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舟 陸志遠 劉德喜
“潛伏”十五年的鹽務官
文/江舟 陸志遠 劉德喜
海南省鹽務局原局長邢福煌受賄案寫實
在使人腐敗墮落的一切原因中,權力是最永恒的。權力會導致腐敗,在當今中國,失陷于職務犯罪的官員絕不在少數。一般而言,在諸多落馬的腐敗官員中,像邢福煌這樣“潛伏”15年屢屢受賄的案例,并不多見。
然而,邢福煌不曾想到的是,以貪欲始,必以牢獄終。
2010年12月17日,海南省檢察院決定以涉嫌受賄罪對邢福煌逮捕,很快由海南省檢察院第一分院偵查終結,2011年3月15日向海南省第一中級法院提起公訴。
經審理查明:1995年至2010年,邢福煌在擔任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海南省鹽務局局長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牟取利益,非法收受個體建筑老板和鹽務局系統干部賄賂共計414萬余元。
2011年6月7日,海南省第一中級法院對海南省鹽務局原局長邢福煌受賄案做出一審判決,邢福煌因收受賄賂414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對其退出的贓款200萬元予以沒收,并對其贓款余款繼續追繳。
人們也許要問:一個在職碩士研究生、高級經濟師、海南省鹽務局局長(副廳級)是怎樣走向腐敗的,又怎樣“潛伏”了15年才落入法網的呢?翻開邢福煌受賄案厚厚的卷宗,我們可以追尋到他的犯罪軌跡。


邢福煌受賄案由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查辦
16年前的1995年,邢福煌春風得意,仕途一帆風順,年僅41歲的他升任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南高速公路”)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
一開始,他為公司的發展壯大盡了自己的力。然而,就在1995年的下半年,他的眼睛便盯上了因工程質量問題停建的職工宿舍樓“溫馨小區”,開始潛心籌劃續建小區工程。他心里明白,搞工程是件肥得流油的差事。
果然不出所料,是年下半年的一天,海口某房地產公司法人代表蔡慶超找到邢福煌,開門見山地說,要承攬海南高速公路職工宿舍“溫馨小區”續建工程。邢福煌遲疑片刻便說,這個工程不少人要承建,我們要開會研究后再定,假如給你公司承建,能不能給付工程款百分之一的好處費?蔡老板聽后,立即答應。
之后,邢福煌把將工程交給蔡慶超續建的意思,交代給時任海南高速公路辦公室賴主任,讓賴主任與蔡慶超具體洽談簽訂施工合同等具體事宜。1996年上半年的一天上午,宿舍區續建工程即將完工,沒忘了兌現承諾的蔡慶超,約好邢福煌在海口市南寶路邊見面。二人相見,蔡老板將事先準備好的30萬元現金,急忙給了邢福煌,便驅車匆匆離去。
邢福煌收下平生以來第一筆巨額好處費,回到家里,腦子里卻在翻江倒海。雖然他以前也曾遇到這種事,但知道是受賄犯法行為,從沒敢越雷池一步。可這30萬元的巨大誘惑使他舍不得拒絕,僥幸心理占了上風。這算什么?是他們按慣例應給的好處費,恐怕算不上受賄吧,再說了這事也只有天知地知。邢福煌自我安慰了一番,很快平靜下來。
過了些時日,邢福煌又想起了蔡慶超,看來此人并非等閑之輩,他說一不二,在社會上也頗有神通,與這樣的人交往靠得住。一天,他找到蔡慶超詢問能不能將海口市藍天路的一塊土地轉讓給海南高速公路公司建辦公樓(即高速公路大廈)。
誰料,蔡慶超立馬答應可以辦到,不過這項工程還由他的公司承建,只要能將這塊地轉讓過來,別的好說,還按老規矩辦,工程款百分之一給付好處費。二人一拍即合。談妥后,邢福煌交代賴主任去負責具體落實。
1997年上半年的一天晚上,在高速公路大廈主體工程即將竣工之際,蔡慶超為表示感謝,在海口市義龍路路邊送給邢福煌現金60萬元。1998年年底一天晚上,高速公路大廈裝修工程即將完工,蔡慶超又在海口市藍天路高速公路宿舍區停車場送給邢福煌現金70萬元。
有了這三次收錢的經歷,邢福煌真是大開眼界,憑權斂財的膽子越來越大了。然而,他那里曉得,一念之差不能制,而禍流于滔天的道理?
