樂,綁架了女人的心靈
賈天梅,40歲,家庭主婦
離婚半年了,賈天梅還是想不明白,自己怎會落到這樣的境地。
“那個陳世美”,她逢人就訴苦,這樣形容她的前夫李勇。
她有理由這么說。當年,李勇苦苦追求她的時候,還一文不名,是她不顧家人反對下嫁了他。婚后,又是她四處尋求經濟支持,幫李勇成立了一家裝修公司。
與公司一同誕生的,還有一對龍鳳胎兒女。為了讓李勇安心創業,她承擔了養育兒女的重擔。那會兒雙胞胎總是生病,她抱一個馱一個,帶孩子去醫院,大冬天里累得渾身大汗,回到家卻不曾吱一聲,怕他分心。
李勇的事業總算步入正軌,她在旁邊戰戰兢兢時刻提醒:要節儉,要沉穩,待人接物要周全,還有你那個火爆脾氣啊……她一邊輔佐老公做事業,一邊將一大家子照顧得妥妥帖帖。李家是個大家族,人多話多,但提起她,沒人說半個不字。
公司漸漸風生水起,開始,李勇對她也心懷感激,總想讓她多享受享受。給她買了高級化妝品,她一聽價錢心疼得要死,抱怨浪費;想帶她去日本旅行,她死也不肯,來回兩萬多塊,夠一個員工一年工資了。這樣的事多了,李勇也煩了,甩下一句:總這么受苦受難的樣子,給誰看?
所有人都說:李勇能有今天,多虧他老婆。這些評價被賈天梅視為最大成就,也鼓勵她變本加厲地付出。
唯獨對李勇,這一套行不通了,他越來越不愿回家。風言風語傳到她耳朵里,她裝作不知。可自欺的鴕鳥也做不成,李勇攤牌:我有了別的女人,離婚吧,你要什么都可以拿走。
她追問為什么為什么。李勇說:你看你,總這么無辜,讓我覺得自己像罪人。這都哪兒跟哪兒啊?臨了,她還是沒搞懂。
生活中賈天梅這樣的女人并不鮮見,這種女人往往能得到輿論的支持,唯獨得不到丈夫的愛與欣賞。輸在什么地方?就因為她在用犧牲、奉獻給這男人套上了枷鎖———你可別做對不起我的事,我對你有恩!你要敢背叛我,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你!說這是“苦肉計”也不為過。她只會讓男人感到內疚和沉重,而不是幸福和愉悅。
另一方面,現今男性對女性的審美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他們不再喜歡惟夫是從、辛苦持家、默默奉獻的女人,他們喜歡女人生動、有個性,有精神世界和思想見地,活出自己的光彩和價值。他們寧愿為這樣的女人做綠葉,也不愿意看到一個女人為自己犧牲,而成了黃臉婆。
我的付出得不到理解
可能的真相:你付出的,也許正是別人不在意的
任娜 ,35歲,某超市理貨員
一日在家里看電視征婚節目,女方問男方:如果有天,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河里,你先救誰?任娜也順口問了8歲兒子:如果有一天,我和你爸掉進河里,你先救誰?
兒子當然會選擇救她,平時在家,給他做飯洗衣的是媽媽,接送他上下學的是媽媽,他生病了,眼睛不眨守在床邊的是媽媽,那叫一個盡心。任娜等著意料之中的答案,兒子卻一咬牙:先救爸爸。
任娜差點暈過去。小白眼狼!你爸有什么好?兒子搖頭晃腦:爸爸懂得比你多。上回我問你“金融危機”是怎么回事,你說不知道,還說小孩子關心這干嘛,后來還是爸爸告訴我的。
任娜撇撇嘴,想:哼,你爸是懂得多,他一回來就看報紙看電視,我呢,累死還得給你們張羅晚飯。再說我這個歲數了,一家人吃喝拉撒就夠操心,金融危機?關我什么事?
兒子又接著說:爸爸還能帶我一起玩兒。上周末,我們去香山拍照片,漫山遍野全是紅葉,漂亮極了。我拍的照片,還被老師放在學校走廊里展覽呢。還有上次,爸爸帶我去公園挖昆蟲,和我一起用酒精制作標本。最好玩的是那次,爸爸和我一起做了小機器人……
任娜看兒子雙眼發亮地說爸爸,禁不住一陣陣泛酸。兒子見她有些不高興,低下頭小聲辯解:你對什么都沒興趣,上次去香山叫你一塊兒,你說有那閑心還不如睡大覺!媽媽,你很乏味的你知不知道!
