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東:像胖丁丁同學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呢?聽聽專家們的討論吧——
◆討論主題一:孩子喜歡的書就是好書嗎?
安武林(曾獲張天翼童話金獎、冰心兒童圖書獎、文化部蒲公英文學獎等,曾被《中國圖書商報》評為“十年優秀書評人”):有人說,孩子喜歡的東西就是好東西。可他們純真得如一張白紙,形形色色的文學書籍他們還很少接觸,所以根本不具備文學修養和文學鑒賞的能力。他們能輕而易舉說出他們喜歡什么,但他們不能說出什么是最好的。孩子喜歡吃肯德基,但我們不能說肯德基就是最有營養的。
曹文軒(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中國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從讀書中獲得愉悅,甚至以讀書來消遣,是合理的。我們沒有必要要求孩子放下這些淺顯的書去親近那些深奧的、費腦筋的書。不讀壞書足矣。但膚淺的書給予的,會在那個閱讀者正在閱讀的那段時間里全部結束,書合上之后,就像火熄滅掉一般,什么也沒有了。
梅子涵(兒童文學作家,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兒童文學博士生導師):讀得有趣,才更喜歡讀。我們小時候閱讀的也不一定是世界名著,而是《敵后武工隊》,是連環畫。一些年前,很多的孩子偷偷地讀瓊瑤,后來,偷偷地讀金庸。但是,成年人都反對他們的這些“心甘情愿”的閱讀。孩子的閱讀和孩子的其他生活內容一樣,他們首先是自由的,他們有權利按天性去尋找,可以有自己的傾向和安排。
◆討論主題二:應該怎樣引導孩子的閱讀呢?
安武林:那些給人勇氣的、力量的、信心的兒童文學才是孩子們最需要的。
曹文軒:一些書值得去讀,而一些書可少讀。孩子的閱讀應是有專家、校方和家長介入的,在保證他們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最基本的快樂的前提下,再培養他們高雅的閱讀趣味。他們所選擇的作品,應當具有一定的高度——略高于孩子,需要踮起腳尖夠一夠。這樣摘取的果實也許更加甜美一些,會給孩子們帶來更大的愉悅。
梅子涵:尊重孩子,但家長不應放棄引孚。他們喜歡輕松、喜歡搞笑,甚至喜歡胡說八道,我們不能嘲笑他們,最好的方式是給他們更豐富、更經典的書籍。讀一讀《柳林風聲》吧,很有趣的;讀一讀《時代廣場的蟋蟀》吧,很感動的;讀一讀《夏洛的網》吧,就知道真正的友誼、真正的朋友是可以用“偉大”這個詞相送的。
王林(兒童閱讀專家,兒童文學博士):有的孩子可能有些獨特的偏好,如他就愛讀某一類型的書,這未嘗不是一種豐富,不要人為強加給孩子“你應該讀那些書”。
朱自強(兒童文學研究專家):要尊重孩子的閱讀選擇,給孩子閱讀的自由,要信任孩子。
討論主題三:什么樣的書才算是適合孩子閱讀的好書?
梅子涵:那些安徒生獎得主都寫了很多好書,紐伯瑞獎也評選出了很多優秀作品,金獎銀獎都可靠。推薦《萬花筒》和《鐵路邊的孩子們》。
朱自強:有創意的書。像五味太郎的《我是大象》就是用奇思妙想構思出的一本書,但你還很難敘述里面的故事,那是講科學的,非常精彩。還有一本圖畫書叫《文字+數學+季節=數學詩》,很奇特的名字,比如問“鳥窩減去鳥等于什么”,答案是“只剩繩頭、羽毛、嫩枝、樹葉”。
阿甲(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富有幽默感的書。像《小淘氣尼古拉》,寫小男孩打架,很好笑,男孩子們就是那樣的生活。書中帶有作者那種富有貴族氣息的嚴肅感,外在是幽默的,內在是嚴肅的。
保羅·亞哲爾(法國文學家):具有質樸之美的書,可以解放兒童的心,使他們喜悅。這種書可以保護兒童,守住想象世界的幸福,避開現實法則的束縛。
名人讀書有高招
一些書可以淺嘗輒止;一些書可以狼吞虎咽;而有些書
則需要細嚼慢咽,好好消化。
——培根
讀—本書,閱讀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功利型的;“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是入迷型的;“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是自我愉悅型的。要用什么方法讀書才能既開心,又能學到知識,做到真正有效率地閱讀呢?來跟名人們學學吧!
