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強 ,沈 剛 ,孫 俊
1.江蘇省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劑科,江蘇昆山 215300;2.江蘇省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科,江蘇昆山 215300
癌性內臟痛為一類與癌癥相關的疼痛感覺,往往伴隨實質或潛在的內臟組織損傷,其主要由癌癥或癌癥治療過程刺激內臟組織,激活內臟神經感受系統而引發[1]。癌性內臟痛會引起機體一系列反應,諸如惡心、嘔吐、高熱等,加重了患者機體負擔和心理痛苦[2]。硫酸嗎啡與羥考酮均為臨床治療中度和重度癌痛較為常用的鎮痛類藥物,通過作用于機體組織的阿片受體而產生較強的鎮痛效果[3]。本文通過將本院收治的癌性內臟痛患者分為兩組并分別給予硫酸嗎啡與羥考酮治療,并對兩組患者的用藥量、不良反應及治療有效率進行比較分析,以期從中發現兩類藥物對改善該病癥狀產生的效果差異,為其應用和推廣提供依據。
本文搜集了2009年1月~2010年6月間在我院診斷為腹部腫瘤并伴有癌痛的患者122例,其中,男70例,女52例;年齡41~75歲,平均57.26歲;胃癌26例,結腸癌6例,直腸癌12例,賁門癌10例,肝癌42例,膽囊膽管癌8例,胰腺癌18例。所有患者疼痛程度均為中度以上,且經過非阿片類鎮痛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在被充分告知治療藥物為阿片類鎮痛藥的情況下仍堅持接受治療。同時,所有患者無嚴重內臟功能病變,無藥物濫用史,神經系統無疾病且精神正常。
122例癌性內臟痛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61例患者,A組患者給予鹽酸羥考酮控釋片治療,B組患者則給予硫酸嗎啡控釋片治療。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痛嚴重程度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首先,運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方法對患者進行疼痛評分,并依據評分結果給予患者口服相應劑量的即釋嗎啡片,一般為10 mg/次,2次/d。而后繼續評估-劑量調整-給藥的循環過程,使得患者在24 h內即達到有效止痛效果(VAS≤3)[4]。然后,依據藥物等效劑量的換算關系將即釋嗎啡劑量換算成要研究的控釋鎮痛藥物,硫酸嗎啡控釋片按1∶1比例進行換算,鹽酸羥考酮控釋片則按1.5∶1.0的比例進行換算,并每12小時服用1次。針對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暴發痛,給予即釋嗎啡處理,每日給予的劑量上限為總藥量的1/2。最終使得患者疼痛程度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始終保持3分以內(VAS)。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均持續2個月。
記錄每組患者使用控釋藥劑的總量,而后通過計算求得人均控釋藥劑總量;同時記錄每組患者使用解救藥劑的總量,而后除以解救藥劑使用的例數求得平均解救藥劑總量。通過觀察或患者自述方式發現并記錄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次數(包括便秘、惡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頭暈、鎮靜等神經系統反應等)。運用VAS方法評價疼痛緩解的有效程度,評分分值下降小于1/2為效果較差;下降1/2~2/3為效果一般;下降2/3以上為效果良好。疼痛緩解有效率指疼痛緩解效果一般和效果良好的患者數占總患者數量的比值。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患者與B組患者在用藥劑量及不良反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人均控釋劑使用量,B組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平均解救劑使用量,B組顯著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不良反應的發生次數,B組患者也顯著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認為A組患者在人均控釋劑總量、平均解救劑使用量及不良反應次數三項指標上均明顯優于B組。見表1。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治療有效率均超過90%,其中,A組治療有效率為98.4%,B組治療有效率為93.4%,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877,P=0.17>0.05)。可以認為A、B兩組患者在接受不同藥物治療后,痛苦癥狀均有明顯改善,且效果差異不顯著。見表2。
癌性內臟痛是癌癥患者常見疼痛癥狀,具有彌散性、劇烈性和持久性,會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產生嚴重不良影響,甚至讓患者產生輕生念頭[5]。因此,臨床上常用硫酸嗎啡、鹽酸羥考酮等鎮痛類藥物對其進行治療,以緩解疼痛癥狀,提高患者生存質量[6]。本文首先將122例癌性內臟痛患者隨機平均分為A、B兩組,而后A組給予患者鹽酸羥考酮控釋片治療,B組給予患者硫酸嗎啡控釋片治療,發現采用鹽酸羥考酮控釋片治療的患者在人均控釋劑總量、平均解救劑總量、不良反應例數三類指標上均少于使用硫酸嗎啡控釋片治療的患者,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均超過9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論與相關研究相符[7-8]。可以認為運用硫酸嗎啡和鹽酸羥考酮治療癌性內臟痛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其中,運用鹽酸羥考酮治療更具有用藥量少、副作用小的優勢,值得進一步推廣。本文為醫務工作者運用鹽酸羥考酮控釋片治療癌性內臟痛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可進一步保障廣大患者的身心健康。
表1 兩組使用藥劑量及不良反應情況()

表1 兩組使用藥劑量及不良反應情況()
注:與 A 組比較,*P<0.05
A 組(n=61)B 組(n=61)組別 人均控釋劑總量(mg/人次)409.52±201.80750.67±386.40*平均解救劑總量(mg/人次)24.15±11.1041.88±11.50*不良反應(例)6295*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1]張秋琴,徐怡.鹽酸嗎啡緩釋片與硫酸嗎啡緩釋片對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觀察[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8,28(10):829-830.
[2]吳慶歡,邱海峰,梁丹,等.2007年我院癌痛患者使用嗎啡制劑調查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08,5(12):105-112.
[3]王萍,劉勇,汪濤,等.鹽酸羥考酮控釋片治療中重度癌痛療效觀察[J].現代腫瘤醫學,2008,16(11):1983-1985.
[4]于慧,梁立雙,王建峰,等.鹽酸羥考酮和硫酸嗎啡控釋片治療癌性內臟痛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09,12(9):769-771.
[5]余小紅,吳定國,楊金鳳,等.鹽酸羥考酮控釋片治療癌痛療效觀察[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7,27(9):1277-1278.
[6]Nozaki C,Saitoh A,Tamura N,et al.Antinociceptive effect of oxycodone in diabetic mice[J].Eur J Pharmacol,2005,524(1-3):75-79.
[7]Kamp EIL,Jones RC W,Tillman SR,et al.Quantitative assess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isceral nocicepfion and hyperalgesia in mice[J].Am J Physlol Gastrointest.Liver Physiol,2003,284(3):434-444.
[8]Eiscnach JC,Carpenter R,Curry R.Analgesia from a peripherally active kappa-opioid receptor agonis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ncreatitis[J].Pain,2003,101(1-2):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