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小平 ,丁 俊
1.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骨科,江蘇南京 210008;2.解放軍第三五零三工廠醫院骨科,江蘇南京 210017
腰椎間盤突出癥(PLID)是臨床常見病。隨著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變,PLID發病有增多趨勢,而且年齡越來越年輕。其纏綿難愈,易復發,是嚴重影響勞動力正常工作及生活的一種疾患。本文觀察了外用奇正消痛貼膏聯合脊柱手法治療PLID的鎮痛時效、即時和長期鎮痛效應,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8年9月~2009年8月來我科門診就診的患者136例,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68例,其中,男36 例,女 32 例;年齡 20~70 歲,平均(40.2±6.8)歲;病程 1~12 年,平均(1.8±8.8)年。對照組 68 例,其中,男 40 例,女 28 例;年齡 24~72 歲,平均(43.2±9.8)歲;病程 1~10 年,平均(1.2±5.5)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
①臨床主要表現為一側或雙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伴腰背痛。②根據腰臀等部高度敏感的壓痛點,結合腰脊柱“三種試驗”(脊柱側彎試驗,胸部、腹部墊枕試驗和脛神經彈撥試驗)檢查陽性。③經CT、MRI掃描確定有腰椎間盤突出物,與臨床定位癥狀和體征相符。
①年齡<20歲或>72歲,妊娠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或對藥物過敏者。②合并心血管、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骨質疏松及其他結核占位病變。③CT、MRI提示巨大中央型突出,游離型髓核突出及椎管狹窄、伴馬尾神經受壓癥狀者。
治療組采用外用奇正消痛貼膏聯合脊柱手法,對照組采用電腦中頻治療結合脊柱手法。兩組均治療20 d。
1.4.1 外貼奇正消痛貼膏 國內首創新型專利濕敷劑型,由西藏林芝奇正藏藥廠生產,規格(9×12)cm2。 方法:于腰部、臀部及大腿部檢查陽性點,先清潔患部皮膚,揭除藥貼的塑料薄膜,再將小袋內的潤濕劑均勻涂在中間藥墊表面敷于陽性點,輕壓周邊膠布即可。每貼敷24 h,隔日1貼,10貼為1個療程。
1.4.2 電腦中頻治療 以8 cm×12 cm硅膠電極一片置于腰或臀部檢查陽性點,另一片覆蓋腰椎間盤突出部位。調整輸出至運動閾刺激,治療電流強度以具有明顯的麻顫、震動,患者可以忍受并覺舒適為宜,每次20 min,每日2次。
1.4.3 脊柱手法 ①放松手法:患者俯臥,術者在患側腰臀及下肢檢查陽性點用輕柔點按揉手法治療,促使血液循環加快,使緊張痙攣的肌肉放松。②脊柱手法:患者體位為右側臥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髖屈膝,放于右大腿內側上,右手放在枕上,左手屈肘放身旁,頭略后仰;術者面對患者立于床邊,左手伸直抓扶患者左肩部,右手掌按扶患者病變棘突處,右肘稍屈按壓于左臀部,全身放松;術者雙手同時將患者左肩、左臀部作前后扭轉搖2~3次,待患者感到已放松后,左手將其肩膀推向后固定,右肘用力將其臀部向前搬按到最大角度,術者緊收右肘,加上身按壓的閃動力,可聽到腰后關節彈響聲,在右手掌觸及后關節彈跳感,患者轉為左側臥位,重復上述搬按法、復位方法相同,彈響聲不宜強求。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1.5.1 疼痛綜合評定 即利用McGill疼痛問卷表(MPQ)[2]評定治療前后疼痛緩解情況。①疼痛分級指數(PRI):含11個感覺性詞與4個情緒性詞,程度分為無、輕、中、重4級,分別以0、1、2、3 分表示,可計算出 PRI(包括感覺分、情緒分和程度分)。②目測類比定級法(VAS)為在10 cm的直線的兩端分別表示無痛和劇痛,患者根據自己的感覺在0~10 cm之間標記出相應的疼痛級別及相應計分,分為無痛(0分)、輕度不適(1 分)、不適(2 分)、難受(3 分)、可怕疼痛(4 分)、極為痛苦(5分)。③現有疼痛強度(PPI)分無痛、輕度不適、不適、難受、可怕的疼痛、極為痛苦 6 級,分別以 0、1、2、3、4、5 分表示。
1.5.2 鎮定時效觀察 觀察兩組患者用藥之后的鎮痛起效時間和治療后維持時間,使用VAS比較即刻效應(第1次治療后)和遠期效應(最后1次治療前)的平均疼痛分數。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1個月后,治療組PRI、VAS及PP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MPQ疼痛評分比較(,分)

