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趙志偉
“小吏”張翕飛高調退賄
□ 本刊記者 趙志偉
張翕飛“退賄”這件事原本并不復雜。然而,意外的是,向來做人與處事“低調”的他,突然“高調”張揚,不僅把這個帖子四處復制、轉帖,而且積極主動尋求與媒體的合作,引起舉國關注和評論,“我的目標已經實現。”截至記者發稿,張翕飛一直如此表態。
身處自古“環城皆鹽場”的江蘇省鹽城市,自稱官府“小吏”的張翕飛“高調退賄”以來,在各路媒體接二連三的報道后,近來已經稍顯沉寂,“采訪也不多”。2011年4月8日,因為要接受記者的訪問,張翕飛推掉了當晚的飯局,晚上8點,一分不差,準時現身網絡,與記者開始了長達近3個半小時的對話,結束時對記者說:“配合媒體的采訪,也就是配合輿論監督,是一個公務員應盡的義務。”
一切,都圍繞著張翕飛的“高調退賄”風波。
“退賄”的原因很簡單。張翕飛在2010年10月17日貼出的1800余字的《一個公務員的廉潔從政宣言》中條分縷析,首先說是“講政治,要認真把中央的精神切實貫徹到基層實際工作中去”;其次是“要講正氣,有義務、有必要、有能力給全社會提供正面的示范和導向作用”;三是講現實,不能“讓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水平也停留在‘初級階段’”;四是說自己,“位卑未敢忘憂國”,“官做多大是其次,施展抱負是首要”;最后,是站在歷史的高度,“回顧中國共產黨建黨90年的革命歷史……放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五點“考慮”正大光明,張翕飛以此發布廉政宣言,并歡迎公務員加入他建立的“風清氣正公務員QQ群”進行交流。
然而,堪稱“完美”的退賄原因及宣言,在工科出身的張翕飛一手打造的“鹽城經貿網”貼出后,卻影響不大,“鹽城經貿網的影響力有限,還是主流媒體的影響力更大”,張翕飛說。
2011年3月,張翕飛建立了一個“長三角新聞人職業交流”的媒體QQ群,以此為轉折點,“高調”出擊,實現了“退賄”的真正大眾傳播,達到了他想引起全社會關注的目的,“作為一個普通的公務員,我只能做這些了,覺得我做到了我想做的。引起社會的關注與思考,肯定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我們7000多萬黨員,每個人都為廉政建設做一件事,結果會怎樣?”
對于社會各界的熱烈評論,“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張翕飛淡定中顯示出他對于自己籌謀這些的自信。“只有高調,才能宣傳我的觀點。”張翕飛說,“我很清楚,大眾喜歡清廉的官。”
目前,張翕飛仍然居住在鹽城,早上6:30起床,晚上10:00睡覺,工作日每天都騎著自行車按時上下班,周末在家休息,平日里飯局不多,生活、工作依舊一板一眼,很有規律,對于“高調退賄”后的工作,“目前沒有明顯的影響。”張翕飛回答說,“我單位的紀檢組組長和鹽城市紀委宣教室主任,都表示肯定。”所有發生的,似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我覺得職業道德敗壞下去的結果,人人都是受害者,無論你是高官,還是百姓。”
“今天對一則評論,我給予了回應,這個還沒有媒體關注。”張翕飛給了記者一個網絡鏈接說,“這是我對網絡評論的首次回應。”對于這篇網絡標題為《關愛“不合群”干部》的文章,張翕飛以“讀后感”的形式逐條反駁,為自己辯護,“從高調退賄事件在媒體公布開始,全國的大多數網友都是力挺我的,這說明我這樣的公務員群眾基礎是不差的。”張翕飛闡釋自己對“集體活動”以及“群眾”含義的不同理解時,不斷擺事實,講道理,以證明網絡所言不堪一擊。
張翕飛,男,1969年生于江蘇鹽城,1991年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鹽城市機械冶金工業局。2010年2月至今,擔任鹽城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行業處副處長,副科級干部。2010年10月17日和2011年3月5日,張翕飛在個人投資打理的“鹽城經貿網”上,先后兩次曬出6張退還禮金的匯款收據,總計退回禮金9000元。與此同時,張翕飛貼出《一個公務員的廉潔從政宣言》稱:今后凡是我經辦的公務,都不需要給我任何形式的好處……
張翕飛希望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認可,“我希望自己的觀點能夠讓更多的人知曉。”張翕飛“呵呵”說著,“我也覺得我這樣的公務員應該好好保護,留著對社會有好處。”
如果說“退賄”事件是張翕飛從政20年來的一個分水嶺,那么,此前的小公務員張翕飛究竟如何?
