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歲月總是恣意張揚的,就連創業也透著股靈動勁兒。染衣,這不是一個新鮮的行業,不過,本文的主人公卻能另辟蹊徑,往衣服里擱了些善意的元素和創意的點子,使得普普通通的染衣立刻被注入了無限的“深意”。
2005年,劉心蕓從南京農業大學畢業之后回到了老家徐州。時間一天天過去,她的工作卻絲毫沒有著落。
后來,有一個大學同學在南京華新商城租了個小攤位,專賣情侶T恤衫,時值盛夏,生意忙碌,就喊劉心蕓來幫忙。可是,待夏天一過,生意一下子一落千丈,劉心蕓又回到老家 “掛”了起來。
這年年底,無奈的劉心蕓來到南京湯山,在姑媽的介紹下到一家干洗店打工。這家干洗店生意很好,機器日夜不息地運作。但在店堂一角,有一個大大的籮筐,里面塞滿了干凈的衣服。劉心蕓有些奇怪,就問老板,老板告訴她,這些都是要重新染色的成衣。干洗店不會幫顧客染,而是代染衣店收,按件提成。
染衣?劉心蕓覺得很奇怪,現在的人買新衣服又不差錢,居然還會有人想著把舊衣重新染色,究竟是為什么?于是好奇的她留心起來。一個多月過去了,她發現,來染衣的多是中老年人,染的衣服也只有兩種顏色,青色和黑色。一天,干洗店走進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他拿了一件很舊但很潔凈的紫色女褲,要求染回本色。老板仔細地看了看,告訴老人,褲子能染,但不能染成他要求的顏色。
老人在店里磨蹭了很久,劉心蕓心中不忍,問老人為什么執意要染成原來的顏色,換其他顏色不就行了。沒想到這一問,改變了劉心蕓的人生方向。
老人要求染的這條褲子是上世紀70年代出的化纖面料,是二十多年前老人為老伴買的新年禮物。那時他們在蘇北農村,日子捉襟見肘,老兩口的衣服都打滿了補丁。有一年春節前老兩口上了趟街,看著布店里花花綠綠的布,想想老伴跟了自己后一天好日子都沒過上,老人不顧老伴的強烈反對,用賣豬的錢扯了一塊布做成了這條褲子。但老伴平時舍不得穿,只有過節走親戚時才拿出來穿穿。一天,他們去了一個親戚家,回來很晚,天很黑,一顆星星都沒有,老人喝多了,吐了老伴一褲腳。老伴心疼不已,她將老人安頓下來后,立即換下褲子到河塘邊洗,卻再也沒能回來……
聽完老人的故事,劉心蕓眼眶濕了,她暗下決心,要幫老人實現染回原色的心愿。原來,人們來染衣服,并不是舍不得花錢買新衣服,而是為的一份情懷啊,是對過去歲月、情感的一種珍惜。原來,每件衣服幾乎都有自己的“故事”。此后劉心蕓一有閑暇便上網搜索。結果,還真讓她找到了,河南鄭州已經出現活性染料的染衣店,可染顏色眾多。
很快到了春節,利用這個假期,劉心蕓特地跑了一趟鄭州,不僅幫老人重新染回了那條褲子,更讓她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當時鄭州染衣業務正在迅猛發展,專業染衣店多達數十家,但在老家專業染衣店非常少。于是,劉心蕓決定前往鄭州學染衣技術。半年的時間,劉心蕓完全掌握了活性染衣技術。
2006年10月,劉心蕓的“斑斕”染衣坊在徐州市云龍湖社區附近一個超市里面成立了,利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劉心蕓承接了云龍湖附近的幾家干洗店中的染衣業務。但由于分成,染衣坊利潤有限,長此以往,染衣坊將很難立足。擴大客戶群成了她創業后必須面對的一大難題。
一天傍晚,染衣坊來了個年輕女子,拿著一件成色較新卻被“洗花”的紅外套。劉心蕓一看就知道是被“84”消毒液洗壞的,服裝纖維也受到損傷,便建議女子將衣服染成黑色更好。誰知她近乎祈求地對劉心蕓說:“不管花多少錢,都請幫我染回原來的顏色,這是愛人送給我的第一件禮物,我很珍惜。”
劉心蕓決定迎接這次挑戰,經過精心調制顏料,在染了六遍之后,終于將衣服成功復原。幾天后那女子來取衣時感激涕零,并給了劉心蕓200元以示感激。
這件事情讓劉心蕓心中一動,有“故事”的衣服還真有不少呢。這樣想著,不禁在心中有了一個主意———到網上征集有“故事”的衣服!
劉心蕓非常開心,她想故事既然可以征集,那么同樣可以創造。但如何“創造”卻一時間想不到辦法。這時候,同學幫她想了個主意,一般來說,顧客染衣的要求相對單一,只是把舊衣服重新染色,如果劉心蕓能夠染出與眾不同的衣服,肯定更受歡迎,同學的話讓劉心蕓茅塞頓開。
隨著“散客”數量的增大,劉心蕓打算在染衣坊里嘗試一種新銷售模式,決定把“販賣”染衣改成教人自己染衣。經過幾個月的摸索,劉心蕓學會染各種花型的圖案,還可以一衣染成多色,甚至在衣服上染字。
就這一個小小的創新,迎來了大批年輕顧客。他們在參與DIY工藝制作中,找到童年做手工的樂趣。借此契機,劉心蕓的店擴大了消費群體,同時開始推行會員積分制,以固定染衣坊的客源。
2009年下半年,劉心蕓找到了另一塊很有潛力的市場。一個親戚幫她介紹了一家四星級酒店,酒店方把那些準備淘汰的桌布、臺布、沙發套、床單等重新染色后繼續使用。僅這一單,染衣坊賺得的利潤比之前接待散客多了幾倍。
到了2009年12月份,劉心蕓已經把染衣坊的“散客”業務全部外包給了同學,自己則專心做企業的單子。長三角地區不少外貿企業在金融危機期間,有許多新面料或服裝面料長期積壓,再拿出來銷售顏色過時,如果經過染色處理,以嶄新面貌登場,企業可以降低成本……
2010年底,劉心蕓的“斑斕”染衣坊如今在當地已經是首屈一指的專業染衣店。短短四年時間,她這個曾為找工作苦苦掙扎的大學生卻在商場上拼出了一番天地。接受采訪時,她靦腆地說秘訣并無其他,唯有“用心”二字。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見習編輯李婉莉njlw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