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冬梅,俞云梅,胡曉娟
(中國人民解放軍長征醫院南京分院腎內科,江蘇 南京 210015)
科學的飲食對腎病、高血壓、糖尿病、肝臟疾病以及肥胖癥等疾患的治療起著重要的作用。國內外許多研究表明低蛋白飲食(Low protein food,LPD)或極低蛋白飲食(Very low protein food,VLPD)+α-酮酸治療可以明顯延緩腎衰的進展,減輕尿毒癥狀,糾正電解質紊亂,減輕代謝性酸中毒及降低血壓,減輕繼發性甲狀腺功能[1]。腎病患者對飲食治療的認知程度決定了行為的依從性,從而影響腎病的治療效果。為了解不同家庭背景腎病患者的飲食認知現狀及其影響因素,以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將我院腎病患者的問卷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1.1 對象 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對我院住院及門診透析的212例腎病患者進行面訪問卷調查,其中男性108例,女性104例,年齡16~80歲,平均(52.6±19)歲。其中慢性腎炎100例,過敏性紫癜型腎炎3例,急性腎炎4例,腎病綜合征60例,慢性腎功能不全8例,糖尿病腎病15例,尿毒癥22例。文化程度:小學82例,初中91例,高中以上29例,文盲10例。居住環境:城市143例,農村69例。共發放問卷212份,收回212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2 調查方法
1.2.1 腎病患者飲食認知狀況調查表內容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經預實驗校正,重測信度為0.94)。問卷內容:(1)飲食認知情況,包括:①一般情況,如性別、年齡、學歷、工作性質等;②認識理念,遵醫囑行為、飲食、飲水、運動等,選其中18項內容用于量化評分。(2)腎病的影響因素,包括病程、家族史、飲食、嗜好、睡眠、家庭支柱經濟條件等。所有調查表由專人發放并向調查對象講解,但不加任何暗示,讓其自行填寫,不能填寫者由調查人員記錄填寫。
1.2.2 腎病患者飲食認知狀況的量化評分 通過18項調查問題的回答結果,評定患者對腎病飲食知識的認知程度。每項回答正確為1分,回答錯誤為0分,滿分18分,總分在12分以上者,提示患者認知良好,6~12分提示患者認知程度一般,低于6分者提示患者認知程度差。
1.3 統計學方法 調查資料采用SPPSS11.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
212例腎病患者中認知程度良好者30例,占14.15%,認知程度差者31例,占14.62%,認知一般者151例,占71.23%。其中腎病患者認知與家庭背景(城市或農村)相關,城市人群認知程度較高,農村人群認知程度偏低,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12例腎病患者飲食認知程度相關性分析[例(%)]
3.1 腎病患者的飲食原則 飲食治療既能減輕腎臟負擔,又有利于腎病的控制和康復,是腎病治療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腎病患者的飲食原則主要根據其病理生理改變制定,一般原則是:(1)無癥狀性蛋白尿或血尿,或各類腎臟病的恢復期,不需刻意限制飲食,只需要適量減少蛋白質或鹽的攝入即可。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限制蛋白質,減少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攝入以優質蛋白為主,忌食豆制品,具體攝入量根據腎功能不全程度及患者具體病情而定。低蛋白/極低蛋白飲食+α-酮酸飲食可緩解慢性腎病的進展。其中在低蛋白飲食的研究中,有研究表明低蛋白飲食對糖尿病腎病和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和延緩其進展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過多的蛋白質攝入產生的代謝物會增加腎臟負擔,使尿素氮升高。而蛋白質攝入不足會造成營養不良,也可促進血肌酐增高。優質蛋白質含較高的必需氨基酸,對滿足體內合成蛋白質的需要、維持正氮平衡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必需氨基酸在體內合成蛋白質的過程中,還可以利用一部分尿素,這樣可以降低血尿素氮水平,對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具有積極的意義[4]。(2)存在水鈉潴留,出現水腫者,應限制水及鈉鹽的攝入,特別是出現心功能衰竭、重度高血壓的應當嚴格限制,甚則采取無鹽飲食,待心衰糾正,血壓正常后再逐步調整。(3)保證充足的熱量,尤其是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青少年。如果為了限制蛋白質或糖而影響熱量的攝取,會影響少兒的生長發育,出現營養不良及其他變化。對于慢性腎衰病人,保證充足的熱量尤其關鍵。對于肥胖型的糖尿病腎病患者主張控制熱量的攝取。(4)如血鉀過高,則要限制含鉀高的食物的摂入,如香蕉、柑橘、鮮蠶豆、海帶、紫菜等。高血鉀可導致心臟傳導阻滯甚至停搏。
3.2 飲食認知情況 本次調查情況顯示腎病患者對飲食有初步的認識。這可能是因為一般患者被確診腎病后,多少都得到一些有關方面的飲食指導,再加上患者本人會通過書籍和網絡主動尋找相關方面的知識,所以71%的患者達到了一般了解。但是由于患者本人不能得到全面的、正確的飲食指導,或因為其理解的片面性以及對飲食治療重視不夠,造成僅有14%的患者對腎病飲食很了解。只有提高患者飲食認知程度,才能夠提高他們行為的依從性,進而通過合理的飲食達到治療和延緩腎病進展的目的。
3.3 家庭背景對飲食認知的影響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腎病患者飲食認知程度與患者的家庭背景(城市或農村)具有相關性(P<0.05)。其中城市患者的飲食認知程度高于農村患者,這可能是城市和農村間的多種差別引起的。首先,知識水平的差異,農村患者的知識水平普遍低于城市患者,嚴重影響了他們使用書籍或網絡來獲取健康知識以及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其次,醫療支持的差異,大型綜合醫院主要集中在城市,這樣使城市患者較方便得到專業的治療和指導。最后,經濟的差異,農村較落后的經濟影響了患者的遵醫行為。
3.4 健康教育 有研究表明個體化飲食教育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有積極的影響[5],同樣對腎病患者進行飲食方面的健康教育也能提高飲食認知程度,表1提示家庭背景(城市或農村)與腎病患者飲食認知度具有相關性,因此醫務人員在進行健康教育前應評估患者的情況,選擇相應的教育方式,對于農村患者,飲食健康教育應該更加具體化、通俗化。
總之,飲食治療對于腎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腎病患者的飲食認知程度可以提高治療行為的依從性,從而通過合理的飲食,達到既保證患者營養的要求,提高其抵抗力,又可以不加重腎臟的負擔,延緩腎病的進展。在臨床工作中,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及家庭背景(城市或農村),對腎病患者提出飲食治療原則及營養與配膳方案,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腎病患者生活質量。
[1]張維明,馬澤倫.低蛋白飲食在腎臟病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民康醫學雜志,2004,16(9):101-102.
[2]譫貽璞.糖尿病腎病的低蛋白飲食[J].基礎醫學與臨床,2003,23(4):371-374.
[3]譚 琪,顧彩林,李聲宏.低蛋白飲食與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作用[J].中華新醫學,2001,2(4):325-326.
[4]王志憲,宋 琳,劉桂芳.優質低蛋白飲食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療效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03,9(7):491-492.
[5]張小群,范麗鳳.教育對提高糖尿病患者儀式治療依從行為的作用[J].現代護理,2006,12(12):1082-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