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曉萍
對于企業而言,我們應該反思是否在使用一種完美主義的評價和培養方法:過分關注個體的短處和缺憾,而忽視了對特長的發掘和個性的張揚。
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企業的競爭不僅是產品、技術和人才的競爭,而且是企業形象的競爭,打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文化的綜合體現,更是設計院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設計院根據江蘇油田建設的特點,從三個方面開展了工作。
以愛崗奉獻為核心,強化精神層面的建設,鑄造“設計之魂”。精神層面的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打造企業形象的核心。通過精神層面的建設,培養企業理念,從而形成企業精神標識。第一,用企業文化的新思想去引導職工,以達到認識的統一,形成企業文化建設的合力。第二,開展“自立生存”主題教育,在全院職工中開展“金點子”大賽,引導大家為設計院的生存和發展動腦筋、想辦法,凝聚職工的思想,培育企業合力,促進了職工思想的大解放和企業文化理念的形成。第三、以先進模范人物的精神激勵職工,培育以奉獻為核心的企業精神。第四,以企業文化征集活動為引線,將企業文化建設推向高潮。職工們積極參加了活動,利用休息時間,構思院徽、商討所征集的內容。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設計精神,即“千思萬慮出藍圖”。其總體表現了設計人為事業嘔心瀝血、百折不撓、甘于奉獻的精神,提煉了具有設計特色的經營理念、價值觀念、行為規范、服務準則、職工信念、企業風氣、經營方針。
以多媒體建設為主線,塑造“設計之形”。多媒體宣傳片是企業的窗口,是企業形象的代表,是視覺識別的標志,因此,進行多媒體建設就成為設計院外在形象設計的重點工作。第一,以藍色為標準色,作為多媒體的主色調。寓意有三:一是藍色代表著藍天和大海,象征著設計院有無限的發展空間;二是海洋孕育著生命,象征著設計院的生命力;三是設計產品—圖紙是藍色的,象征著設計成果。第二,設計了具有行業特色和企業精神的院徽。院徽為菱型平面,菱形的頂部代表設計院的上級領導—江蘇油田黨政。菱型平面代表設計圖紙用的電腦,也代表設計出的圖紙,體現了設計工作的特點。在菱型平面上,有一水滴狀圖形,它代表設計人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也代表著石油。總體意境是,在江蘇油田黨政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設計人運用最新的技術、一流的質量,用辛勤的勞動,為油田原油產量的上升做出的一份貢獻。第三,以提煉設計院特色技術為切入口,展示設計院的技術實力,使之成為形象代表。院組織了有關專家,搜集了大量的技術資料,經過層層篩選,優中選優,總結出代表設計院在水鄉油田地面建設設計技術方面的十一項特色技術。
以人為本,挖掘“設計之力”。設計院通過召開設計技術質量座談會,組織大型設計回訪活動,為用戶提供施工服務,舉辦用戶聯誼會,促進溝通和了解,開拓社會市場。同時,通過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強化對員工的業務素質培訓、開展職工聯誼活動等,增強職工自身綜合素質和工作水平,營造內部之力。
通過企業文化建設,立體地塑造了設計院外部形象,帶來了市場機遇,也使思想政治工作結出了有形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