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列銘
中國能hold住高利貸風險嗎
文/顧列銘
目前,高息民間借貸正在全國蔓延。
在信貸緊縮、樓市調控背景下,民間資金缺乏投資渠道;同時,中小制造類企業、房地產、礦業等行業資金需求量大,民間借貸空間迅速擴大。目前僅浙江民間資本就高達萬億元,通過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典當行和個人之間放貸,成為民間借貸流通的主要途徑,月息回報普遍在2分以上,最高的甚至達5分,即年利率60%。
而最近頻發的民間借貸危機事件,似乎預示著整個高利貸行業的危機將不期而至。
“我已經把房子抵押給銀行,把獲得的貸款借給典當行,僅利差就相當可觀。”上海市民劉先生近來開辟了新的投資方向——民間借貸。他把已還清貸款的房子抵押給銀行,以做生意需要周轉資金為由,拿到60萬元貸款。然后,將這筆錢交給朋友的典當行,投入民間借貸的洪流之中。
由于房子市場價值較高,劉先生從銀行套出60萬元貸款不難,一年期貸款利率僅8%,略高于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在拿到貸款后,劉先生迅速將錢投進典當行,典當行大方地開出一年24%的利率。“一轉手,一年就能坐享16%的利差,60萬元資金一年就能凈賺近10萬元。”劉先生說,身邊有越來越多的朋友把從銀行獲得的貸款轉投到民間借貸中去,輕輕松松就可獲得巨大利差。
由于今年以來股市、樓市不振,越來越多的資金從樓市、股市中撤出,隨著借貸利率高企,民間借貸漸漸成了居民新的“投資渠道”。
而河南省鄭州市居民陳女士也選擇了這種新“投資”方式。由于擔心房價會有下跌風險,她6月賣出一套兩居室的老房子。在拿到52萬元房款后,陳女士通過朋友介紹,將錢投給擔保公司,擔保公司開出一年20%的利率。“房子繼續出租,一年的租金不過1.5萬元,年租金回報率只有2.8%,甚至不如銀行定期存款。房子賣掉后將錢拿去放貸,按20%的年利率,一年就能拿到10萬多元,收益遠遠超過其他投資渠道。”陳女士表示,擔保公司承諾資金會借給實力雄厚、信譽好的大老板,風險很小,加上又有朋友介紹,不是很擔心。
民間借貸利率高企,讓已進入這個行業的放貸人獲得巨額收益,同時吸引更多資金蜂擁而入。陳女士表示,在得知自己放貸每年20%的利息后,很多親戚紛紛找到她,也希望能將閑置資金投給擔保公
焦點透視司,甚至年逾六旬的老人都愿意將“養命錢”用來放貸。
但是,如今的實體企業,利潤率也許只有3%~5%,對于他們來說,別說8分、6分甚至2分的月息都難以承受。但由于民間融資的途徑狹窄,中小企業又不得不借高利貸,不借就可能馬上倒閉,借還有轉機可能。
央行溫州中心支行監測統計,目前溫州民間借貸年化最高利率在40%左右。但溫州民間借貸實際年化利率應高于40%。因為官方數據來源于眾多擔保公司、寄售行、典當等中介機構提供的信息,這些被監測對象自身很可能也是高利貸的供給者,由于自身的不正規經營,透露給官方的信息會有所保留。
在此背后則是不少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在浙江樂清,以電線、電纜、電器為主業的三旗集團,因資金鏈斷裂瀕臨破產。之前兩年,該集團資產遍及江蘇、秦皇島、廣東、江西、上海等地,其中在江蘇太倉還購置了近800畝的土地。
三旗集團在房地產領域擴展太快,現在難以為繼。另外,一家溫州知名餐飲連鎖企業,因法人代表無力償還幾百萬元高利貸,而被迫關閉。在北方內蒙古包頭,富豪惠龍集團董事長金利斌,因深陷巨額債務自焚身亡。民間傳言,該集團民間高額利息融資共達12.37億元,其中借貸10萬元以下的債權人每月2分利,借貸10萬元以上的債權人每月3分利。另外,還有一些商業銀行、農信社、典當行、擔保公司等多家機構牽涉其中。
據溫州市人行調查,當地各大銀行貸款利率已經全面上浮30%到80%。另外該行監測顯示,3月末,溫州民間借貸市場綜合利率水平為24.81%,折合月息超過2分,再創溫州實行民間借貸利率監測以來的歷史新高。一季度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利率單季上漲11.91%,比2010年第四季度漲幅高8個百分點。而典當行的月利息從上年的2.2分一直漲到了目前的3分。
