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
從深層看,成本運作只有奉行企業的價值追求,在成本領域深入踐行核心價值,才能持續推動成本創新,形成持續贏利的成本軟實力。
國有建筑企業的領導擔負著本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責任,要使企業科學發展、健康發展、持續發展,最終實現強企富工,必須不斷提高其自身素質 ,努力具備八種能力。
把握形勢,開拓市場的能力
市場能力,說白了就是拿到定單的能力。它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是企業必須抓好的“第一要務”。企業領導首先要樹立機遇意識,認真把握市場形勢,緊緊抓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城鎮化建設這一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集中精力抓好任務承攬。其次,要優化經營戰略布局。主要應考慮工程項目和經營地盤的選擇。再次,要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經營隊伍。企業領導要加強對經營人員的選拔、培養。要把業務精、素質高、吃苦性強、善于公關的同志選調到經營部門來,抓好崗位培訓和送外培訓,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
控制成本,實現盈利的能力
沒有利潤,就沒有企業。在建筑企業目前實行低價中標的情況下,誰的成本控制得好,誰的管理精細,誰就占有市場。要控制成本,第一必須強化全員成本意識。第二必須抓好責任成本核算,要將各級(各工序)的責任成本及時地、準確地測算出來并通知有關單位和人員,使之心中有數。第三必須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實行職工收入與責任預算執行效果掛鉤,加強過程控制,定期進行經濟活動分析和成本控制情況檢查。第四必須嚴格控制各種非生產性開支,重點是控制好招待費、交通費、通訊費。
深入調研,科學決策的能力
決策能力是領導者的重要能力。一是情況要明、信息要準,這是決策的重要依據。二是要講求民主,審時度勢 。尤其對企業“三重一大”的決策,要做到每臨大事有靜氣,集思廣益,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企業領導在決策時,既要防止草率行事、盲目決策,也要防止舉棋不定、左顧右盼、議而不決。因為機會有時像打靶,當你瞄準目標后,如果老不扣扳機,目標就會消失。總之,對于看準的事,應當機立斷做出決策;對于一時條件還不成熟,情況還沒摸準的事項,應采取事緩則圓的策略進行處置,同時做好必要的解釋和說明工作 。三是要強化決策執行能力。現在許多企業存在一種通病,就是執行力比較差,致使決策的效果大打折扣。要改變這種現狀,有必要在決策時,明確具體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明確落實的具體任務和要求;在執行決策過程中,建立督辦制度、請示報告制度;在完成決策意圖后,建立通報和反饋制度。
更新知識,善于學習的能力
企業的領導能不能率領員工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關鍵看領導者是否具有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首先要具備履行職務所需要的業務知識,掌握看家本領,努力成為某一方面的專門人才。其次要努力把自己鍛煉成為復合性人才。第三要學習和掌握與企業相關的法律知識。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領導者要帶頭學好《公司法》《合同法》《勞動法》《安全生產法》等法律知識,堅持依法經營,善于用法律保護企業。
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能力
一個稱職的領導,應該是創新的倡導者,積極的實踐者,活動的組織者。一要進行編制體制創新。只要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只要有利于提高廠大員工的生活水平,只要有利于企業的穩定就應當去積極地試、大膽地闖。二要進行機制創新。主要包括多攬任務的機制、工程創優的機制、項目獎罰的機制、工資分配的機制、留住人才的機制。三要進行科技創新。要立足于本企業在科技方面的比較優勢,緊緊盯住同行業的最新科技制高點。四要進行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創新。要建立健全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的體制、機制;要緊緊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個根本要求,大力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大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不斷提高黨組織的凝集力、戰斗力。
依靠職工,凝聚群眾的能力
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也是國有企業的政治優勢。
要凝聚群眾,必須做到了解群眾、關心群眾。只有深人群眾、貼近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才能了解群眾所思所想;只有誠心誠意地關心群眾,滿腔熱情地幫助群眾辦好事、解難事,才能受到群眾愛戴。要凝聚群眾,必須為了群眾、尊重群眾。只有一切為了職工群眾,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才能受到群眾的擁護;只有尊重職工群眾的首創精神,尊重群眾的勞動成果,才能使群眾的聰明才智更好地發揮。要凝聚群眾,必須科學組織、積極引導。只有科學組織,積極引導,加強黨對企業的政治領導,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等組織的作用,才能把員工的思想統一到企業的發展目標上來,才能把企業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來,把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綜合治理,穩定隊伍的能力
穩定能力,是企業領導必須具備的能力。要使企業穩定,除了抓好任務承攬,保證職工有活干、有錢拿這個最基本的工作外,還應做好以下幾點:教育要到位。經常對職工進行法制教育、時事政治教育、企業規章制度教育,通過教育使職工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管理要大膽。對違紀違規的現象,要敢抓敢管。該嚴肅處理的要嚴肅處理。辦事要公平、合理。事實上許多不穩定的事,很大程度上與辦事不合理、不公平、不公開有關。企業領導要定期分析治安形勢,對職工群眾反映的熱點、焦點間題,要認真對待,及時做好工作。要重視群眾信訪工作。健全組織,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止因矛盾激化造成集體上訪,保持隊伍穩定。
清正廉潔,拒腐防變的能力
廉潔是執政的基礎,防變是執政的要求。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一是要自覺進行黨性修養。要按照《黨章》《準則》的要求,不斷進行黨性修養,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忠于黨,忠于企業,善待員工。二是要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督。牢記自己的職務是組織和群眾給的,必須對組織和群眾負責,必須把組織和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須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督,努力把工作做好。三是要自覺同腐敗現象作斗爭。企業的領導者僅僅做到潔身自好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敢于和善于同企業各種腐敗現象作斗爭。既要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又要有依法查處、善于治本的能力,要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紀檢、監察、審計部門和監事會在企業監督中的作用,確保生產經營健康順利進行。
(作者單位:中國鐵建十六局集團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