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9月23日,單位組織干部職工到該縣一家醫院體檢,張明的胸片放射檢查報告單結論為“心肺未見異常”。約9個月后即2009年7月初,張明出現咳嗽、氣喘、胸悶等癥狀,經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檢查,診斷病情為“支氣管肺癌,原發性右側外周型肺腺癌(Ⅲ期)”。體檢時明明說是“心肺未見異常”,為何在短短的9個多月時間就發展為肺癌晚期呢?
張明及其家人向省、市、縣多家醫院的醫生咨詢,醫生們都認為9個月前“未見異常”,9個月后不可能發展為癌癥晚期。于是張明的妻子不動聲色地向該醫院借出2008年9月23日體檢時拍的胸片,經多名醫生及放射科的工作人員看后,他們都指出該片上的右肺陰影已約2厘米,閱片醫生應能看出有異常。后來,張明因癌癥去世。張明的妻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醫院賠償40多萬元。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雖然不構成醫療事故,但該醫院在給張明體檢時存在過錯。判決該醫院賠償張明15萬多元。醫院不服,提出上訴。湛江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終審調解了該案:醫院一次性賠償患者家屬19萬元,雙方不得再以任何方式對該糾紛進行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