★愛因斯坦的“總、分、合”三步讀書法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讀書時總是會先看看書的前言、目錄,了解一本書的大體內容。然后,再用“略讀”的方法看完整本書,注意書中的重點、要點以及與自己密切相關的內容。最后,把從書本中了解到的東西再認真思考一遍,真正做到把書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
★李敖的“三個重點”讀書法
李敖是著名的作家,他的淵博和他會讀書關系很大。李敖看書會先跳看一遍,同時把重點部分用筆勾起來,或者用剪刀剪下。他特別注重書之間的聯系,他會把同個主題串起來讀。另外,如果在讀書過程中看到特別有意思的內容,他還會做筆記,找來其他相關的書做深入的研究。
★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
大文學家蘇軾有自己獨特的讀書方法——“八面受敵”法。這里的“八面”,是將書的各個方面內容比作敵人,要應對“八面來敵”,就不能八面出擊,而應各個擊破。也就是說,讀書應該每次集中于某一個方面的內容,讀透之后再進行下一個方面。
閱讀小貼士,幫你提高閱讀水平喲:
一邊閱讀,一邊在頭腦中冒出許多相關的問題。
讀完一本感興趣的書,學會與人分享。
閱讀時全神貫注,不分心。
累積豐富的詞匯量。
把閱讀看成生活中重要而有趣的事。
學習一些關于標點的常識,幫助自己準確地把握意義。
給孩子的信
親愛的小讀者們:
我們應該看點什么書?這個問題其實和另一個問題密切相關:我們應該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我們應該做一個快樂的人吧?自然,我們需要看一些令我們快樂的書。大家都很喜歡看漫畫,時常為其滑稽的情節、夸張的畫面而樂不可支。不過,我們要學會區分什么是真正的幽默,什么
只是低級的搞笑。像搞惡作劇讓別人倒霉,也許是很好玩,但是……這符合你我善良的本性么?我覺得《小淘氣尼古拉》就很棒。這本書里的幽默是建立在童真童趣上的,小淘氣尼古拉盡管天天惹事不斷,但絕對是一個好孩子。
我們應該做一個博學的人吧?在課本里學到的東西,那可是太少了。在課外讀物中,有太多又好看又豐富的東西了。我很喜歡《神奇校車》,有那么一位稀奇古怪的老師,領著孩子們上天入地甚至進入奇妙無比的微觀世界……不知不覺,就可以懂得好多知識呢!
我們應該做一個有志氣的人吧?縱橫古今,放眼天下,有太多了不起的人了。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里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你愿意做一個有成就的人么?“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稟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讀讀他們的故事吧,在心里播下一顆理想的種子,這是聰明人的選擇!
當然,我們對自己的未來一定有很多夢想——我們想做一個正直的人,我們想做一個浪漫的人,我們想做一個有魅力的人,我們想做一個幸福的人……請記住,今天讀什么樣的書,明天我們就可能成為什么樣的人。
所以,要讀好書哦,千萬不要被那些粗制濫造的垃圾書引入歧途啊。
王鋼
成長閱讀書單來啦!
這是一本什么書啊?正喧嘩間,貓咪波比一身書香地從《紅領巾》里跳了出來,頓時,《紅領巾》編輯部開始熱鬧了起來。說也奇怪,編輯部里好像真的有一點兒不一樣了,每個人桌子上的書竟有了不同的色彩:喵夭的《騎鵝旅行記》是盈盈一泓藍;粉小豬的《傻狗溫迪克》平添了一層淡粉;十一姐姐的《窗邊的小豆豆》突然閃現了一道熒光綠;榛子的《女巫》更奇怪了,把耳朵貼近那古銅色的書皮,竟然可以聽到怪里怪氣的鏗鏘聲:主編東那本書里的河馬也不安分起來啦……
啊,快瞧,編輯部的墻面上跳起一個個有趣的畫面和故事介紹,時不時地還有各種書的香味跑出來,飄散在編輯部里……
好了,我們現在各自走進自己喜歡的書里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