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麗,張方征,尹春霞
解放軍第三二四醫院感染科,重慶 400020
肝硬化是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于肝臟而造成的慢性彌漫性肝病,臨床表現為肝功能損害和門靜脈高壓,存在多種并發癥,醫院感染是主要并發癥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及預后[1]。為了有效預防醫院感染的發生,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肝硬化的臨床資料,探討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擇2007年6月~2011年6月我院肝硬化合并醫院感染患者80例作為觀察組,選擇肝硬化未合并醫院感染80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病例選擇的方法是將肝硬化患者按住院時間順序排位,選擇肝硬化合并醫院感染患者順位的下一位作為對照病例。
肝硬化經臨床、肝功能、病原學、超聲等檢查符合2000年西安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診斷標準[2]。醫院感染參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3],準凡入院時經臨床體檢、血常規投腹水常規等檢查確無感染存在,也不處于潛伏期,而入院48 h之后發生感染者為醫院感染,診斷依據來自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報告。
回顧性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其年齡、性別、Child-Pugh分級、侵襲性操作(各種進行穿刺、導尿、插管等)、并存癥、抗生素、住院時間等方面的差異。
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80例醫院感染包括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26例,呼吸系統感染22例,消化系統感染22例,其他10例;癥狀、體征或腹水檢驗多不典型,常表現為乏力、納差加重、低熱、黃疸加深、腹水增加等。觀察組年齡大、Child-Pugh分級差、侵襲性操作及并存癥多、預防應用抗生素比例高、住院時間長等均為醫院感染因素,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見表 1。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損害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肝臟解毒能力減弱,對感染應激能力下降,從而削弱了機體對病原菌的防犯能力,增加了感染危險,肝硬化醫院感染發生率達29.0%[4],遠高于一般疾病醫院感染的4.03%水平[5]。影響醫院感染的因素復雜:老年患者感染率高,與老年人生理功能低下,免疫功能減退,內環境調節能力差,潛在性組織退化,對感染的應激能力下降有關;Child-Pugh分級越高,臟損害越嚴重醫院感染也隨之增加;存在并發癥患者病情重,在治療中多有侵襲性診治措施可導致感染的發生;進行侵入性操損傷患者皮膚與黏膜的免疫屏障,給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提供了途徑;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導致條件致病菌和真菌的繼發感染;醫院內空氣存在污染,是成為微生物集中的場所,住院時間長,交叉感染幾率高。

表1 兩組患者醫院感染影響因素比較(例)
肝硬化并發醫院感染時癥狀、體征多不典型,與基礎疾病相似,容易被掩蓋,使感染不易被發現,因此護理工作中應密切觀察病情的細微變化,配合做好體檢和輔助檢查,及時發現醫院感染。預防醫院感染護理對策在于盡可能減少和避免危險因素:①積極治療基礎疾病,控制并發癥,改善肝功能[6]。②對老年患者實施營養支持,少量多次地輸入血漿、人血白蛋白作為輔助對癥治療,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7]。③盡量避免或減少不必要的侵襲性診療操作,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重視操作各個環節的無菌技術與醫務人員手的消毒,同時完善醫院感染監控體系。④合理使用抗生素,除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外應避免預防應用抗生素[8],合并醫院感染時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有效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的過程中應嚴密觀察用藥情況,防止因藥物的副作用而掩蓋病情。執行醫囑時應嚴格掌握用藥時間,保證血內藥物濃度,腹腔感染時可在排放腹水后注入抗生素以提高局部抗生素的濃度[9-10]。⑤盡量縮短住院時間,控制探視和陪護人員,以減少外來傳染源,對降低醫院內感染也有重要意義。
[1]張秋瓚,王秀茹.肝硬化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12):1515-1517.
[2]中華醫學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12(6):324.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1:10-12.
[4]鄧三季,文秀蓮,李智山,等.肝硬化患者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3):378-379..
[5]朱萍兒,黃曉明,蔣桂娟.醫院感染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12):1686-1688.
[6]汪紅蕾,馮舜,趙兵,等.肝炎后肝硬化醫院感染30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4):57-58.
[7]屈改云.肝硬化住院患者合并醫院感染相關因素的探討[J].當代醫學,2010,16(2):193.
[8]吳小紅.重癥肝炎和肝硬化并發醫院感染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6):50-52.
[9]卜煒琴.肝硬化患者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16-17.
[10]張國英,李慧娟,李曼曼.肝硬化66例舒適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