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麗
(普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普洱 665600)
醫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也是病源微生物聚集的場所,存在著大量的帶有病源微生物的病人和被污染的媒介物。因此,常常會發生醫院內感染。醫院內感染不僅給病人造成痛苦甚至危及生命,為此醫院消毒監測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為了更好完善普洱市市區市直醫療機構及市區個體醫療機構的消毒衛生質量狀況,查找醫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高醫療機構的消毒衛生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提供科學依據。2009年~2010年對普洱市所轄醫療機構效度效果進行隨機抽樣監測,現將監測結果報告如下。
監測對象包括普洱市城區所有市直醫療衛生單位及市區個體醫院的室內空氣、醫護人員手、物體表面、使用中消毒液、產包、穿刺包及手術包。
按照《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1995[1]附錄 A“采樣及檢測方法”的要求進行。
結果判定依據《醫院消毒技術規范》2002年版,衛生標準值判定標準為《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1995。
空氣細菌總數(Cfu/m2)Ⅰ類≤10;Ⅱ類≤200;Ⅲ 類≤500;物體表面及醫護人員手細菌總數(Cfu/cm2)Ⅰ類、Ⅱ類≤5;Ⅲ 類≤10;Ⅳ類≤15;使用中消毒液、產包、穿刺包及手術包必須無菌;致病菌不得檢出。
2009年~2010年監測樣兩年共監測樣品565份,致病菌未檢出,菌落總數合格509份,總合格率為90.09%。不同類別消毒檢測結果合格率分別為:使用中消毒液、產包、穿刺包及手術包合格率 100%,物體表面合格率97.96%,醫護人員手合格率85.86%,空氣合格率70.33%,見表1。
不同醫療機構消毒效果檢測結果顯示市直醫療機構監測合格率為 96.44%,市區個體醫療機構監測合格率82.42%,二者之間差異有顯著性(χ2=26.55,P<0.05),結果見表2。

表1 不同類別消毒檢測結果

表2 不同醫療機構消毒效果檢測結果
2009年~2010年監測結果表明,普洱市市區醫療機構消毒與滅菌質量不容樂觀、雖然總合格率達90.09%、但空氣及醫護人員手監測合格率較低、分別為70.33%、85.86%;市區個體醫療機構監測合格率 82.42%遠低于市直醫療機構監測合格率96.44%。
從表1得知空氣合格率較低,主要原因是除了手術室按消毒技術規范進行消毒處理外,其余的房間都用紫外線消毒,用紫外線消毒的未定期監測紫外線燈管輻射強度,紫外線燈管輻射強度達不到標準的,就保證不了紫外線消毒效果。醫院空氣質量好壞直接影響醫療質量水平,室內空氣微生物污染是醫院內環境污染的重要方面,也是醫院感染的重要因素,許多的疾病因子均可通過空氣擴散傳播,為此,必須嚴格按消毒技術規范處理室內空氣,紫外線燈管輻射強度達不到標準應及時更換紫外燈管,不合格及時查找原因,及時整改。其次是醫護人員手監測合格率較低,主要是有些工作人員不能正確實施手部清潔消毒方法。在醫療活動中,頻繁接觸患者或污染醫療用品,手容易被污染為傳播媒介,造成交叉感染。而洗手是控制醫院感染最筒單、最有效的方法,醫院管理者應定期對醫務人員培訓洗手的正確方法,宣傳洗手的重要性,增強洗手意識。增加方便高效的洗手消毒設施、同時加強醫護工作者無菌操作意識,掌握正確的消毒方法,提高其消毒合格率。
表2顯示普洱市市區市直醫療機構消毒滅菌效果合格率明顯高于市區個體醫療機構,這主要由于個體醫療機構不論從環境設施、還是從醫務人員整體素質均與市直醫療機構存在顯著的差異。因此、如何提個體醫療機構醫院消毒滅菌效果合格率,以利于提高整個普洱市市區消毒滅菌效果合格率,最大限度降低醫源性感染機率,是作為監管部門及個體醫院管理者應認真考慮的主要問題之一。
消毒滅菌效果管理工作作為醫療衛生機構是一項常規性工作,消毒滅菌效果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醫療衛生質量,因此為使消毒滅菌效果管理工作持續有效的開展,并得到不斷提高,作為醫療機構的管理者必須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對消毒人員進行必要的業務培訓,提高其業務水平,同時更新消毒設備,正確應用消毒方法和規范管理,從而有效降低醫源性感染。
[1]GB15982-1995,醫院消毒衛生標準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