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華賓,韓金華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0)
電梯作為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在高層建筑和公共場所已經成為重要的建筑設備而不可或缺。計算機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使現代電梯成為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隨著整體國民經濟實力的提高,人們生活消費水平的明顯增長,老齡化社會的日趨臨近,房地產開發商紛紛大力推出中高檔的小高層及高層住宅樓,房地產市場對電梯的需求,帶動了住宅電梯的迅速增長,成為整個電梯市場的主要增長點,2003年我國電梯年產量約為8萬臺,到2010年我國電梯年產量為36.5萬臺[1]。
電梯與老百姓的生活聯系日益密切,人們對電梯的可靠運行與使用安全更加關注和重視。然而,電梯在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不小的煩擾,目前電梯在使用過程中卻故障不斷、事故頻發,對電梯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如何保證電梯的可靠運行與使用安全,切實滿足人們對電梯安全性、可靠性、快捷性和舒適性多方面的要求,本文從電梯設計到電梯使用等多個環節,進行了深入分析。
電梯是一個復雜的機電產品系統,其運行的可靠性與安全性,與多種因素有關。
井道是電梯安裝運行的場所,電梯運行中的各種載荷都要作用在井道壁上,由于一些建筑設計師對電梯行業了解不多,所設計的承載圈梁位置或強度與電梯安裝、運行要求不符,或者土建已按某品牌型號電梯施工后又改用其它品牌型號電梯,不同品牌型號的電梯對土建井道的要求不同,如頂層高度、底坑深度、最小層高、井道壁圈梁位置、頂板強度、機房通風散熱等,這樣就勢必會給后續電梯設備的安裝使用帶來困難。因此在土建設計方面要不斷加強設計師對電梯行業的了解,掌握電梯對土建的要求,在設計之前應該和業主協商采用某型號電梯,再由電梯廠家提供具體設計要求,保證土建設計與電梯安裝的無縫銜接。
機械產品的固有可靠性,是由設計確定并通過制造實現的[2]。由于電梯產品復雜性的不斷增加和新技術的應用,產品設計需要有一個不斷認識、逐步改進和完善的過程。每一個電梯項目,都是一個全新的對象,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在新產品設計或者非標準電梯設計方面要使可靠性不斷增長。圖1為可靠性增長過程。

圖1 可靠性增長過程
常用的可靠性增長方法有:
(1)依靠分析、設計實施可靠性增長。設計階段,在詳細了解電梯的工作情況、環境和使用條件的基礎上,利用可靠性設計分析技術(如FMEA、FTA等)和良好的信息庫支持,可以發現設計中的隱患和薄弱環節,進行改進設計,提高電梯的可靠性。
(2)依靠實驗實施可靠性增長。通過實驗可以暴露問題,找出故障源,進而采取改進措施,使電梯可靠性得到增長。實驗可以安排在專門的實驗室塔進行,也可以利用性能試驗、功能試驗、環境試驗等。
(3)依靠生產經驗實施可靠性增長。生產過程及質量控制是影響產品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事實上電梯從研發過渡到生產的過程中產品也會出現可靠性下降的情況,因此要運用工藝技術研究、最壞情況分析的技術對生產過程不斷改進,并加強質量控制實現可靠性增長。
電梯是一個復雜的機電系統,其安裝調試品質的水平,直接影響著電梯的運行品質。“三分制造,七分安裝”是電梯行業的對電梯安裝重要性的共識。然而,目前電梯行業的安裝現狀不容樂觀,尚有不少問題期待解決。
(1)高技能安裝人才嚴重缺乏。與電梯產業的蓬勃發展不相稱的,是安裝人員的嚴重缺失,特別是高技能安裝人員短缺表現更為突出。以上海為例,上海電梯安裝維修從業人員近4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技師、高級技師)僅占1.3%,目前上海電梯行業無論高級技工、技師還是高級技師,均處于供小于求的狀態。
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為電梯企業發展的瓶頸,制約整個電梯行業的技術與增長潛力。因此,完善政府和企業的高技能人才培訓機制、重視技能型人才的價值和地位,以及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的評價、激勵和流動的機制,無疑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所在。
(2)無資質安裝。電梯是特種設備,按照國家關于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許可,電梯安全管理人員、電梯司機和電梯安裝維修人員,應當經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書,方可從事相應崗位工作。
