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勤
目前的土木建筑工程,以混凝土結構占主導地位,混凝土結構由于內外因素的作用不可避免地存在裂縫,而裂縫是混凝土結構物承載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混凝土裂縫一般有三種狀態:靜止裂縫,活動裂縫,正在發展的裂縫。混凝土裂縫處理方法的選擇一般要考慮以下主要因素:判斷裂縫是活動的還是靜止的;修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否需要加固處理;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裂縫未來的變化(數值和方向)如何。
本文在分析工程中大面積混凝土早期裂縫產生原因的基礎上,結合具體工程施工實踐,探討了混凝土早期裂縫的預防控制技術,分析了廣場工程中伸縮縫的選型方法和應用技術。
由于混凝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在混凝土硬化初期,水泥的水解水化反應放出較多的熱量。混凝土本身又是熱的不良導體,散熱緩慢,因而混凝土內部的溫度高,有時溫差可達50℃ ~70℃。這將使內部混凝土產生顯著的體積膨脹,而外部混凝土隨著氣溫降低卻收縮,尤其是受到氣溫、濕度、風等突變影響,收縮更大。此時,內部混凝土膨脹和外部混凝土收縮的相互制約,對外部混凝土產生很大的拉應力,當外部混凝土所受的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當時的極限抗拉強度,將產生裂縫。
干縮是指混凝土凝結后,出現體積減縮的現象。這主要是混凝土因水分的散失引起的,且這種收縮是長期持久的。混凝土在干燥的空氣中硬化,由于水分的逐漸蒸發,體積逐漸干縮,這種干縮往往是表面較大,內部較小,所以常在表面產生許多微細縫。
水泥的水解水化反應所生產的水化物體積變小,形成相對收縮,是一種化學反應收縮,從而引起混凝土早期裂縫的產生。在混凝土早凝階段,體積收縮隨齡期的增長而增大,但當齡期達到40 d后,隨著水泥的水解水化反應的逐步完成,這種收縮漸趨穩定,影響相對較小。
沉陷裂縫的產生是由于結構地基土質不勻、松軟或回填土不實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勻沉降所致,或者因為模板剛度不足,模板支撐間距過大或支撐底部松動等導致,特別是在冬季,模板支撐在凍土上,凍土化凍后產生不均勻沉降,致使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此類裂縫多為深進或貫穿性裂縫,裂縫呈梭形,其走向與沉陷情況有關,一般沿與地面垂直或成30°~45°角方向發展,較大的沉陷裂縫,往往有一定的錯位,裂縫寬度往往與沉降量成正比關系。裂縫寬度0.3mm~0.4mm,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地基變形穩定之后,沉陷裂縫也基本趨于穩定。
1)因攪拌不足或過分,振搗不密實,而造成混凝土強度不足,易導致早期開裂、斷板。因某些原因使混凝土澆筑作業中斷,而且再澆筑時未按施工縫處理,新舊混凝土由于結合不良和收縮不一致,形成一條不規則的接縫。養護不及時,尤其是在氣溫高、溫度小、風速大的不利條件下,就會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太快,從而形成干縮裂縫。還有就是切縫深度不足,造成混凝土內應力集中,在混凝土薄弱處形成不規則的貫穿裂縫。
2)基層標高失控,造成路面厚度不均,過薄或厚薄交接處將成為薄弱斷裂,在混凝土收縮時,難以承受拉應力而開裂;基層干燥會吸收混凝土拌和物的水分使底部混凝土失水,強度降低,導致混凝土開裂;在一些易發生路基不均勻沉降的部位,如填挖交接處、新老路基交接處、軟弱地基等部位,也會導致混凝土路面的開裂。
本部分主要結合具體廣場工程實踐,深入探討實際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
本廣場工程占地11萬m2,共鋪貼廣場磚36840 m2,各類花崗巖 11490 m2,雨化石 1580 m2,青條板 1990 m2,機刨板 3275 m2,其中心廣場面積為25434 m2,混凝土面積16600 m2。
1)施工溫度的控制。
中心廣場大面積混凝土的澆筑都是在10月份,澆筑的溫度一般都低于30℃。混凝土在修整抹面后,用麻袋覆蓋,以防止白天和夜晚的溫度急驟變化而產生貫穿裂縫,并且要保持表面溫度,減少表面蒸發。
2)混凝土材料的選擇。
為防止產生早期裂縫,應合理選用水化熱低,干縮性小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在該工程中監理和甲方相互配合,多次對到達現場的水泥進行抽樣,送往市建工局檢測中心檢驗,結果滿足要求;還要控制好現場材料的級配、水灰比、用水量,要求施工單位嚴格按照設計施工配合比施工。整個工程全部采用碎石、砂和自來水,對表面有泥土等雜質的碎石進行清洗,對干燥的碎石也要澆水濕潤,以減少材料中的雜質對混凝土質量的影響。
3)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的控制。
應嚴格控制好基層的標高及平整度,按照設計要求用水準儀對場地內挖填土的標高進行嚴格控制,并用碾壓機對場地進行平整,使其壓實質量達到規定的數值。確保厚度均勻,強度均勻。
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用人工攤鋪,嚴禁拋擲,應該用鐵鍬反扣,從而防止混凝土拌和物的離析。在施工過程中,監理和甲方要求施工單位將混凝土均勻攤鋪,不允許工作面參差不齊,影響振搗,并且對混凝土的澆搗,須均勻有序的進行,不能雜亂無章的隨意振搗,不允許出現過振或漏振,從而導致混凝土強度不均勻;在混凝土振搗密實后,再用平板振動器縱橫交錯地振搗,最后用振動梁托平。
4)伸縮縫的應用及控制。
因為整個廣場是一個圓形的形狀,伸縮縫的設置不僅要在徑向設置,還要沿圓周方向設置,如圖1所示。

為了保證整個廣場鋪地的美觀,徑向伸縮縫是一條貫穿的直線,圓周方向的伸縮縫是一個圓曲線,伸縮縫每隔5 m設置一道;在施工過程中,施工縫未處理好的,也應設置伸縮縫;在與軟弱地基交接處,應設置伸縮縫。
在要求設置伸縮縫處,先將“▽”形入口的鐵制壓板用振動梁壓入,隨后提出,用備好的木制三夾板嵌入,并在兩側模板上做好嵌條的記號,然后進行表面修整,收光抹平,待初凝硬化后,可用切縫機沿記號鋸開,縫寬為3mm~5mm,這樣可以引導混凝土早期裂縫沿木制夾板裂開,便于切割,節約了經費,保證槽口邊緣無損傷。
本文總結了大面積混凝土早期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結合具體工程實踐,探討了裂縫的預防和控制技術,分析了伸縮縫的應用和控制技術,可為類似的工程設計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參考作用。
當然,在實際中每個工程都各有特點,各不相同,在實踐中一定要靈活地掌握,加以區別,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只要我們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在思想上重視,技術施工中加強防范措施,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縫的問題是可以處理好的。
[1]王金鳳,佟 偉.混凝土工程中裂縫的預防及處理[J].北方交通,2010(8):50-51.
[2]楊太生.施工原因造成的混凝土開裂的防治[J].建材技術與應用,2010(9):11-13.
[3]周曉龍.淺談混凝土裂縫及其預防[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0(25):221-222.
[4]黃士元.混凝土早期裂紋的成因及防治[J].混凝土,200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