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偉 金鵬 李世榮
(北京軍區總醫院消化內科,北京 100700)
應用英夫利西單抗治療炎癥性腸病的效果觀察及護理
王曉偉 金鵬 李世榮
(北京軍區總醫院消化內科,北京 100700)
炎癥性腸病 英夫利西單抗 效果觀察 護理
炎癥性腸病是一種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癥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傳統治療方式局限于5-氨基水楊酸制劑(簡稱5-ASA)、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但易復發,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注射用英夫利西單抗(Infliximab,商品名為類克),為一種嵌合性抗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單克隆抗體,2008年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治共識意見中推薦用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無效的重度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1]。但目前在我國臨床應用英夫利西單抗治療重度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病例數尚較少,對該藥使用的療效、不良反應和護理等方面的報道相對缺乏。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1月先后應用英夫利西單抗對9例炎癥性腸病患者(包括5例克羅恩病和4例潰瘍性結腸炎)進行了治療,護士在用藥過程中嚴格按規范要求進行靜脈輸液治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接受治療的患者無一例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臨床癥狀得到了有效控制的同時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9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例,年齡18~57歲,平均(35.0±12.5)歲,其中克羅恩病5例,潰瘍性結腸炎4例。5例克羅恩病中,有3例曾使用過5-氨基水楊酸制劑(5-ASA)、糖皮質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果不佳,另2例為初次治療;5例病變均累及小腸,有3例同時累及結腸。以簡化克羅恩病活動指數(簡化CDAI)(表1)評價5例克羅恩病患者的治療前病情,均為重度活動期(CDAI≥9),CDAI均值為11;4例潰瘍性結腸炎均接受過5-ASA、糖皮質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劑治療,且效果不佳;其中3例為全結腸炎,1例為左半結腸炎。以Southerland疾病活動指數(DAI)(表2)評價4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治療前病情,均為重度活動期(DAI≥11),DAI均值為11.8。

表1 簡化克羅恩病活動指數(簡化CDAI)

表2 Southerland疾病活動指數(DAI)
1.2 方法 分別于第0、2、6周及以后每隔8周接受靜脈輸注5 mg/kg英夫利西單抗治療1次。其中前3次(第0、2、6周)為誘導治療期,以后為維持治療期。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1.4 結果 9例患者中,進行1個療程治療者1例,2個療程者2例,3個療程者 3例,5、7、9個療程者各1例。根據患者治療后復診情況,以簡化CDAI評價5例克羅恩病的治療后病情,其中1例達臨床緩解,3例轉為中度活動,1例仍為重度活動,CDAI均值為7。與治療前相比,CDAI有明顯降低(t=5.657,P=0.005)。以 SoutherlandDAI評價4例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后病情,1例達臨床緩解,2例轉為輕度活動,1例轉為中度活動,DAI均值為4。與治療前相比,DAI有明顯降低(t=7.519,P=0.005)。
2.1 特殊藥品的儲存與配制 注射用英夫利西單抗(100 mg/支)須在2~6℃冷藏條件下儲存,配置時根據患者體重計算使用劑量,用專用配有細針的注射器,將每支藥用10 ml無菌注射用水溶解;配置時將針頭插于藥瓶膠蓋,使針尖斜面沿瓶壁將注射用水緩慢注入,禁止搖晃,輕輕旋轉,如有泡沫靜置5 min可溶解,從生理鹽水250 ml注射液中抽取與本無菌注射用水相同液量棄去,將充分溶解的藥液全部注入該液體中輕輕混勻,應現用現配。
2.2 靜脈輸液過程中輸液速度的控制 對患者的血管情況進行初步評估后做好解釋工作。先用生理鹽水100 ml建立靜脈液路,用藥前靜脈點滴地塞米松5 mg,按要求調整好輸液速度,輸注時間不少于2 h,將配制好的藥液用內置有濾膜(孔徑≤1.2 μ m)的輸液器,嚴格按藥品要求的輸注速度進行,以減輕不良反應的發生。開始輸注速度為10 ml/h,然后在輸注15 min、30 min、45 min、60 min、90 min 時分別調整輸液速度為 20 ml/h、40 ml/h、80 ml/h、150 ml/h 和250 ml/h直至輸完,為了預防輸液反應的發生,除使用上述帶有濾膜的輸液器外,使用輸液泵嚴格控制輸注速度。
2.3 用藥后不良反應的觀察 輸液反應和感染是使用英夫利西較常見的不良反應。其中急性輸液反應常表現為頭痛、頭暈、惡心、胸痛、風疹、蕁麻疹、氣促等,而延遲輸液反應一般發生在輸注后2 d,表現為發熱伴關節痛或肌痛、皮疹、面、手、唇部水腫、吞咽困難、瘙癢、頭痛和咽喉痛。患者在用藥前首先應排除可能存在的膿腫或活動性感染;輸注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心電監護并每隔30 min及輸液結束后1 h監測記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的變化,嚴密觀察有無皮疹及瘙癢癥狀,重視患者有無頭痛、惡心、胸悶、胸痛等主訴。本組9例患者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有2例在輸注后出現皮膚瘙癢,治療結束后癥狀自行消失。
英夫利西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抗TNF-α單克隆抗體,由75%人源性結構和25%鼠源性結構構成,對可溶性TNF-α具有高度特異性親和力,可與單核巨噬細胞和活化的T淋巴細胞膜結合型TNF-α結合,或與血漿中游離的 TNF-α結合,并將其中和,從而達到減少TNF-α的作用。幾項大規模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研究[2-3]已表明,英夫利西單抗對于潰瘍性結腸炎、難治性克羅恩病以及克羅恩病伴瘺管的誘導緩解和維持治療效果明顯。本研究也表明,9例患者接受英夫利西單抗治療的炎癥性腸病患者均得到了明顯的好轉。與他們之前使用的5-ASA、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相比,英夫利西單抗具有更好的療效。
由于結構中有鼠源性成分,所以在使用英夫利西單抗時輸液反應較常見,國外報道的急性輸液反應發生率在3.8%~17%[4]。有證據表明[5],0-2-6周誘導緩解方案可減少輸液反應發生的比率,治療前先使用皮質激素和/或抗組胺藥亦可以降低發生輸液反應的風險。由于我們常規使用0-2-6周方案和用藥前靜脈點滴地塞米松5 mg,所以在這9例患者中均未出現嚴重輸液反應(除2例皮膚瘙癢)。但對于英夫利西單抗用藥后可能出現的輸液反應仍應予以足夠的重視,出現急性輸液反應癥狀較輕時,只需減慢輸液速度或停止輸液即可,停藥后可給予抗組胺藥和糖皮質激素;若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必須及時給予腎上腺素。
[1]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協作組.對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范的共識意見[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8,13(2):139-145.
[2]Hanauer SB,Feagan BG,Lichtenstein G R,et al.Maintenance infliximab for Crohn's disease:the ACCEN T I 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02,359:1541-1549.
[3]Rutgeerts P,Sandborn WJ,Feagan BG,et al.Infliximab for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therapy for ulcerative colitis[J].New Engl J Med,2005,353(23):2462-2476.
[4]馮楠,戈之錚.英夫利昔單抗在炎癥性腸病治療中的應用[J].國際消化病雜志,2008,28(4):273-276.
[5]Arhur B,Miguel R.Biologic 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Inflamm Bowel Dis,2007,13:1424-1429.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fliximab monoclonal antibody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Nursing
王曉偉(1966-),女,河北,本科,副主任護師,護士長,從事臨床護理及管理工作
R473.57
B
1002-6975(2011)14-1292-02
201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