俗話說:貪欲像個魔鬼,出了魔瓶,就再也收不回來了。
邢福煌在海南高速公路公司主政的十年間,可謂是大權獨攬,小權也不分散。尤其是工程建設之事,絕對是他一人說了算。本公司的工程他說了算,下屬公司的工程給誰也必須由他開金口,因而對工程這類較為敏感之事,下屬公司領導向來是避而遠之。眾所周知,凡涉及工程項目,只要是能拍板定案的人,施工方都會出重金報答的,這早已成了社會上不言自明的“秘密”。
海南高速公路公司所屬全資公司三亞金泰公司在三亞開發建設“三亞瑞海城市花園”工程即將動工。嗅覺靈敏的個體建筑公司老板譚祥健,很快找到時任海南高速公路副總經理、三亞金泰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人陳波,請求商談承包這一項目的工程,并參加工程投標。
然而讓譚老板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陳總只是搖搖頭說,這事我做不了主,你去找邢總。
譚老板聽后,茅塞頓開,連夜驅車趕回海口,翌日一早找到邢福煌,幾次交涉后,邢福煌始終沒有直接表態,只是冠冕堂皇地說:“下邊的工程我怎好做主,你去找陳總談。”
之后,譚老板又趕回三亞找到陳總說,已經找過邢總。這次陳總終于同意他參加投標。投標之后,譚老板心中還是沒有底,能否拿到工程還是個未知數。情急之下,他又找到邢福煌,明確表示,事成之后一定會用實際行動感謝邢總的支持。邢福煌點點頭說,要的就是你這句話。
平心而論,搞工程給好處費是彼此間心知肚明的事,可一向精明的譚老板不是不愿提前給好處費,而是怕“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而邢福煌卻認為,你譚老板不說出事成后“感謝”的話,也始終不能直接表態。雙方都各懷鬼胎,說到底只是一個“錢”字作怪。
很快,譚老板借用海南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之名投標,中標后及時組織施工。不過,工程到手后邊還有一連串的難題要靠邢總來解決,比如工程撥款、工程驗收結算等。
為使整個工程項目順利完工,在建筑工程界打拼了數十年的譚老板還是用老辦法,先用金錢鋪路,而后順利過橋。2003年7月間的一天下午,譚老板在海口市藍天路名門廣場旁的大名匯咖啡廳停車場送給邢福煌現金40萬元;2004年1月的一天下午,他又在海口市南大橋龍昆酒店停車場送給邢福煌現金20萬元;2004年8月的一天晚上,譚老板在海口市國貿大道省建行路邊送給邢福煌現金40萬元;2005年6月的一天下午,他在海口市藍天路名門廣場大名匯咖啡廳停車場送給邢福煌現金30萬元。
從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間,邢福煌先后4次收下譚老板送的130萬元。那陣子,邢福煌憑借手中的權力,貪財的欲望一發不可收,在受賄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把收受好處費當成了理所當然的事,形成了可怕的“慣性”。
不但如此,在2007年下半年,邢福煌以其妻子陳某的名義購買了海口市銀湖路都市森林小區一套住宅。他自然又想到了譚老板,叫他幫忙裝修住宅。譚接到邢總的電話,滿口答應,很快買足材料,調來工人為邢福煌住宅樓做了室內豪華裝修。案發后,經有關部門鑒定,這套住宅花費裝修費用為43.38萬元。
古希臘哲學家說:何為欲望,欲望就是順著算術的臺階向上爬,權欲、財欲無不如此。
不知是邢福煌善于討好上級領導,還是上級領導認為他確有才干,一直也沒能發現他的劣跡。就是這樣一個屢屢受賄的老總,竟然在2006年9月出任了海南省鹽務局局長一職,升為副廳級官員,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令人羨慕的事業,夫復何求?然而,志得意滿的邢福煌雖然崗位變了,級別升了,但仍然是惡性不改,很快又陷入權錢交易不能自拔的“錢網”之中。
