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再興,陳衛琳,陳錫鋮,林 丹,陳 紅
福建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福建福州 350108
楓香脂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干燥樹脂,始載于《唐本草》,《中國藥典》自1977年版開始收載。該藥性味辛、苦、平,歸脾、肺、肝經,有活血止痛、解毒、生肌、涼血之功效,用于吐血、咯血、衄血、金瘡出血、一切痛疽瘡毒及牙痛等癥,在閩南地區有用楓香樹皮燉肉食用預防和治療寒濕痹癥的傳統。研究表明[1-3],楓香脂可能含有萜類、黃酮類、酚酸類、苯丙素類、揮發油等化學成分,有擴張冠狀動脈和血管、增加血流量、抗心肌缺氧、改善血液流變性、抗凝血、抗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等藥理作用。但目前關于楓香脂“活血化瘀”的主要物質基礎及作用機制的研究很少進行,為了進一步對楓香脂進行精制,提高其臨床利用效果,本次實驗研究其揮發油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對正常小鼠血管活性因子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楓香脂(購自福建莆田,經由福建中醫藥大學藥學院鑒定教研室主任楊成梓副教授鑒定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干燥樹脂)、吐溫-80(上海聯試化工試劑有限公司,批號:20091027)、乙酸乙酯(上海久億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分析純)、小鼠前列環素(PGI2)酶聯免疫分析試劑盒、小鼠血栓素A2(TXA2)酶聯免疫分析試劑盒、小鼠組織型纖維溶酶激活物(t-PA)酶聯免疫分析試劑盒、小鼠內皮素1(ET-1)酶聯免疫分析試劑盒(均購自上海勁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體重18~22 g,清潔級,購于上海斯萊克,飼養于福建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
Model 680 型酶標儀(Bio-Rad)、PYX-DHS-40X50-BS-Ⅱ恒溫水浴培養箱(上海躍進醫療器械廠)、TDL-50B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等。
將70只昆明小鼠隨機分為7組:空白組、揮發油大劑量組、揮發油中劑量組、揮發油小劑量組、乙酸乙酯部位大劑量組、乙酸乙酯部位中劑量組、乙酸乙酯部位小劑量組,每組各10只,分別灌服5%吐溫-80液,楓香脂揮發油(用5%吐溫-80配制)4.00、2.00、1.00 ml/kg,楓香脂乙酸乙酯提取部位 (用5%吐溫-80 配制)0.40、0.20、0.10 g/kg,灌胃體積為 0.2 ml/10 g,每日灌胃1次。于灌胃第10天,給藥2 h后眼球取血,分離血漿,按照試劑盒說明采用酶聯免疫法測定TXA2、PGI2、t-PA和ET-1等。
數據分析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眼球取血,1%肝素抗凝,3000 r/min離心,分離血漿,按照試劑盒說明采用酶聯免疫法測定TXA2、PGI2、t-PA和ET-1的含量。結果顯示,給予楓香脂揮發油和乙酸乙酯部位后,小鼠血漿ET的含量均降低,但與空白組相比,只有揮發油大劑量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漿TXA2的含量也均降低,與空白組相比,揮發油大、中劑量組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揮發油小劑量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漿 PGI2含量均升高,與空白組相比,揮發油大、中劑量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漿t-PA含量均降低,與空白組相比,乙酸乙酯部位組大、中、小劑量組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漿ET-1的含量均降低,但與空白組相比,只有揮發油大劑量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血管活性因子對血管張力、凝血、纖溶的作用分為正性和負性、促進和拮抗兩方面。在生理情況下,由于神經、體液和局部的正負反饋機制的內在調節,維持著兩者的平衡。其中TXA2和PGI2均是花生四烯酸的主要代謝產物,TXA2主要功能為促進血管收縮和血小板聚集,PGI2主要功能為抗血小板聚集,舒張血管,尤其可使微血管舒張、局部血流量增加。PGI2和TXA2的平衡是維持正常血小板功能、血管張力以及保護內皮細胞免受損傷的重要環節,血漿TXA2/PGI2比例失調在微血管病變中起重要作用[4-5]。纖溶酶原激活系統是體內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機制,其中心環節是PA系統將纖溶酶原轉化成纖溶酶從而發揮纖溶作用。t-PA是人體血液中存在的兩種纖溶酶原活化劑之一,對纖維蛋白有很強的親和力,能在纖維蛋白上激活纖溶酶原。t-PA抗原濃度升高常常意味著其活性下降,也可造成一種血栓前高凝狀態[6-7]。ET-1具有強大的收縮血管作用,可調節局部血管的緊張度,參與血壓的調節;促進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調節心臟的內分泌和代謝功能[8-9]。現代研究認為,血瘀證病理改變與血管活性因子密切相關,血管內皮細胞合成多種血管活性物質,從小分子氣體的一氧化氮(NO)到肽類大分子ET-1與緩激肽,對血管的舒縮功能與血液的流動性有不可替代的調節作用,對維持正常血液循環有重要的生理意義。
