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麗
隨著近日中國正在改造的航空母艦“瓦良格”號年內下水的消息,相關上市公司再次受到資本市場關注,而航空動力(600893.SH)因為專注于艦載機發動機、護航艦艇燃氣輪機有可能在兩個領域受益。
盡管現在的利好,還處于概念階段,但航空動力因為是中國惟一一家從事航空發動機整機制造的上市公司也成為被關注對象。
航空動力2010年年報披露了2011年的投資計劃,其中最大一筆投資2.34億元投向QC280/QD280燃氣輪機生產能力建設項目。在中國首艘改造的航空母艦當中,航空動力參與的可能性增加,其憑借航空發動機的優勢成為國內海軍艦船燃汽輪機供應商,未來航母編隊中護航艦艇采用航空動力的燃汽輪機,概率很大。
公開資料顯示,因為目前中國護衛艦的動力源有從蒸汽輪機、柴油機向燃氣輪機轉化的趨勢,而航空動力正通過定向增發以擴充燃氣輪機的產能。
目前航空動力業務主要覆蓋三大板塊:航空發動機及其衍生產品生產業務、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外貿轉包業務以及非航空民品業務。
公司大股東中航工業集團下屬有5家公司具備飛機發動機生產能力:沈陽黎明、西安航空、株洲南方、貴州黎陽以及成都航空。
航空動力2010年8月公布資產注入方案,公司擬購入株洲南方100%股權、貴州黎陽100%股權。將南方公司和黎陽航空動力納入旗下后,中航工業集團后續將沈陽黎明、成都航空整合到上市公司。
沈陽黎明目前年收入110億元,其中飛機發動機銷售收入30億元,凈利潤2.5億元。成都航空營業收入5億元。目前航空動力的營業收入為60億元,根據航空動力規劃,到“十二五”末期,公司營業收入要達到200億元,到2020年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其中,航空發動機銷售收入占比為50%。
中國航空發動機一直處于落后局面,已經嚴重制約了航空工業的發展,成為空軍武器裝備發展的“瓶頸”,制約2017年正式升空的中國大飛機的也是發動機。
中國學者田文信曾撰文表示,航空發動機是地球上技術水平最高、核心技術門檻最嚴格、涉及理論最高深、整體結構最復雜的工業產品,號稱是“工業之花”。
航空發動機與航天工業產品火箭發動機不同,火箭發動機是一次性產品,而且最多工作數百秒,并不需要非常強大的材料和工藝技術。
而航空發動機,尤其是戰斗機使用的渦噴渦扇發動機,其不僅僅壽命長達數十年,而且工作環境惡劣,工作狀態改變頻繁。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航空動力的發展空間廣大,國家在這一領域的投資會進一步加大,機遇優勢明確。
2010年航空動力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09億元,同比增長18.77%;實現凈利潤2.09億元,同比增長35.11%。在公司的主營業務中,航空發動機制造及衍生品實現營業收入35.2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58.61%,同比增長16.16%。此外,航空動力2010年非航空產品及貿易板塊連續第三個年頭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速度。
公司2010年的分紅方案為10轉10股派1.1元,再加上行業龍頭地位以及連續增長,成為2011年“投資者報50”入選企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