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榮
(咸陽市中心醫院,陜西 咸陽 712000)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展,人們對分娩的要求日益提高,為了母嬰健康和優生優育,需要嚴密監測產程進展和母嬰產時情況[1]。自20世紀50年代有研究首先應用宮頸擴張曲線研究產程進展以來,產程圖已被廣大產科工作者用來科學管理分娩,根據產程圖上各條曲線形態及相互之間的關系形象直觀地反映產程進展,對早期鑒別難產、指導臨床處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為產科醫師觀察產程不可缺少的工具[2]。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筆者對我院分娩的頭位難產胎兒進行分析,期望了解產程圖中頭位難產的預測價值。
1.1 一般資料 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單胎、頭位初產婦185例,年齡18~35歲,平均27.5歲,骨盆形態大小正常,產前估計非巨大兒,無妊娠合并癥及病理產科情況,產程圖完整,排除產婦精神緊張及疲勞等[3],孕37~42周,平均39+2周,平均體重為72.5 kg。
1.2 產程圖監測 首先監視產婦的全身狀況、胎兒情況、宮口開放情況、胎頭下降以及相互間的關系、產程中處理過程。然后采用交叉型產程圖,當確認臨產后在產程圖上注明臨產日期和時間,于宮口擴張3 cm時繪制產程圖,按產程曲線分為潛伏期和活躍期,根據產程進展速度每1~2 h檢查一次,同時記錄在產程圖上。橫坐標表示時間,以小時為單位;縱坐標表示宮頸擴張及先露下降的程度,以厘米為單位。其中頭位難產者35例設為觀察組,正常分娩者150例為對照組。
1.3 判斷標準 臨產出現規律宮縮至宮口擴張3 cm為潛伏期,潛伏期超過16 h為潛伏期延長;宮口開大3 cm至宮口開全為活躍期,活躍期超過8 h為活躍期延長;胎頭下降延緩是指活躍期晚期及第二產程胎頭下降速度初產婦<1.0 cm,經產婦<2.0 cm;胎頭下降停滯是指活躍期晚期胎頭停留在原處不下降達1 h以上。
1.4 產程處理 產程進入活躍期宮口開大3~4 cm或以上時,對未破水孕婦行人工破膜,如宮縮不佳,將催產素2.5 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內靜脈滴注,根據宮縮強弱調整滴速,使宮縮間隔2~3 min,持續40~60 s。在待產過程中發現產程停滯或延長,根據宮口開大情況,給予剖宮產或胎吸助產。同時比較兩組難產因素的比例有無差別,再將有難產因素產程圖上各項指標與正常產婦進行比較[4]。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統計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使用t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
2.1 潛伏期、活躍期、第二產程時間比較 觀察組的潛伏期、活躍期、第二產程時間比對照組延長,差異有統計學方法(P<0.01),見表1。
表1 兩組潛伏期、活躍期、第二產程時間比較(±s,h)

表1 兩組潛伏期、活躍期、第二產程時間比較(±s,h)
組別 例數 潛伏期 活躍期 第二產程觀察組對照組35 150 tP 7.85±3.12 6.11±2.85 11.582<0.01 2.12±0.62 1.36±0.85 10.958<0.01 1.85±0.82 0.72±0.45 12.685<0.01
2.2 胎頭位置的比較 觀察組產程各階段胎頭位置均高于對照組,其中宮口擴張5 cm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各階段胎頭位置的比較(±s,cm)

表2 兩組各階段胎頭位置的比較(±s,cm)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35 150 tP 3 cm-2.11±0.82-2.06±0.75 0.952>0.05 4 cm-1.26±0.82-1.22±0.75 1.521>0.05 5 cm-0.75±0.22-0.52±0.52 9.562<0.01 6 cm 0.11±0.02 0.12±0.10 0.632>0.05