表1 楓香脂揮發油和乙酸乙酯部位對小鼠血栓素A2、前列腺素I2、組織型纖維溶酶激活物和內皮素1的影響(,μg/L)

表1 楓香脂揮發油和乙酸乙酯部位對小鼠血栓素A2、前列腺素I2、組織型纖維溶酶激活物和內皮素1的影響(,μg/L)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5,△P<0.01
組別 動物數(只) 劑量(/kg)空白組揮發油大劑量組揮發油中劑量組揮發油小劑量組乙酸乙酯部位大劑量組乙酸乙酯部位中劑量組乙酸乙酯部位小劑量組101010101010100 ml 4.00 ml 2.00 ml 1.00 ml 0.40 g 0.20 g 0.10 g TXA2 268.870±42.257224.258±35.479△232.484±29.138△244.645±36.687*232.677±15.614249.065±22.852256.065±25.066 PGI2 107.850±12.264117.900±6.676*116.167±6.284*115.383±8.155114.833±8.228115.667±12.846113.500±7.733 t-PA 1968.400±229.8731957.800±347.0591939.800±273.5181867.800±186.0831647.200±141.717*1748.000±198.017*1550.800±152.062*ET-1716.147±52.137665.321±32.012*674.680±36.809677.120±40.842671.468±49.522685.872±49.771684.036±87.065
本次實驗結果表明,楓香脂揮發油和乙酸乙酯部位可以通過調節血管活性因子在體內的分泌,即減少縮血管物質ET-1、TXA2的分泌,促進擴血管成分PGI2的分泌,調節兩者之間的比例,還能夠降低t-PA的濃度,促進其活性升高,從而達到改善小鼠血流狀態的作用等。因此,楓香脂“活血化瘀”功效與楓香脂揮發油和乙酸乙酯部位對血管活性因子的調節作用有關,具體機制可能與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有一定聯系,但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本次研究將為進一步研究楓香脂在心血管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方面的藥理作用及其活性物質奠定基礎。
[1]劉馳,徐全富,何其敏,等.楓香樹脂化學成分[J].有機化學研究簡報,1991,11(5):508.
[2]李蓓,邵以德,郭濟賢,等.楓香脂和蘇合香的心血管藥理學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0,11(5):72.
[3]李蓓,郭濟賢.楓香樹屬二種香樹脂類生藥——蘇臺香與楓香脂的研究概況[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1995,7(3):53.
[4]吳會生,郭培培,尚游,等.氟比洛芬酯預處理對大鼠全腦缺血/再灌注時腦組織TXA2/PGI2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9,25(9):1176.
[5]舒秋霞,石元剛,聶磊,等.大豆皂甙對大鼠血脂代謝及血漿TXA2和PGI2的影響[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09,23(5):9-12.
[6]黃獻平,袁肇凱,毛以林,等.冠心病血瘀證凝血功能指標的檢測分析[J].中華醫學與健康,2005,12(5):1.
[7]李格,史載祥,賈海忠,等.大蒜素對不同中醫證型不穩定性心絞痛的作用及與血脂和GMP-140的關系[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l8(4):208.
[8]李國輝,李定詳.冠心病血瘀證四亞型與血管內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相關性的探討[J].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7,13(13):1451.
[9]陳利國,馬民,屈援,等.糖尿病血瘀證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5,2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