用他自己的話說,“因為是一把手,工程上的權絕對不松手。工程隊老板拿不到工程,自然就賺不到錢,他們給我送錢看重的是我的權。”
據案卷記載:海南省鹽務局下屬單位榆亞鹽場在三亞市紅沙商住區有250畝土地。2005年底的一天,安瑞公司總經理張偉找到時任榆亞鹽場場長陳高峰,欲合作開發這塊土地。幾經交涉,雙方達成一致意見。
到了2006年1月13日,榆亞鹽場與安瑞公司簽訂《合作開發經營紅沙250畝土地項目合作書》等協議。幾日后,張偉找到陳高峰,要求榆亞鹽場盡快履行轉讓股權給安瑞公司的協議。陳高峰告訴張偉,轉讓股權必須經海南省鹽務局領導同意,方可辦理。
幾經周折,張偉找到邢福煌,提出按合同協議執行。邢福煌一見又來了個公司老板,對此事沒有表示反對,只是悄悄地對張偉說,記住發了財不要忘了“感謝”……
得到邢福煌的恩準后,緊接著安瑞公司申請仲裁,海口市仲裁委員會裁定榆亞鹽場將潤豐公司股權轉讓給安瑞公司。事情辦妥后,張偉為滿足邢福煌在股權轉讓一事上的支持,2010年3月上旬的一天晚上,張偉在海口市世紀大橋下的豪皇酒家停車場送給邢福煌60萬元現金。
邢福煌在海南省鹽務局當局長的近4年中,采取的是“權力資源盡享用,當官不打送禮人”的伎倆。工程老板送幾十萬要收,鹽務局系統干部送幾萬元照收。無休止的貪欲驅使他陷入了利令智昏的怪圈,也使得鹽務系統送禮成風,敗壞了風氣。案卷資料顯示,邢福煌收受鹽務系統干部的禮金共計21.4萬元。
海南省鹽務局下屬分局、分公司領導多數給邢福煌送過禮。彭某某為了當上東方市鹽務局局長而事先送禮做鋪墊,邢福煌將其調整為東方市鹽務局局長后,事后再送錢表示感謝,共送出2.8萬元;三亞鹽務分局局長陳某某為了與邢福煌搞好關系,以便在工作等方面得到他的關照與支持,給邢福煌送了1.8萬元。
然而,有的人送錢并非自愿,臨高縣鹽務局局長謝某某稱,送錢的原因是考慮別人都給領導送禮,我不送,擔心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我年齡大了,萬一被調到別的地方也不好,所以才送錢的。更為惡劣的是,榆亞鹽場場長陳高峰、儋州鹽務分局局長全某某等8個下屬單位干部用單位公款向邢福煌行賄,事后用其他票據平賬,用公款送禮使邢福煌中飽私囊,極大地損害了國家利益,影響極其惡劣,引起鹽務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強烈不滿。
2010年6月,邢福煌被“雙規”的消息傳出,海南省鹽務系統職工在省鹽務局宿舍掛了“最牛貪官落馬,鹽務系統大快人心”的條幅,同時放了500萬響鞭炮慶祝,這在海南的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堂堂的省管廳級干部竟然走向人民的對立面,極大地玷污了國家工作人員職務廉潔性,腐蝕了干部隊伍,破壞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威信,其惡劣影響短時間內難以消除。
邢福煌受賄案,是在群眾多次舉報,紀檢部門掌握了一定線索對其審查后,移送海南省檢察院的。海南省檢察院指定海南省檢察院第一分院反貪局立案偵查并一舉突破全案。
縱觀全案,從邢福煌涉案時間上看,他從1995年至2010年,受賄的時間跨度長達15年,從行賄的人數看,既有個體建筑老板又有鹽務局系統干部多達13人,從數額上看,邢福煌受賄414萬余元,相當于海南一個普通家庭100年的收入。
