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們倆一起出門,你去買‘蘋果四代’,我去買四袋蘋果。”這個簽名檔成為年度最熱之一。iPhone 4的售價在5000元以上,的確是昂貴的消費。現在國內iPhone使用率已經非常高,在各類時尚潮人、明星之中普及率更高,它幾乎成為高品位的象征。
2011年4月28日,蘋果專賣店正式開售白色iPhone 4。購買者早早已經排起了長龍,凌晨1點就有人排隊了,有的人甚至拖家帶口全體上陣搶購,而蘋果方面早已嚴陣以待。同時,一機難求的iPhone 4在香港成為“搶”手貨,四天內三次成為搶劫目標。
“蘋果”機怎么就那么火,以至于火得讓人變得好似瘋狂?為了搶購而打架,因為羨慕而搶劫,手拿iPhone 4并熱切地坐等iPhone5、iPhone 6的發售,隨時準備好錢包以更新換代……如果沒有搶購到,恐怕便要茶不思、飯不香了。有的人購買iPhone只是為了體驗新科技的便利,而有的人購買iPhone已經變成了一種不知其所以然的焦慮、空虛與依賴。“蘋果”依賴癥就此產生,“患病”的人到底是幸福還是痛苦呢?也有人否定“蘋果”依賴癥,認為這概念本就是杞人憂天。那這“蘋果”依賴癥,它到底有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