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峰
前不久在不少媒體皆看到有關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正式開通了本屆市級407位人大代表的電子郵箱的報道。其實,公開代表信箱已不算什么“新聞”了,因為多年前為破解“人民群眾找不到代表”的困局,就有關于不少地方借助電子郵箱打造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聯系新渠道的新聞頻頻出現。如早在2005年8月,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就通過了《關于設立市人大代表電子郵箱并向社會公布的方案》,率先向社會公布了所有市人大代表的電子郵箱;2006年安徽省“兩會”期間,包括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等省領導在內的324名省人大代表的電子郵箱首次集體公開亮相;2006年7月1日,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同樣將57位首批省人大代表的電子郵箱向社會公開……
然而,面對媒體宣傳人大代表公開電子信箱征集議案和建議好處多多的同時,我認為亦確實有必要鄭重對待有關“防止公開代表信箱成作秀”的網民議論。因為,這幾年人大代表公開電子信箱確實存在“兩會”期間一哄而上地架起了一座通向“兩會”的臨時橋梁,而隨著“兩會”的結束即關停并轉、煙消云散的“應景”問題。對此,難怪愈來愈多的網民在呼吁:要激活“休眠”、“擺設”的人大代表信箱!
那么,何以“防止公開代表信箱成作秀”?我的十多年代表履職實踐可說明:要“防止公開代表信箱成作秀”,要發揮代表信箱的作用,關鍵即在“落實”。
我是1999年11月先后當選為廣元市和四川省人大代表的,其間的2000年3月,我又擔任了廣元市人大常委會城環資工委主任一職。爾后,我即在北京文友的指點下,開始利用人們剛剛熟悉的電腦網絡信息傳播方式自設電子信箱,并在網上公布了我的電子信箱地址和辦公電話號碼,以此征求網民對環保立法、執法和監督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為撰寫環保建議和議案作更多的案頭準備。于是,從那個時候起,每天打開電子信箱,查看里面的郵件,是我最愜意的事情。當幾十封甚至上百封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和群眾提出的關于環保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好的意見和建議匯聚到我這位地處西部川陜革命老區的普通人大代表的眼前時,我就會有一種大富的感覺。對于網民傳遞到電子信箱中的環保意見和建議,我不僅盡量做到件件必回,而且通常還會精選出一部分,通過深入調研、認真思考、精心整理,最后寫成了議案和建議文稿,帶到省市人代會上去。在我擔任省市人大代表的12年間所形成的340多件有關環境和資源保護方面的議案和建議文稿,其中至少一半以上是借用了電子信箱這樣征集網民意見的方式。
例如,2006年1月,我出席四川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領銜提出的《關于制定四川省〈環境影響評價法〉實施辦法的議案》,就緣于2005年11月我根據自己的電子郵箱里不少基層代表和群眾提供的線索,在社會上走訪了近百名各方群眾,深入調研,耗時近兩個月而精心撰寫成文的。該議案初稿形成后,我即放到網上征求意見,并根據網民的意見做了修改。該議案在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交后,當天即被公布在網上,第二天點擊率即為1500次,三天即突破5000人次,直到大會結束,該議案始終位居四川在線網站制作的“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全接觸群眾關注排行榜”第一名。
2006年元月中旬,一位域名叫“藍天白云”的網友連續幾天在我的電子信箱附貼留言反映他所在的地方水污染嚴重的問題。于是,我利用當年公休假的10多天時間,開始了水污染的現場調研。我根據“藍天白云”網友提供的線索,著重調查了川西北幾個市的十多個鄉鎮,并通過深入居民戶和農戶了解、詢問等方式走訪了上百個基層群眾,并寫成《關于加強水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檢查的議案(網上征求意見稿)》在我的環保博客網頁上公示。2007年元月我出席四川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時,領銜向大會議案組提交了這份根據網民意見反復修改完善的《關于加強水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檢查的議案》。爾后,該議案以會議期間網民點擊率一萬余人次的網上排名榜首而被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和省級多家媒體共同評選為“年度最具影響力議案”……
我的上述履職實踐確實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要“防止公開代表信箱成作秀”,就應通過“落實”,使代表信箱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此,我愿與更多人大代表共勉。
(作者系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廣元市人大常委會城環資工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