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思東
新疆某隧洞出口埋涵,為隧洞與明渠連接過度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隧洞為無壓引水隧洞,全長25 km,設計斷面為圓形,襯砌后的內徑為6 m,采用掘進機施工,六邊形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片襯砌,洞外明渠為倒梯形渠道。出口埋涵全長8 m,分為兩段,上游4 m為標準段,斷面為直徑6 m的圓形,寬7.56 m,高7.5 m,為了不影響掘進施工標準段內部采用洞內的預制混凝土管片拼裝,管片外部為現澆鋼筋混凝土。下游4 m為漸變段,由圓形斷面漸變為城門洞斷面,寬 7.0 m,高 7.2 m,拱半徑 3.0 m,統一壁厚0.5 m,為全現澆混凝土結構。
出口埋涵作為薄壁鋼筋混凝土結構,對混凝土澆筑工藝,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較高。由于埋涵施工期間,隧洞TBM施工正在進行,每天洞內施工都須小火車進行出渣和材料設備人員進出運輸,必須保證火車的安全通行,因此給埋涵的模板工程特別是內模的支設帶來很大難度。
為加快施工速度,保證施工質量安全,標準段內部先安裝管片,后進行混凝土澆筑,但每片管片重達5 t,管片在掘進機上有專門的安裝手安裝,TBM輔推油缸頂壓就位,而在埋涵的施工中,管片安裝只能采用人工拼裝,拼裝難度很大。
先安裝底管,共需安裝4片底管片,將埋涵段的道軌和原有的小型管片拆除,并將原有的現澆混凝土掘進機滑行軌道基礎清理干凈后,用16 t吊車將底管片逐片安裝就位,再重新安裝道軌,恢復洞內通行。
每環管片襯砌由一底一頂,兩個側片組成,底管片安裝完后,經過計算,須用20a槽鋼制作管片架對側頂管片進行支撐,每片管片寬度為1.6 m,交錯排列,管片架間距采用0.8 m,管片架間采用槽管焊接連接,并根據需要增加拉桿,這樣管片架能保證每片管片都有可靠的支撐,確保管片穩定、安全。管片支撐架安裝并加固穩定后,采用16 t吊車吊裝管片,管片安裝時先安裝與主洞銜接的頂管片,再安裝兩片側管片,形成整環后,在管片外圍用φ10鋼筋將整環管片箍緊,同時側、底、頂管片之間用鋼板連接。完成后再進行下一環施工,共需安裝4環。
標準段混凝土澆筑時分五倉,即底板兩倉,側壁兩倉,頂拱一倉,見圖1。

圖11 號埋涵標準段混凝土施工分段及模板架設示意圖
漸變段混凝土澆筑時分六倉,前五倉同標準段,即底板兩倉,側壁兩倉,頂拱一倉,第六倉為進口頂端擋土墻。
1)模板工程。埋涵標準段主要是外墻模板,采用標準小鋼模制作,支撐主要采用對拉筋配合方木。模板安裝之前,先挑選或制作強度剛度滿足施工要求的模板,板面平整光滑不能污染,縫面平整,然后刷脫模劑。底板左右側模用標準小鋼模支設,φ12螺桿拉筋內拉,拉筋焊接在基礎的主筋上,堵頭用木模。側墻左右外模仍然采用標準小鋼模支設,采用φ12拉筋內拉,拉筋從管片安裝孔穿過固定,堵頭采用木模。埋涵漸變段外模采用標準小鋼模制作,支撐主要采用對拉筋配合方木。內部頂拱采用Ⅰ18工字鋼架支撐,間距1.5 m。工字鋼架下方用10×15方木支撐,方木用拉筋固定在側墻上。工字鋼架榀與榀之間加固為:分別在拱腳、腰線部位用鋼管連接,頂拱中心用φ12鋼筋焊接,并將靠邊的兩榀工字鋼架做上下游斜支撐,使其在軸線方向不傾覆,見圖2。

圖2 埋涵漸變段支撐示意圖
2)鋼筋制安。鋼筋采用機械制作,制作前按照合同規定對進場鋼筋作相應的抽檢和防護,合格鋼筋按照圖紙下料制作。安裝之前先由測量工測量放線,定出樁號、軸線、高程以及施工需要的其他數據和標記。然后設置架立筋,準確固定鋼筋安裝位置、鋼筋間距、雙層鋼筋的層間距和保護層厚度等。接頭按照圖紙要求以35d距離前后左右間隔布置,同一截面內接頭的截面積控制在該截面總面積的50%以內。