邢福煌的人生經歷不可謂不輝煌,17歲參軍,21歲入了中國共產黨,憑著自己勤奮努力,28歲就當上了海南自治州人民銀行副行長,41歲就當了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的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在該公司主政10多年,為海南最大上市公司的發展壯大作出自己的貢獻,53歲當上了海南省鹽務局局長、黨委書記,是一個有著36年黨齡,正直壯年的領導干部,其人生和事業正處于黃金時期。
邢福煌案發后,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曾說,邢福煌作為一個省管廳級干部,一個曾經的國企領導、一個省的部門主官,正值壯年,本應兢兢業業,為黨和人民多做貢獻,但他卻利欲熏心,貪贓枉法,翻船落馬,令人惋惜,教訓極其深刻。
邢福煌腐敗案的事實再一次告誡人們。“物必自腐而后蟲生”,邢福煌走到今天這一步最主要的原因是放松了世界觀的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扭曲。
活生生的現實一再證明,人民賦予黨政領導干部的權力,絕不能變成錢權交易的工具,絕不能變成商品,無論誰從事了這種權力與金錢的交易,其結果注定會失敗。
從邢福煌受賄案可以看出,邢福煌無論是在海南高速,還是在省鹽務局都是身兼數職,既是黨委書記又是總經理,是名副其實的黨政“一把手”。正如邢福煌和行賄者所言,邢福煌是一把手,想把工程給誰就給誰,如果邢福煌不同意、不支持,行賄者就拿不到工程,自然賺不到錢,可見一把手的權力有多大。邢福煌一案說明了對一把手的監管還存在較大漏洞,擴大民主,強化重大事項民主決策機制。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是反腐敗斗爭的重要一環。規范一把手用權制度,健全對一把手的監督機制,提高監督的時效性,使“一把手”不想犯、不敢犯、不能犯,勢在必行。
辦案人員分析認為,邢福煌之所以膽大妄為,忘乎所以,目無法紀,利欲熏心,說到底他是重權在握。早在2008年前后,他就不顧中央的三令五申,多次用公款60萬元,組織省鹽務局職工出國旅游,可謂頂風犯上,令不行、禁不止。2009年被海南省紀委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邢福煌本應閉門思過,懸崖勒馬。但他卻心存僥幸、不思悔改,膽子越來越大,并沒有及時收手。2010年他收了安瑞公司張偉送的60萬元以及鹽務局下屬干部送的21.4萬元賄賂,氣焰十分囂張,最終受到法律的嚴懲而墜入了冰冷的鐵窗生活。
一般而言,一個貪腐分子一般潛伏2至3年就能被發現和查處,但邢福煌卻潛伏了15年之久,因群眾舉報才被查處。這一方面說明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但另一方面也說明腐敗是不得人心的,無論腐敗分子潛伏時間多久,隱藏有多深,最終難逃法網。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如何對待權力、金錢,如何正確履行職責,使用手中的權力呢?早在秦代就有為官之道的《吏道》提出:“凡為吏之道,必精潔正直,慎謹堅固,審悉毋私,微密纖察,安靜毋苛,審當賞罰。”明確提出了廉政與勤政的要求,把“公勤廉干”的稱為“良吏”,把不廉而“偷惰疾事”的稱為“惡吏”。
時至今日,我國已進入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時期,官員本應是人民的公仆,成為良吏、廉吏的典范,難道還能像封建時期的“惡吏”被社會、被人民所唾棄嗎?還能像邢福煌那樣以權謀私不廉不潔,不擇手段,貪婪錢財嗎?■
編輯:程新友 jcfycx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