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春

以色列海法理工大學拉帕波特醫(yī)學院和海法拉姆巴姆醫(yī)學中心的科學家合作,利用重新編碼的胚胎干細胞首次培育出新的血管,該成果對治療因中風和心臟病導致的血管損傷有重要意義。
據(jù)稱,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利用生物技術生產(chǎn)出了大量可供治療使用的周皮細胞,周皮細胞是形成血管的重要組件。在胚胎干細胞分化期間,他們利用細胞膜生物特征標記培育出了這些具有正常功能的周皮細胞。
當他們將這些細胞注射到血管幾乎完全堵塞的實驗鼠腿部肌肉中后,不僅形成了新的血管,而且使因無法正常供氧而受損的肌肉細胞恢復了功能。

胚胎干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s)起源于囊胚(Blastocyst)內(nèi)部細胞(Inner Mass Cells),為多能干細胞,它可以成為任何組織,但不包括胎盤。只有桑椹胚(Morula)的細胞是全能的,可以成為所有組織或胎盤。
負責這項研究的約瑟芬·伊斯科維奇教授表示,他們培育的周皮細胞是從捐獻給醫(yī)學研究用的胚胎干細胞和成體干細胞中產(chǎn)生的。成體干細胞可從患者身上提取,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對其進行重新編碼后,可使其具有胚胎干細胞的特點,能分化為所需的體細胞。由于成體干細胞來自患者本身,因此,產(chǎn)生的周皮細胞不會受到患者免疫系統(tǒng)排斥。
研究人員稱,盡管該技術離實際應用還有較大距離,但卻是一項有著多方面影響的重要突破,它將有助于人們加深對血管生長過程的理解及研發(fā)治療因血液堵塞導致血管受損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