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素云

俗話說:種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可梧桐樹上鳳凰棲不再是一種風景,要讓鳳凰展翅飛舞才能領略其美麗之處。對待人才也一樣,合理使用才能體現其價值所在。
有這樣一個笑話:說的是畫家們選了一個臨摹的模特兒,由于被臨摹的模特兒是個獨眼瘸腿的人,許多畫家對此束手無策,其中有一個聰明的畫家卻以其為臨摹對象,畫了一位跪姿端槍打靶的人,令在場人拍案叫絕。這雖然是一則笑話,但其中卻有寶貴的教益:如何在看似沒有一點長處的人身上,開拓長處,避其所短,這才是一個領導者把人才用好、用活的高明之處。在用人上若不能“人盡其才”,是對人才的一種最大的浪費,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所以只有差異化地用好每個人,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這個企業也才能持續健康的發展。
我們知道,在現代社會,對企業經濟和穩定而言,人才引進固然重要,但是對現有的人才加強培養和使用,才算是真正的直面人才現狀,才是激活人才、盤活人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現在,企業要逆勢而上,合理改革人才資源配置方式,實現彎道超車,以人性化的管理關懷現有人才,才能真正地將人才激活、盤活起來,發揮每個人的最大潛能,為企業創造價值。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激活人才、讓員工成為鮮活人才呢?
建立引入機制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單位人才存量的多少和用人機制的優劣是其效益和發展快慢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說,經濟的競爭、實力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是最重要的資源,人才資源是事業興旺之源。以人為本,建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推動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的首要因素已被社會認同。這是因為,只有一流的人才,才會創造出—流的產品,才能推動市場化發展的進程。
企業只有始終堅持既注重引進外來人才,又注重培育本土人才,才能形成人才薈萃、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面。在引進人才過程中,把握當前急需、長遠必需的原則,統籌兼顧各個層次的人才需求,真正做到需要什么人才就引進什么人才,需要多少人才就引進多少人才。
要讓員工潛能發揮就要按一定的游戲規則,為他們搭建一個釋放能量的平臺,給他們適當自由度。而員工進行奉獻的同時,企業也要常常進行培訓,不斷補充新鮮養料,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這是許多大型企業的用人秘訣。例如,當南孚公司據了解鋰電池生產線要上馬時,公司立即派員工專程到日本學習了半年,而回國后他們就是這方面的行家里手。在一些大型企業,能得到一次培訓機會或是一筆培訓基金對員工來說就是一次發展機會,這看似是員工的機會,而更多的還是企業的發展機會,這是雙贏互惠的。
把對的人留下來
俗話說:種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可是梧桐樹上鳳凰棲不再是一種風景,只有讓鳳凰展翅飛舞才能領略其美麗之處。對待人才也一樣,合理使用才能體現其價值所在。
人才儲備的目的在使用,人才價值的實現在使用。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才能把人才資源盤活,把人才隊伍激活。要堅持立足現實、著眼長遠,圍繞關鍵技術和發展前沿,既放眼長遠儲備人才,又放寬視野使用人才,努力造就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隊伍。一方面,在正確用人上要形成良性互動的正確用人導向,讓優秀人才到基層和生產一線去增長才干,實行企業機關中層干部跨部門競爭上崗等。 另一方面,將優秀人才放到困難地方、關鍵崗位去培養鍛煉,提高本領,并出臺一系列措施,為人才提供干事機會,全力支持人才干成事。同時,建立重點工程、重要工作、重大突發事件中考察識別干部、培養鍛煉干部、考核評價干部的機制,派出考察組加強對領導干部的考察了解,大膽起用為企業的發展、利益敢抓敢管、敢作敢為、敢闖敢試的干部。
開發與提升相結合
知識在不斷地更新,技術也在不斷地進步,人才的開發與提升是一個不懈努力的過程。
在引進儲備人才的同時,要注重開發人才的價值、提升人才的素質;要注重為人才提供發揮才智的機會、創造展示才能的條件,著眼于未來發展,著力于現實需求,著手于素質提升,把人才開發與提升作為一個重要環節抓緊抓好;注重實踐鍛煉,實踐出真知,實踐出人才;注重在實踐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和使用人才;注重素質提升,以企業文化中心的刊物為載體,充分運用外腦,對各個層次的人員進行素質的提升,突出加強高技能人才素質的培養和提升;注重加強一線勞動模范和優秀工人培訓,組織一線員工本著用什么學什么、缺什么學什么的原則,委托專業機構集中培訓,幫助他們由勞動模范向創新模范、生產標兵向技術標兵轉變;注重政策支持,出臺推進等一系列制度措施,激活各類人才的創造熱情。
穩定人才,激活人才
企業要建立起良好的勞酬體系。收入是一個人勞動價值的具體表現,當一個人的收入不能體現其應有的社會價值時,人才的流失就成為必然。正因為價值規律的存在,所以薪酬缺乏競爭力成為導致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企業不僅要為人才提供一份與其貢獻相稱的報酬,使其分享到自己所創造的財富,而且要盡可能地使人才的付出得到與之相應的回報。企業要不斷創立和完善體現按勞分配等有利于吸引、留住和凝聚人才的政策和制度,對有特殊成就的人才,要給以重獎,使他們一門心思干事業。用科學合理的勞酬體系來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穩定人才,從而激發人才更多的創造力。
使用人才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發揮人才作用、提高人才效益。這就要求要堅持管理與服務相結合,倍加尊重人才。得人心者得人才,得人才者得發展。因此,要寓管理于服務,以服務促管理,優化人才工作環境,激發人才創造活力。把人才工作納入企業的發展規劃,突出人才服務,加大人才投入,同時給予創業資助、安居補貼、子女就學等方面的特殊照顧,形成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盤活人才。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深入,人才資源已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人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越來越具有決定性意義。激活人才是一項長期、復雜而又系統的工程,這就像治理河水污染,既要堵污,又要清淤、灌清,“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全體員工都關注和重視這—問題,冰凍人才才能融化,半冰凍半鮮活人才才能蘇醒,而更多的鮮活人才會聚集而來并充分發揮其真正效能,一個企業也才能獲得發展的根本動力。
責任編輯:玉茗 mdn80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