我們知道,頭位難產是以頭為先露的難產,往往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凡以頭先露的難產手術結束分娩者稱為頭位難產。頭位難產發生率較高,占分娩總數的15%,占難產總數的75%。本文185例中頭位難產發生35例,發生率稍高[5]。為提高產科質量就必須做到產前預測,產時及時發現胎先露梗阻并給予恰當的處理,才能保障母嬰安全。產程圖就是觀察產程動力學進展,更強調其在分娩過程中的時間概念。其能簡明記錄與產程有密切關系的發現和結果,完全替代待產記錄單,交叉網線一目了然地反映出產程進展狀況。產程異常時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既不增加工作量,又能提高產科質量[6]。
一般來說,臨產后有規律宮縮開始到宮口擴張3 cm所需時間為潛伏期,時限>16 h為潛伏期延長;占分娩總數的5%左右,頭盆不稱及胎方位異常的發生率均高于正常潛伏期[7]。因而認為潛伏期延躍是難產最早的信號,應提高警惕,積極處理。宮口擴張3 cm至開全所需的時間為活躍期,其在產程圖上顯示宮口擴張曲線傾斜上升,宮縮加強、頻率加快,產程活躍直至宮口開全,包括以下3個階段:(1)加速階段:產程圖上顯示宮口擴張較快;(2)最大傾斜階段:此期宮口擴張速度極快;(3)減速階段:宮口擴張9~10 cm。宮口開全至胎兒娩出所需時間為第二產程[8]。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潛伏期、活躍期、第二產程時間比對照組延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分析原因:產程曲線異常發生在潛伏期,往往因未能決定是否臨產而延誤處理。因而對潛伏期有延長傾向者,應積極處理,對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或有宮頸手術史者應特別提高警惕。產程曲線異常發生于宮頸擴張活躍早期者,容易早發現、早處理,可根據處理后宮頸擴張和胎兒先露下降后的進展情況,較早地決定是否需進行剖宮產[9]。產程曲線異常發生于宮頸擴張活躍晚期及第二產程者,處理難度增加,母兒預后較差。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程各階段胎頭位置均高于對照組,其中宮口擴張5 cm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明頭位難產因素的產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產程延長及宮口擴張延緩。在產程圖監測到難產時,護理人員及時通知醫師查看病人,行陰道檢查了解胎方位和骨盆情況,通過綜合判斷及時選擇再試產或行剖宮產術,避免盲目待產[10]。
總之,產程圖是產科工作者觀察和處理產程的重要工具,可以使這些頭位難產的變異反映在產程進展中,提示我們及時采取措施,減少母嬰合并癥的發生,確保母嬰安全。
[1]左 艷.產程圖結合頭位分娩評分在頭位分娩中的應用[J].家庭護士,2008,6(5):1362-1363.
[2]王 穎.難產的臨床觀察與處置體會[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8,17(4):260.
[3]張粉梅.產程圖在產科中的臨床應用及體會[J].山西醫藥雜志,2008,37(3):286.
[4]陳自勵.警惕新生兒窒息的誤診誤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19(2):321-322.
[5]林 群.產程圖活躍期起角度與產程時間的關系[J].貴州醫藥,2009,23(3):193-194.
[6]古素珍,雷瑞貞.產程圖活躍期起點角度臨床應用探討[J].實用醫學雜志,2008,11(7):462-464.
[7]姚天一.梗阻性難產的產程圖特點[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22(2):96-98.
[8]Straehan BK,Sahota DS,van Wijngaarden WJ,et al.Computerised analysis of the fetal heart rate and relation to aeidaemia at delivery[J].British J of Obstet&Gyneeol,2011,9(108):848-852.
[9]Boog Q.Computer analysis of fetal heart rate by the Sonieaid 8002 System during pregnancy and labour[J].J Cryneeo Obstet Biol Reprod(Paris),2010,30(8):28-41.
[10]Thorp JA,Rushing RS.Umbilical cord blood gas analysis[J].Obstet Oynecol Clin NorthAm,2009,26(2):69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