“在此之前,我很低調的。”張翕飛說,“如此高調退賄,其實也有我個人的私念。我覺得職業道德敗壞下去的結果,人人都是受害者,無論你是高官,還是百姓。居廟堂之高,也許也會吃到農藥超標的蔬菜,因為綠色產品論證是買來的。去年我檢查身體的時候,發現了肝囊腫,也許就是平時吃了不安全的食品導致的呢。所以,我號召各行業重視職業道德問題,也為了我們自己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
這樣的“退賄”私念,顯然過于冠冕堂皇。在記者的再三追問下, 張翕飛說出了他的另一個私念:“就是出點名吧,我爸爸說過,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張翕飛的父親,生前是農業銀行鹽城縣北蔣營業所的副主任,“他沒有豪言壯語,也是很低調的一個人。他給我留下的財產很少,但是精神財富夠我受用終身。”張翕飛說,“他是用行動給我樹立榜樣的。有人來送禮的時候,他馬上就把臉拉長了,連聲呵斥:拿走、拿走!雖然那時候我們家的生活水平比農民好,但是也不是很好。如果收了,我們的生活就可以改善下了。但是,我和母親都不敢說什么,也理解父親的立場。”
1991年,大學畢業的張翕飛開始從政,“父親對我很放心。”從辦公室秘書做起,后來張翕飛主動申請調到一個業務部門。在業務上,他推廣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在1999年獲得鹽城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兩年后,他又獲得“鹽城市首屆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2001年,張翕飛到鹽城市經貿委(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前身)工作,主抓全市質量管理成果發布,一直干到2008年。期間,“對業務更有功底”的他自費創辦“鹽城經貿網”,為當地中小企業提供一些信息支持。
2009年初,張翕飛“正常輪崗”到現在的行業處任副處長,“就是管理企業。”正是在這個崗位上,一些企業在爭取政策扶持的時候,巴結他,請吃飯、送禮品,“到行業處后負責優惠政策的申報,送的多了,我開始警覺了。”張翕飛說,“有人給我送錢的時候,我覺得有點燙手了。”
“我在到行業處之前,也不是兩袖清風,偶爾也收受過禮物。”認為自己“很重視黨性修養”的張翕飛說,以前的那些他沒退,也不記得了,“過去的大多數是禮品,也有一些購物卡,面額也不大,而且時過境遷,記不清楚了。”現在退的是他任現職以來收到的禮金,“高調退賄和高調拒賄相結合,堅持退賄到我的末日。”
“我不是像有些媒體夸張的那樣,真的是大權在握。”張翕飛解釋道。只因為,“高調”是張翕飛“退賄”的顯著特征。張翕飛認為,如果悄悄退掉,起不到弘揚正氣、凈化風氣的目的。
不過,“高調”退賄的張翕飛,在家里一直以來還是“低調”。42歲的年紀,至今未婚,與老母居住在一起。雖然馬上要結婚了,可是“沒有汽車,房子還沒有裝潢”的現實,讓他感覺很缺錢。“現在的女人,一要房子,二要車子。”張翕飛說,“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我家的人民也要滿足呀。”
現在的張翕飛月工資收入稅后4800元左右,在當地屬于中等水平,家有兩套住房,1套是房改房,建筑面積72平方米;1套是另外買的商品房,99.38平方米,尚在還貸中。
生活中,張翕飛曾經炒股,賠了;參加相親節目《非誠勿擾》面試,編導沒看上他,遇到“一個不大的挫折,傷得不重”,張翕飛說,“隨遇而安吧。”
就是這個“安貧樂道” 的張翕飛,一方面認為,“我這樣的人應該從政,才能堅持公平正義。”在《一個公務員的廉潔從政宣言》中,他用半開玩笑的口吻說,“為什么我不能當更大一點的官呢?”
另一方面,張翕飛說,“我沒有去想做多大的官,如果想著這個,就不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了。那樣會很累的。理想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沒有具體的規劃,也許我到退休的時候還是副科級呢。人生的價值,未必就是飛黃騰達。”
□ 編輯 劉文婷 □ 美編 龐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