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雪忠,毛月新
(上海聯合滾動軸承有限公司,上海 200240)
假設偏航(或變槳)軸承受軸向力Fa、徑向力Fr及傾覆力矩Mr的作用,則該軸承的最大鋼球載荷為
(1)
式中:Qmax為最大鋼球載荷;Dpw為球組節圓直徑;α為接觸角;Z′為承受一個方向軸向力的鋼球數,對于四點(或八點)接觸回轉支承,Z′=iZ;i為鋼球列數,Z為單列鋼球數。
整個球組載荷分布的計算方法為:(1)先計算在軸向力和傾覆力矩共同作用下鋼球承受的載荷;(2)計算在徑向力單獨作用下鋼球承受的載荷,最后,聯立求解兩者的矢量和即為整個球組的載荷分布。
根據彈性接觸力學理論[1],在軸向力和傾覆力矩作用下第j個鋼球承受的接觸載荷為[2]
(2)
(3)
式中:Qamax1,Qamax2為軸向最大鋼球載荷;φ為鋼球位置角;θ為軸承傾斜角;δamax1,δamax2為鋼球的最大軸向接觸變形;j=1,2,…,Z。若軸向力作用方向為正,Qamax1,Qaφj1和δamax1為正;Qamax2,Qaφj2和δamax2為負。當軸承不受徑向力時,Qamax1=Qmax。
當軸承在徑向力作用下,任意位置角處鋼球的載荷分布如圖1所示。當Fa=0,Mr=0時,Qrmax=Qmax,且鋼球組載荷分布為

圖1 鋼球組徑向載荷分布
Qrφj=Qrmaxcos1.5φj,
(4)
式中:Qrmax為徑向最大鋼球載荷;Qrφj為第j個鋼球承受的徑向載荷。
若鋼球變形在彈性范圍內,則當軸向力、徑向力以及傾覆力矩共同作用于軸承時,鋼球載荷分布為
(5)
根據軸承疲勞壽命理論[3],溝道額定動載荷為

D1.8Z-1/3,
(6)
式中:上符號用于內圈溝道;下符號用于外圈溝道。
根據所計算的軸承內部載荷分布,套圈溝道的鋼球當量載荷為
(7)
(8)
式中:Qeμ為旋轉套圈溝道的鋼球當量載荷;Qeυ為靜止套圈溝道的鋼球當量載荷。
則旋轉和靜止套圈的溝道壽命分別為
(9)
(10)
式中:Lμ為旋轉套圈溝道疲勞壽命;Lυ為靜止套圈溝道疲勞壽命。
將(6)~(8)式代入(9)和(10)式,偏航、變槳軸承的疲勞壽命為
(11)
式中:e為Weibull斜率,e=1.11。另外,在計算疲勞壽命時需考慮可靠性系數a1、材料系數a2以及運轉條件系數a3等修正系數的影響。
現針對某1.5 MW風力發電機用偏航軸承,計算其疲勞壽命。該偏航軸承為雙列回轉支承,根據風電公司所提供的載荷譜可計算出該軸承的當量載荷為:Mr=1 281 kN·m,Fr=190 kN,Fa=1 180 kN。軸承的主參數為Dw=45 mm,Dpw=2 333 mm ,Z=144粒,α=45°,內、外溝道曲率半徑Re=Ri=24.3 mm。由(1)式得最大鋼球載荷Qmax=17.909 kN;由(2)~(5)式得出所有鋼球的載荷分布,如圖2所示。

圖2 不同角位置處鋼球載荷分布
由(6)~(8)式得:Qeμ=8 910 kN,Qeυ=9 414 kN,Qcμ=7 513 kN,Qcυ=7 544 kN。從而由(9)~(11)式可得該軸承疲勞壽命L=309 000轉。
文中給出了在軸向載荷、徑向載荷和傾覆力矩共同作用下,偏航、變槳軸承的疲勞壽命計算方法。雖然疲勞壽命不是偏航、變槳軸承的主要失效形式,但是從考慮問題的全面性出發,疲勞壽命的計算也是該軸承設計的一個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