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福,李旭梅,楊秀梅
(云南省通海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通海 652700)
為掌握通海縣健康人群麻疹、乙腦及乙型肝炎抗體水平,對預防接種工作進行評價,為繼續鞏固和保持通海縣免疫規劃高接種率成果提供證據。2010年6月,按概率抽樣法在全縣三個鄉鎮分層抽取健康人群395人進行麻疹、乙腦及乙型肝炎血清抗體水平檢測,現將檢測結果報告如下:
隨機抽取通海縣所屬3個鄉鎮的健康人群,按1歲~3歲、4歲~6歲、7歲~10歲、11歲~14歲、15歲~19歲、>19歲共6個年齡組進行抽樣,共抽取監測對象395人,其中男性228人,女性167人。
采集監測對象靜脈血3ml~5ml,分離血清,置-20℃冰箱保存待檢。采用酶聯免疫(ELISA)方法進行檢測,實驗操作及檢驗結果判定嚴格按試劑說明書進行,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麻疹IgG抗體檢測試劑盒由江蘇華冠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乙腦IgG抗體檢測試劑盒由上海貝西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產;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檢測試劑盒由上海科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
采用χ2檢驗進行統計分析。
6個年齡組共檢測395人,男性228人,女性167人。麻疹IgG抗體總陽性率為92.15 %,乙腦IgG抗體總陽性率為98.48%,乙肝表面抗體總陽性率為62.53%。
2.2.1 不同年齡、性別麻疹IgG抗體檢測
不同年齡組麻疹IgG抗體陽性率處于較高水平,各年齡組間抗體陽性率差別無統計學意義(χ2=2.76,P>0.05);不同性別麻疹IgG抗體陽性率差別無統計學意義(χ2=0.63,P>0.05),(詳見表1、表2)。
2.2.2 不同年齡、性別乙腦IgG抗體檢測
不同年齡組乙腦IgG抗體陽性率處于較高水平,各年齡組間抗體陽性率差別無統計學意義(χ2=3.69,P>0.05);不同性別乙腦IgG抗體陽性率差別無統計學意義(χ2=0.20,P>0.05),(詳見表1、表2)。
2.2.3 不同年齡、性別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水平檢測
不同年齡組乙型肝炎表面抗體陽性率以4歲~6歲組最高(86.0%),>19歲組最低(31.11%),各年齡組間抗體陽性率差別有統計學意義(χ2=72.16,P<0.01);不同性別抗體陽性率差別無統計學意義(χ2=0.01,P>0.05),(詳見表1、表 2)。
人群抗體水平監測是免疫規劃工作的重要內容,人群免疫水平的高低則影響著相應傳染病在人群中的傳播。 通過監測,不但可以評價疫苗接種的效果,也為制定免疫規劃措施提供科學依據[1]。
我國向世界衛生組織(WHO)承諾:2012年要實現消除麻疹。消除麻疹工作的關鍵就是提高并保持健康人群的麻疹高接種率,通過開展健康人群麻疹疫苗免疫后抗體水平監測,可為通海縣消除麻疹工作提供科學依據。調查顯示:通海縣健康人群的麻疹 IgG抗體陽性率為92.15%(364/395),明顯高于國家麻疹抗體陽性率的評價指標(>85%)。這是因為通海縣近年來開展了多次消除麻疹強化免疫活動,對適齡兒童進行了多次的麻疹疫苗強化免疫,積極開展查漏補種,及時消除免疫空白,使通海縣人群麻疹抗體水平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今后,建議繼續做好麻疹疫苗常規免疫和強化免疫工作,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加強對流動人口,尤其是以流動兒童為重點的免疫接種工作,杜絕免疫空白。

表1 2010年通海縣不同年齡人群麻疹、乙腦及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檢測情況

表2 2010年通海縣不同性別人群麻疹、乙腦及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檢測情況
流行性乙型腦炎曾是我國發病較高的的傳染病之一,是一種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接種乙腦疫苗是預防乙腦最有效的方法[2],健康人群乙腦抗體水平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的影響:免疫接種和自然感染[3],抗體水平的高低對乙腦是否流行起關鍵作用。為有效控制乙腦的暴發和流行,通海縣曾經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適齡兒童的乙腦疫苗接種工作。通過監測顯示,乙腦抗體水平在通海縣各年齡人群中均處于高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應繼續加強對乙腦常規接種率的管理,使適齡兒童繼續保持較高免疫水平,同時建議在全縣廣泛開展以滅蚊為主的愛國衛生運動,加強乙腦預防知識的宣傳,從而達到控制乙腦的傳播和流行。
控制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種乙型肝炎疫苗,使人群保持較高水平的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水平,所以提高乙型肝炎疫苗接種率能有效阻斷乙肝的傳播。我國從2002年起將乙型肝炎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提高兒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種率,降低兒童乙型肝炎病毒攜帶率。本次調查顯示,通海縣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體陽性率為62.53%(247/395),各年齡組乙型肝炎表面抗體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中 4歲~6歲組,陽性率最高(86.00%),1歲~3歲組陽性率也比較高(79.33%),其它各年齡組則處于較低水平,這可能與疫苗接種后抗體水平隨年限的增長而減弱有關,還有一部份人群接種疫苗后機體不產生免疫應答,因此,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后,進行抗體水平檢測就顯得很重要,根據檢測結果及時選擇補種和加強免疫。我國是肝炎大國,應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對群眾進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種知識宣傳,加強對大年齡組人群及時進行血清學檢測工作力度,對適宜接種者及時進行預防接種,提高人群對乙型肝炎的免疫力。
[1]王隴德.預防接種實踐與管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48-155.
[2]李藝星,李軍宏,尹遵棟,等.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監測與控制[J].中國計劃免疫,2006,12(6):527-529.
[3]楊 燕.大理市2009年健康人群、白喉、乙腦及乙肝抗體水平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0,20(3):636-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