今年以來,持續調控的貨幣政策累積效應開始逐步顯現,連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控制全年信貸額度,使商業銀行貸款額度緊張,眾多中小企業和個人紛紛尋求民間借貸資金,從而導致民間借貸利率普遍上浮,近期甚至出現100%的高額年息。中小企業資金鏈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近期發布的《小企業經營與融資困境調研報告》顯示,今年小企業生存環境不樂觀,半數小企業通過民間借貸完成融資,能從銀行貸到款的公司只有15%,金額在100萬元以下的貸款基本成為盲區,很難得到銀行恩惠。
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金融工程師房四海到浙江一帶調研發現,銀行貸款利率普遍上浮20%-30%,最高上浮60%,民間借貸利率已經上升到24%以上。
中信建投證券宏觀分析師胡艷妮的調研結果表明,民間資金拆借利率已創出歷史新高,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資金十分緊張。民間利率不同地方有所差異,低的年利率也有30%,高的甚至已經達到年利率100%。
長期監控民間利率走勢的安信證券宏觀分析師尤宏業也認為,近期民間利率始終處在高位整理狀態。民間利率之所以如此高,一方面是民間資金少;另一方面也是企業的風險貼水上升,這些企業如不接受如此高利率就可能面臨倒閉。
一端是天堂,一端是地獄。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子彈”依然充裕,而民間借貸市場已經“貸無可貸”。這讓人想起了2007年至2008年的那輪緊縮調控。自2007年下半年實施緊縮后,民間資金也出現了極度緊張,民間借貸月率也一度達到2%。
也就是說,這種調控困境一直以來都存在,并非此次緊縮調控才顯現。這種銀行間市場和民間借貸市場的分割一直都存在。由于實行貸款的嚴格控制,即使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寬裕,資金也流不出去,從而突顯出民間資金的緊張。
面對持續的緊縮,由于大型國有銀行幾乎壟斷了全國的存款資源,他們的承受能力較強,利潤也高漲。信貸與利率管制給銀行帶來了穩定的高額利差收入,2011年各商業銀行的年報顯示,利潤增速紛紛再創新高。但中小股份制銀行的情況就沒那么樂觀了。多數股份制銀行的存貸比長期都是在70%以上,甚至是在75%的監管紅線上下徘徊。
由于存款準備金率不斷提高,目前股份制銀行可以放的貸款減少,只能做一些比較賺錢的對公貸款業務,比如公司貸、中小企業貸等業務。很多貸款業務已經面臨無錢可貸的困局。
與大型國有銀行相對應的是國有大型企業,他們的貸款自然不會太難,但最終苦的將是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曾表示,在央行貨幣緊縮政策不改的情況下,不少溫州企業只好走民間借貸或者高利貸的路子,這樣造成企業融資成本一路水漲船高,部分溫州中小企業將因為承受不起而倒閉。如果緊縮力度繼續延續,很多企業可能要倒閉。浙江相對領先,四季度全國可能迎來企業倒閉潮。決策部門的這種緊縮思路,只能是進一步導演國進民退。
而銀行獲利能力的增強,對實業的影響是負面的。同時,民間機構的利率升高,對實體經濟的作用在從促進向剝奪轉換,貸款作為工業經濟不可或缺的血液,正在變成致病污血。
特別需要警惕重蹈2008年的覆轍,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當時相互擔保曾造成大量中小企業倒閉;如今,浙江中小銀行貸款普遍運用的企業相互擔保逐漸遇到困難。
最令人關注的是,中小企業嚴重的“短貸長投”現象,更是加劇了資金壓力。一份來自官方數據顯示,在浙江去年46939億元貸款余額中,短期貸款竟然高達26045億元,中長期貸款只有18800萬億元,資金安全難以保證。
于是,在銀行貸款難以為繼下,中小企業只有去民間融資,致使民間高利貸盛行。溫州市經貿委調查認為,當前資金面偏緊的企業占了42.9%,企業資金缺口平均約為10%,而企業的貸款滿足率僅57.4%。
據里昂證券的民間借貸調研報告稱,溫州的民間未償貸款總量可能已經高達8000億元到10000億元,由于一些當地企業開始破產,估計今年大約有10%~15%的未償貸款將會變成壞賬。