兒子的話,像一記重錘敲在她心上,從來不知道,自己在兒子心中竟是這樣一個形象,這樣一個位置,她沉默了。
很多人贊美女性,認為其優于男人的地方,在于她更現實,離生活更近。然而,這也是致命缺點。男人為社會屬性,興趣點更多,精神寬廣而多元。比較而言,女性是家庭屬性。
女人,尤其是已婚的,似乎心思就放在家庭那塊方寸之地。她們對外面的世界沒有好奇心,內心世界逐漸貧乏,在他人眼里,是缺乏魅力的。另一方面,由于長期受家務牽累,不少女性也逐漸遠離了社會。
如果你想成為有魅力的妻子和母親,就要不斷學習,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把握它的脈動。要相信,自己雖渺小,也有影響他人的力量,因而不放松對自我的要求。只有這樣,身處凡俗生活,你依然能擁有不俗的見地、非凡的吸引力。
敏感正直的我不停受傷
可能的真相:打著關心、正義的旗號,滿足私欲
李圓,32歲,某公關策劃公司行政
人如其名,李圓長著一張圓乎乎的臉,一雙月牙眼,看起來很喜興。或許沾著長相的光吧,她沒為找工作發過愁,唯一苦惱的是,哪個工作都干不長,最長的一個,也就兩年。
其實也不為什么大事,就拿她去的第一家公司說吧。她和人力資源部的露絲是好友,有次露絲告訴她,公司真瘋了,竟用十五萬年薪雇了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里面肯定有貓膩。李圓如獲至寶,沒到兩分鐘,這個秘密就經由她,一傳十十傳百。大部分人心理不平衡———有沒有搞錯?我們工作了五六年都還沒加薪呢。消極情緒蔓延,驚動高層,下令徹查是誰泄露了秘密。始作俑者是露絲,不過主要責任在李圓,沒啥可說的,兩人都開除了。
第二家公司,是李圓發現行政主管對一位女同事特別照顧,遂興致大發,格外留意。一次她發現這兩人一前一后進了復印室,關上門好久不出來,就裝作要復印文件推門而入,結果見兩人正纏綿擁吻。婚外桃花的大新聞啊!她哪舍得爛在肚里?沒過一天,公司上下都知道了,再有好事者添油加醋,流傳的版本更加了不少猛料,女孩子不堪壓力,辭職了。
自此行政主管處處和李圓作對,終于尋到一個理由,把她開了。明擺著公報私仇,讓李圓氣憤的是,沒一個人站出來替她說話,甚至有人說:你憑什么將人家的隱私大肆宣揚?
李圓想不通,每次都是別人做錯了,自己看不慣指了出來,憑什么受不公待遇?
據說很多單位不愿用過多女性員工的理由是:女人是非多。也是,幾個女人呆在一塊兒,蜚短流長,捕風捉影,沒事兒也得整出點事兒來:誰是老板紅人啦,誰老公是千萬富翁啦,誰正鬧離婚啦……這些話題對無味的生活來說,是興奮劑,是難得的娛樂放松。只是,把快樂建立于對別人的傷害上,未免有些過分。
這種八卦,常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質疑別人,僅僅因為別人的做法、想法與己不同,就憤懣,訴諸“正義”。恰恰忘了,正義的前提是包容、寬容。
去積極拓展眼界、心胸和生活空間吧,別把眼光局限于身邊一畝三分地上,世界這么大、這么美、這么有趣,只要愿意,誰都可以從中找到釋放能量的地方。做一個大氣、豐富、溫厚的女人,讓身邊人因你的存在愉悅,而不是添堵。
復雜錯綜的人生讓我痛苦不堪
可能的真相:在意很多人的感覺,獨獨忽視了自己的
陳俞,26歲,自由職業者
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之前,陳俞擁有一份在銀行的清閑工作,只是后來認識了李丁,一切都變了。
李丁是職業旅行者,生活就是周游世界,把所見所聞寫成文章,出書,或提供給一些雜志和網站。陳俞隱藏的激情被點燃了,她愛上了李丁,愛上了李丁的生活方式。她想:我也要按心意活一回。
短短一年,陳俞和李丁,青春結伴風雨兼程,吃最簡單的飯食,住最便宜的旅店,幾乎走遍中國大地,拍了上萬張照片,積累了一肚子故事。兩人回到家,應出版社之約,開始寫一本《一萬元環游中國》。而在李丁的計劃里,書寫完之后,尼泊爾之旅已是迫在眉睫。
陳俞享受著豐富生活帶來的充實和快樂,另一方面,她又在承受著方方面面的壓力。壓力首先來自父母,父母只有她一個女兒,希望她盡早結婚,生活安穩。父母恨死了李丁:都是這家伙把女兒帶壞了。老人家早攤牌了:趕緊做選擇,要他沒我們!還有朋友善意提醒:你現在年輕,怎么活都可以,可萬一老了病了呢?有孩子了呢?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陳俞也感到不安全。她最怕人家問“你做什么工作”,她只能干笑著說:無業游民。哈,對方看她的目光馬上變了,似乎她是游手好閑的小混混。
這種漂泊當然快樂,也是她想要的,但堅持這種生活,也有代價,她付得起么?還有李丁,打動她的是他自由不羈的氣息,可是,一個不羈的男人能托付終身么?他們會幸福和諧嗎?
