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姐的孩子結(jié)婚,請我回家做現(xiàn)成媒人,讓我真真切切地又感受了一回原汁原味的溧陽鄉(xiāng)村婚禮。
婚禮的前一天晚上,堂姐夫在家里擺了一桌“抬媒酒”,宴請我和女方媒人。席間頻頻勸酒。酒過五巡才進入主題。姐夫的話繞來繞去,轉(zhuǎn)了很大的彎子。聽了好多遍“拜托娘舅了”,我才明白過來。原來,明天我是領(lǐng)著一撥人馬去接新娘子的“特命全權(quán)大使”,這是出使之前,“領(lǐng)導(dǎo)”在餞行宴會上給我授權(quán),交待“政策底線”呢!女方媒人是“資深業(yè)內(nèi)人士”,又補充了幾條,要求準備什么什么。還提醒我,遇上突發(fā)事件一定要沉得住氣。呵呵呵,小時候,臘月里在路上常遇到吹吹打打喜氣洋洋的娶親隊伍。實在沒想到,會有這么一天,我領(lǐng)隊去接新娘子!
婚禮當天一大早,吃了一碗“潽咯咯”(溧陽人把雞蛋叫做“雞子”、“咯咯”,“潽咯咯”就是糖水荷包蛋)后,我就在堂姐家門口“檢閱”領(lǐng)親的隊伍。等到了雙方商定的“吉時”,爆竹齊鳴,領(lǐng)親的隊伍出發(fā)了。花轎前面是樂隊,后面是“領(lǐng)親隊”。打頭的挑著一對用紅布包著的方盤,一頭裝著紅棗、花生、桂圓、紅“雞子”,一頭裝著核桃、喜糖、爆竹,這是討口彩,寓意“早生貴子”,“和和美美、甜甜蜜蜜、紅紅火火”。第二個人扛著一卷草席,叫“還娘席”,是新女婿送給丈母娘的。以前生孩子,沒有現(xiàn)在這么好的醫(yī)療條件,對母親來說簡直是過鬼門關(guān)啊!哭,叫,疼得滿地打滾。把席子蹬破也是常有的事兒。娶親時送上“還娘席”,是提醒新女婿,生養(yǎng)女兒不易,永遠別忘了丈母娘的恩德。第三個挑子,是一只大公雞、一條大鯉魚、一大塊豬肉。大鯉魚是祝丈人家日子年年有余,小舅子學業(yè)有成,今后“鯉魚跳龍門”。那塊肉叫“肚疼肉”,有個講究,必須是肋條肉,還要有三根以上肋骨,最好是六根或者八根。“女兒是娘身上掉下的一塊肉”。娶走人家閨女,送上一塊“肚疼肉”,也有給丈母娘滋補滋補的意思吧?
雖然各種細節(jié)雙方事前都已經(jīng)商量好了,但到了女方村上,我才發(fā)現(xiàn),想把新娘子接走,真不是個容易的事兒。女方的七大姑八大姨、表姐妹堂姐妹,設(shè)置了重重關(guān)卡,找出各種理由要這要那,“開門錢”、“梳頭禮”、“抱轎鍛”……花樣繁多、千奇百怪。我只能硬著頭皮,做起“特命全權(quán)大使”來,不斷地掏出手機“請示”。堂姐指示———“不能急啊,溧陽風俗,不拗不發(fā)”。拗,就是爭、要。爭了、要了,今后女方家里才能發(fā)達。雙方媒人不斷“緊急磋商”,磨蹭了好久,或變通,或化解,女方的要求基本得到滿足,這才擺上酒席。酒桌上也不消停,女方親戚走馬燈似的上來勸酒、敬酒,把我?guī)淼摹邦I(lǐng)親隊員”灌得都東倒西歪的。日過正午,兩張大桌子擺進院子里,新娘的嫁妝開始往桌子上放了。這是表示一切OK,可以接走新娘子了。
終于可以“起轎”了,震耳欲聾的炮竹聲中,新娘子表白著對父母養(yǎng)育、親友幫助的感恩和離開父母的萬般不舍,哭哭啼啼地被她弟弟抱上花轎。“哭嫁”也是規(guī)矩。
一長溜的隊伍,前面的換成新娘子的娘家人了。打頭的扛著一頂卷起來的帳子,意思是希望新娘子過門后能罩住老公的心。那頂帳子“地位”很高,“帳子不進門,新娘不下轎”。一對方盤,裝著新娘子給丈夫和公婆每人“從頭到腳”置辦的一套行頭———帽子、圍巾、鞋襪。還有給未來的孩子準備的虎頭鞋、小衣服,還有“長褂袋”(圍嘴),寓意“傳宗接代”。領(lǐng)親時帶來的公雞,女方又陪嫁過來了,還添了一只母雞,“成雙成對”嘛。女方的陪嫁,扛著、挑著、抬著一長溜,“干苦力活”的,都是領(lǐng)親隊員。隊伍的核心是花轎。可憐哦,“我的團長我的團”,被灌得暈暈乎乎的八個小伙子,把一頂“鳳凰轎”抬得晃晃悠悠。轎頂裝飾的那只鳳凰倒是不斷鼓翅擺尾,栩栩如生,估計新娘子在轎子里被顛了五六里地,折騰得夠嗆。花轎后面的小帥哥拎著一只紅馬桶,叫“子孫桶”。看熱鬧的路人,一路掏摸著“子孫桶”和陪嫁的被褥里塞的喜糖、紅雞蛋、花生,后來干脆攔住花轎,要新娘子給喜糖、喜煙。我趕緊過去打招呼,遞煙,發(fā)喜糖。
花轎到了門口,扛帳子的小兄弟果然厲害,停下腳步,就是不進門。新郎連塞了三份紅包,他才妥協(xié)。比買頂帳子的錢還多得多哦!給新郎新娘準備的眾多“節(jié)目”,從落轎就開始上演了,從院子一直到新房,嬉鬧、歡笑、尖叫的聲浪,簡直要把屋頂掀翻。雖說風俗是“結(jié)婚三天沒大小”,誰都可以去鬧新房,但我畢竟算是“老娘舅”,沒好意思參加鬧新房。就端著架子,在一邊靜靜地喝茶,等著開席。
三天后新娘子回門,新郎挑著一桌酒菜送過去———也叫“還娘席”,四個冷碟、四個熱菜、兩瓶酒。新娘子在娘家辦了“回門酒”后,當天要回婆家。到結(jié)婚滿月才能被接回娘家住。溧陽風俗,新娘子滿月,娘家父母會挑著一擔“滿月糕”到女婿的村子里來,挨家挨戶地送。了解女兒的表現(xiàn),答謝四鄰的關(guān)照,然后接女兒回娘家小住。“滿月糕”是“高中團圓”———粉糕、粽子、糰子、饅頭。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編輯小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