電梯安裝要有具有相應電梯安裝資質的安裝隊伍承擔。由于種種原因,電梯安裝任務會層層轉包給一些小的安裝隊,這些安裝隊往往既無安裝資質又無技術力量和安裝設備,而是掛靠在有資質的安裝隊名下,當然安裝品質也無從保障。針對這一情況,需要企業的自律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嚴格管理。
(3)施工不規范。電梯安裝是一個系統工程,應遵守嚴格的相關國家標準和企業標準,而不是各部件的簡單拼湊。由于電梯安裝隊伍的技術參差不齊,電梯品牌型號的繁多,一些安裝資質較差的隊伍,往往安裝不規范,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電梯企業要努力提高自己安裝隊伍的技術水平,嚴格把關施工規范;電梯主管部門也要嚴格按照相關國家標準執行驗收杜絕施工不規范現象。
電梯的檢驗檢測,是由當地職能主管部門按照相關規范對電梯進行檢測檢驗。對電梯進行檢測檢驗后,必須及時、客觀、公正地出具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經檢驗檢測人員簽字后,由檢驗檢測機構負責人簽署,機構及檢測員對檢測報告負責。這就要求相關機構要嚴把品質關,對安裝隊伍資質的審查、對電梯相關文件的審查、對電梯檢驗檢測相關規范的執行,切不可流于形式、馬虎了事。
電梯交付使用后,有效地進行維護保養,是電梯可靠運行與使用安全的可靠保障。據統計,電梯發生意外和事故的原因,有2/3都是由于電梯維修保養不及時、不到位、管理不善、程序操作不正確、不按國家標準進行維護保養等導致[3]。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規定,電梯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維護保養。而目前在電梯維修保養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電梯維護保養不及時,把維護保養變成了故障應急維修。
(2)維護保養不徹底,維保項目丟三落四。按照《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準則》規定,乘客、載貨電梯半月維保項目有28項,季度維保項目有41項,半年維保項目有27項,年維保項目有30項。
(3)維護保養人員無相關資質,技能低下。有的電梯管理和維護人員,從未經過專業培訓,不具備相關資質,其綜合技術水平與實際能力,距國家對電梯維修管理工作的要求差距較大,一旦電梯運行中出現安全技術故障,往往不能迅速、準確地判斷和排除。
針對以上幾個維保問題,可以從加強管理上進行解決:
(1)電梯維保單位應加強電梯維保品質管理,推行品質預防保養過程。圖2為品質預防保養過程。

圖2 品質預防保養過程
(2)電梯使用業主應掌握電梯驗收和維保的一般常識,或配置電梯安全技術管理專(兼)職人員,對電梯維保單位的每次維保項目加以確認,也可比較方便的反映電梯運行情況。
(3)企業應做到無證不上崗,強抓技術培訓,把技術培訓與維修保養質量跟蹤結合起來,促進用戶電梯管理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電梯的正確使用,對電梯的安全運行十分重要。電梯關系到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然而在使用過程中,有很多不文明搭乘電梯的現象發生,這往往會造成電梯運行效率低下,電梯故障增多或對電梯造成損壞,嚴重時會危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這些不文明行為集中表現有:
(1)轎廂外雙向攔截電梯;
(2)轎廂內長按按鈕不放,或觸及與目的樓層無關按鈕;
(3)強行遮擋電梯門長時間等人;
(4)在電梯內打鬧或拿電梯出氣拳打腳踹;
(5)無視超載報警;
(6)亂涂亂畫亂張貼或隨意潑灑水、飲料。
對以上不文明行為,應當進行電梯文明、安全教育,指出危害,糾正不當做法。
普及正確乘梯安全知識,特別是對遇故障時的正確處理方法,如被困電梯怎么辦。積極倡導安全乘梯、文明乘梯,給自己和他人留一個安全、可靠、快捷、舒適的乘梯環境。
電梯是一個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技術更新快,使用頻率高,其可靠運行與使用安全,關系到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企業應該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管理好自己的產品和隊伍,職能主管部門應該嚴格把關,加強監管,搭乘人員應該文明乘梯,爭取營造一個安全、可靠、快捷、舒適、和諧的乘梯環境。
[1]樂佳超.電梯行業上半年持續高增長[N].中國政府采購報2011-6-27(5).
[2]劉混舉.機械可靠性設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
[3]李建中.關于電梯維護保養有效性的思考[J].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0,(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