誠然,高利貸的存在也許是合理的,因為只要有要求,必然有服務。但現在高利貸是個巨大的泡沫,至于哪天泡沫破滅,一是要看政府的態度,如果政府降低銀行貸款利率,比民間借貸利率低,那么泡沫就會被戳破;二是散戶的心理。投資人喜歡扎堆,大莊家(投資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的錢是由許多散戶構成的,散戶的恐慌必然帶來泡沫提前破裂。
除游蕩在民間的數萬億元游資,資金富余的上市公司也開始把錢投向民間借貸業務,有的貸款收益甚至超過主業。
瘋狂的民間借貸背后隱藏著巨大風險。有報道稱,曾經因高利貸泛濫而成為“寶馬縣”的江蘇省泗洪縣,在7月借貸大戶“跑路”、停止付息后,出現高利貸市場崩盤情況,眾多放貸人血本無歸。江蘇省啟東市在年中出現信用社員工當高利貸掮客,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出現離職、逃跑甚至跳樓等情況。福建省廈門市今年連續爆出民間高利貸崩盤大案,涉嫌介入高利貸的既有擔保公司負責人,還包括銀行高管。
民間借貸之所以盛行,吸引力當然是超額回報。對那些資金提供者(個人)而言,30%、40%甚至100%的年利息水平,是銀行利息的數十倍;而對那些資金需求者(企業)來說,當在銀行貸款無門時,他們往往都會鋌而走險選擇高利貸。
但說到底,前兩年數萬億元投資和信貸擴張及金融市場的利率管制才是禍源。過去幾年,政府為了救市將大量資本注入低效的部門,換回的卻是商品價格和資產價格飛漲。到現在,只能用緊縮流動性的政策控制通脹和房價高企,讓銀行大規模提高存款準備金、壓縮貸款額度。
而銀行為了完成緊縮任務,不得不從健康的經濟體中抽血,使得真正需要資金的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貸款無門。同時,央行可以抽走銀行的貸款額度,但抽不走民間沉淀的財富,老百姓的錢不愿存在銀行接受負利率,自然要去找舍得支付更高利息的人。這一切,才致使高利貸供求兩旺,有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草率的投資和寬松的貨幣政策是第一個錯誤,因其帶來了高通脹的惡果。為了彌補這個錯誤而采取了錯誤的貨幣緊縮政策,導致了另一個錯誤——民營實體經濟失血、高利貸盛行。而最后為這些錯誤埋單的,也許就是那些做著放貸發財夢,最后卻討債無門的小人物們。
對此,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全哲洙說,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目前中小企業已超過1000多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9%,提供了近80%的城鎮就業崗位,完成了75%以上的企業技術創新,創造的最終產品和附加值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納稅額為國家稅收總額的接近50%。中小企業還以其巨大的就業包容量對保障改善民生作出了歷史性的重要貢獻。特別是解決城鎮無業人員、農村剩余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國企改制分流人員群體就業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業也是科技進步的促進力量。
市場經濟需要航空母艦,也需要快艇。現在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的狀況可能比金融危機時還困難。融資是中小企業一直以來的難題。由于城鎮銀行小,貸款金融機構小,小型微型企業很難得到基準利率。特別是去年央行不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連續多次加息,客觀上中小企業貸款就更加困難了。
雖然促進中小企業政策發展框架已基本形成,但由于政策的針對性不強,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民間高利貸由此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