3)混凝土配合比。全部混凝土統一使用C25F200W8配合比。C25F200W8配合比設計為二級配,水膠比0.34,砂率36%,減水劑0.7%,引氣劑0.5%,含氣量5.5%。混凝土原材料每立方米用量:水115 kg,水泥 253 kg,粉煤灰 85 kg,砂子666 kg,小石(5 mm ~20 mm)545 kg,中石(20 mm ~40 mm)671 kg,在施工中根據原材料情況適當進行調整。
4)混凝土澆筑?;炷敛捎?0拌合站拌合,混凝土熟料出機后用混凝土罐車運輸。裝載機或手推車直接入倉?;炷灵_盤以前由測量工測量放出澆筑高程和邊線,按要求重新檢查鋼筋、模板、止水和伸縮縫填料的施工情況和上次澆筑時的污染清理情況,并檢查各自之間的相對位置。施工縫在終凝后及早鑿毛,以免因混凝土強度繼續增長造成鑿毛困難,已鑿毛的混凝土面要做到無乳皮、鑿成毛面、微露粗砂,并注意保護,不能污染,影響新老混凝土的結合。鑿毛工序盡量安排在鋼筋和模板工序之前。倉面清理,支模前大致清理一遍,澆筑前用風水槍從一側向另一側將積渣雜物集中到一堆,人工清理出去,清理次數直至沒有積渣雜物為止,最后用海綿吸干方可開盤。運輸、入倉設施和倉面提前噴水或噴霧,保持半濕潤且不能存有積水。
為使新老混凝土良好結合,在上層混凝土入倉之前攤鋪一層與混凝土強度同等級的砂漿,攤鋪厚度不大于3 cm,均勻平整?;炷翝仓绕絺}后振搗,不以振搗代替平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振搗。振搗時振搗器避免直接碰模板、鋼筋。碰撞模板除影響混凝土質量外,還可能造成跑模。止水帶和梯形槽周圍仔細振搗,止水帶尤其是下方一定要填滿并振搗密實。
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不能加水;和易性較差時,必須采取加強振搗等措施,必要時專門攪一盤砂漿輔助振搗,但盡可能不用砂漿?;炷翝仓3诌B續性,如因故超過允許間歇時間,但能重塑者可以繼續澆筑。重塑標準為:將混凝土用振搗器振搗30 s,周圍10 cm內能泛漿且不留孔洞者。
混凝土有抹面要求的要抹壓平整光滑。必備工具木抹子、鋼抹子、靠尺要備齊,抹壓次數不少于三遍?;咀龇ㄊ悄灸ㄗ优浜峡砍呷∑?,鋼抹子初次壓平壓光,待初凝后用鋼抹子二次壓光。抹面后的混凝土在24 h內主要防止砂漿等污染混凝土表面,24 h外主要防止外物碰損混凝土表面。
在小雨天氣澆筑混凝土適當減小出機坍落度,必要時由試驗人員適當減小混凝土的水膠比。做好新澆筑混凝土面尤其是接頭部位的保護工作。遇大雨、暴雨立即停止進料,已入倉混凝土應振搗密實后遮蓋。雨后先排除倉內積水,對受雨水沖刷的部位立即處理,如混凝土還能重塑,加鋪接縫砂漿后繼續澆筑,不能重塑者,按照施工縫處理。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每班配兩人監測鋼筋和模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養護前應避免太陽光曝曬?;炷猎跐仓戤? h~18 h內開始灑水養護,視天氣情況定,溫度越高時間越短?;炷吝B續養護,養護期內始終保持表面濕潤。具體做法就是在涵洞外表面覆蓋棉氈或草袋,并灑水養護,內表面采用定時噴水養護。死角做專門的養護設施確保混凝土的全面質量。例如頂拱止水帶下方,須用草袋固定在混凝土面上,并及時灑水。
經過對埋涵施工工藝的合理組織,埋涵的施工與洞內掘進施工同步進行,既沒影響洞內施工,又按期完成預定任務,為后續的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施工質量受到了有關各方的好評,并對預制加現澆的施工方法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進行了成功的嘗試,在今后的類似項目中值得借鑒和應用。
[1] 胡光福.高速公路淺埋偏壓連拱隧道洞口段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10,36(12):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