陳俞膽怯了,她想有人能給一個答案。但她也知道,所有答案都飄在空中,最終要為人生做選擇的,只有她自己。
很多女性,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怕選擇遭人非議,得不到他人附和,就會惶恐懷疑。一番糾結,她們往往縮回原有模式,至少安全、省心。這是女性依賴性的一個表現,總期待認可。而過于追求相同和諧,就會丟掉自我、尊嚴,增加痛苦。
一生該怎樣度過,沒有好壞標準。如果有,那就是遵從內心選擇,而不論哪一種選擇,都必須付出代價。別再扮演委曲求全、削足適履的苦情角色了!重視自己的感受,坦然說出:這樣活,我高興!活得高興的女人,才能發揮出能量,給身邊人帶來快樂。
你缺少的,只是一點勇氣而已。
性別是我一生悲劇的起源
可能的真相:給自己壞的心理暗示,人生由此一路下滑
徐亞男,30歲,某醫院婦產科醫生
徐亞男第一次意識到性別的劣勢,已經讀初中了。上體育課,她來了例假,只能百無聊賴地坐在教室里,看著窗外男生們盡情奔跑。女人真煩!
那年高考填志愿,她想考警校,幻想做英姿颯爽的女警。父親一口否定了:女孩子家的,當什么警察,危險又辛苦,還是學醫,干凈,清閑,受尊敬。喔,原來這世上有些職業不適合女人做,她甚至沒想到爭取一下,就默然接受了安排。
從醫科大學畢業后,她做了婦產科醫生。現在的產婦不比以往,大都沒經驗,又特嬌氣,稍疼就扯著嗓子嚷,所以很多時候,她扮演的是一個聲色俱厲的角色。
“真沒人情味”,產婦私下里議論她。她倒想有人情味,可不厲害點,她們哪肯使勁生?很累很煩,她不喜歡這個工作,想找機會改行,談戀愛的事就耽擱了下來。
25歲那年,情況有些變化,身邊多了許多熱心人,給她介紹對象。開始她都回絕,人們看她的眼光就多了幾分異樣。最令她苦惱的,是不能表現出一點情緒。比如她有時心情不好,科里老大姐就意味深長地說:得找對象啦,女人不能沒個男人。她和同事有小摩擦,就會聽人議論:老姑娘脾氣怪。
男人40歲不結婚還是“鉆石王老五”,但女人什么時候戀愛嫁人,完全不是自己說了算。她屈服了,和同院一個大夫談起了戀愛,一年半后結了婚。轉行的事,不得不放下了。
30歲那年做了母親,從得知懷孕起,她就祈禱生個男寶寶。產床上,孩子的第一聲啼哭出來,她問身邊同事:男的女的?同事大聲告訴她:你心想事成啊,男孩!她松了一口氣,眼淚迸了出來,心想:男孩好啊,不會重復我的命運了。
男尊女卑的思想,不僅僅男人有,很多時候,女人也有。她們從未接納、喜歡過自己的性別,更別說能發現、發揮性別的美好和優勢了。她們把很多不如意歸結為不幸是一個女人。弱勢心態真是一種魔咒。當你不斷提醒自己:女人是麻煩的,女人是不行的……人生,就會按照你暗示的方向,一路下滑。
必須承認男女承擔的社會角色、義務有所不同。固然男女有別,但各有優劣。女性的溫柔、細心、堅韌、善良、謹慎、善解人意、敏銳的直覺、出色的溝通能力……都是男性所不及的。
一個為性別感到自豪的女人,才有可能擁有自信與尊嚴,并成就自己。
(圖片由gettyimages提供編輯趙瑩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