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來
無辜逝者之碑不妨留下
張東來
方正縣境內的確有一座中日友好園林。該園林的前身是日本人公墓,1963年5月4日,報經當時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批準興建,合葬五千多具日偽時期日本“開拓團”團民的遺骨。1983年,日本藤原長作老人應邀到方正縣傳授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術,在參觀了公墓后,對中國人民善待加害民族中無辜百姓的行為感佩不已,先后六次自費來中國傳授水稻新技術,遺囑故后將骨灰的一半葬在方正縣。隨著兩國民間這種類親情的發展,五千多人中確認身份者的名字被刻了下來。這就是今天的方正中日友好園林。
“開拓團”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工具,而廣大的開拓團民多為貧苦農民,也是這場侵略戰爭的受害者。日本戰敗后,1945年秋冬“開拓團”取道方正回國,約4500名婦女兒童滯留方正縣,不少婦女兒童凍、餓、病死,善良的中國人以德報怨,收養了他們。辟建園林就是希望日本當局能夠正視這段歷史,增進和發展兩國間的友好關系,愿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以告慰九泉下的冤魂。
中日兩國人民作為近鄰,友好交往由來已久,方正日本人公墓即使在“文革”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時至今日,理性平和的我們正視歷史時,何妨保持風度,心存哀憫,為所有無辜逝者留一份尊重與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