表1 治療后兩組MPQ疼痛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VAS PPI PRI感覺分 情緒分 程度分對照組治療組t值P值68683.79±0.872.66±1.14*6.2730.0131.63±0.561.59±0.39*2.3670.0485.56±0.854.27±0.82*4.1030.0224.79±1.703.50±1.24*5.8200.0172.93±0.951.66±0.45*6.7200.008
治療后,治療組的鎮痛起效、鎮痛維持的平均時間為(3.59±1.16)min、(28.59±1.91)h,明顯優于對照組的(12.50±1.10)min、(10.15±1.74)h,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鎮痛時效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即刻疼痛評分及遠期疼痛評分分別為(5.04±0.67)、(1.13±0.61)分,低于對照組的(6.76±0.69)、(2.99±0.58)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即刻及遠期疼痛評分治療組下降比對照組下降明顯。見表3。
PLID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是腰腿疼痛最常見的原因[3],腰椎間盤突出由內因和外因兩部分造成,內因主要為椎間盤由于牽拉、扭轉造成椎間盤髓核、纖維環、軟骨板逐漸老化,從而導致纖維環容易破裂,再由于椎間盤缺乏血液供給,因而修復能量較弱而至椎間盤突出;外因主要因為長期震動,如司機開車使椎間盤承受壓力過大,部分負荷過重;腰部損傷,跌傷、閃腰等外傷;腰部受濕受涼等導致[4-5]。臨床表現主要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動障礙、脊柱側彎、麻木感等。目前治療椎間盤突出癥有手術及非手術治療[6],手術治療費用高、創傷大,非手術治療不僅費用低、創傷小,還具有安全性高,不會影響生活和工作等特點,70%~90%的患者選擇非手術治療,效果明顯甚至治愈[7]。奇正消痛貼膏由獨一味、水柏枝、棘豆、水牛角、姜黃、花椒等藥組成。獨一味具有明顯的化瘀活血、舒筋通絡的作用,專利“濕敷劑型”可對皮膚結構造成可逆性的改變,快速溶出皮膚儲存的藥物,使皮膚通透性增加,從而使皮膚吸收率提高[8]。增加有效藥物成分滲透量,促進鎮痛,抗炎藥物成分快速,深入達到損傷組織。
表3 兩組治療前后鎮痛效應比較(,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鎮痛效應比較(,分)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即刻疼痛評分 遠期疼痛評分治療組對照組t值P值68689.81±0.679.69±0.650.8930.4585.04±0.676.76±0.693.0740.0371.13±0.612.99±0.587.1680.007
綜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外用奇正消痛貼膏聯合脊柱手法較電腦中頻結合脊柱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有更為明顯的治療效果。提示奇正消痛貼膏有良好的止痛作用,鎮痛起效快,維持時間長,患者依從性高,對脊柱手法具有增效作用。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1.
[2]繆鴻石.康復醫學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49.
[3]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1507-1523.
[4]趙同生,馮德春,盧偉.綜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98例[J].光明中醫,2011,26(2):304-305.
[5]梁曉紅,張新根,徐廣濤.骶管滴注聯合小針刀治療椎間盤源性腰腿痛的療效觀察[J].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40(1):90-93.
[6]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875-880.
[7]朱俊琛,劉德春,周忠良,等.手術非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比較[J].頸腰痛雜志,2006,27(5):390-392.
[8]李曉明,楊松松,杜偉強.藏藥獨一味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7,21(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