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幼榮,吳雪瓊,趙衛國,張俊仙,梁 艷,張翠英,李洪敏,王 蘭
解放軍第三〇九醫院全軍結核病研究所軍隊結核病防治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91
自20世紀70年代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應用于結核特異性抗體檢測以來,多種結核分枝桿菌抗原已用于血清中抗結核抗體的檢測[1]。隨著近十幾年來免疫膠體金技術的發展,使特異性抗體檢測無需特殊儀器,國內外多家公司研制了多種基于該技術的結核快速診斷試劑盒[2-3],但由于結核病患者免疫功能不同和對抗原的識別存在階段特異性,目前任何商品化的單一或組合抗原檢測試劑盒都無法檢測出所有結核患者血清中的抗結核抗體[4]。為了解目前已商業化的結核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的檢測效果,本文選擇兩種已獲得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臨床批文的快速檢測試劑盒,對三組臨床血清標本的檢測結果進行對比研究。
113例結核病患者血清標本來自全軍結核病研究所已確診為結核病的住院患者,男77例,女36例;年齡25~83歲,平均(36±7)歲;其中,肺結核 69例,肺外結核44例(包括淋巴結核、結核性腦膜炎和結核性胸膜炎)。53例非結核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包括肺部腫瘤、肺炎及支氣管炎)血清標本來自解放軍第三〇九醫院呼吸科的住院患者,其中,男35例,女 18例;年齡 25~75歲,平均(33±6)歲。 50例健康人血清標本來自入伍新戰士的體檢血清,均為男性,年齡17~24歲,平均(19±2)歲。按血清來源將216例標本分為結核組、非結核疾病組和健康組。
試劑盒1由上海奧普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生產,檢測抗結核分枝桿菌細胞壁抗原抗體IgG;試劑盒2由上海銘源數康公司生產,檢測抗結核分枝桿菌4種抗原(16KD、38KD、MPT63和LAM)抗體IgG。兩種試劑盒均采用斑點免疫膠體金滲濾技術。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和判斷結果。
嚴格按照《結核病診斷細菌學檢驗規程》[5]的要求進行操作。
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113例結核患者血清標本中,試劑盒1和試劑盒2檢測結核抗體的陽性率分別為80.53%和79.65%,兩試劑盒檢測雙陽性80例,雙陰性23例,試劑盒1和試劑盒2單陽性分別為10例和11例,總符合率為91.15%,兩試劑盒檢出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P>0.05);在非結核疾病組中,試劑盒1和試劑盒2檢測結核抗體的陽性率分別為30.19%和18.87%,兩試劑盒檢測雙陽性10例,雙陰性37例,試劑盒1和試劑盒2單陽性分別為6例和0例,總符合率為88.6%,兩試劑盒檢出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7,P<0.05);受檢的50例健康組血清標本中,兩試劑盒檢測抗結核抗體陽性率都為10.00%,兩試劑盒檢測雙陽性3例,雙陰性43例,試劑盒1和試劑盒2單陽性分別為2例,總符合率為92.0%,兩試劑盒檢出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P>0.05),見表 1。

表1 兩種試劑盒對三組血清標本檢測結果的比較(例)
69例結核病患者中,19例為痰涂片陽性,50例為痰涂片陰性,肺結核痰菌檢出率為27.5%;試劑盒1和試劑盒2對肺結核的檢出率分別為89.86%和85.51%,兩種結核抗體檢測結果與痰涂片結果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2 兩種試劑盒與痰涂片檢測結果的比較(例)
我國的結核病疫情相當嚴重,現患肺結核患者占全球結核患者總數的1/4,其中,傳染性肺結核患者150萬,每年因結核病死亡人數約有15萬,每年新發病例占全球總數的16%[6]。由于臨床癥狀和透視檢查不能發現早期患者,且特異性不強,相當部分的患者無法留取標本進行細菌學檢查,即使獲得痰標本的病例,也由于抗酸染色和細菌培養的陽性率低,培養的方法耗時長(常規培養需4~6周),且基層診斷機構一般不具備痰培養設備而限制了培養的應用[7-8]。因此,血清中抗結核抗體的檢測對結核病的輔助診斷有重要的意義[9]。本文所選擇的兩種已獲得臨床批文的結核抗體免疫膠體金快速試劑盒無需特殊檢測儀器,檢測成本低,適合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推廣使用,可提高患者的發現率[10],且完成單個樣本檢測僅需3~5 min,適合進行結核病的快速篩查。
兩種試劑盒對結核、健康標本檢測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結核總的檢出率都達到了80%左右,特異性都在72%以上,優于進口ELISA試劑盒[11],且操作簡便;試劑盒1和試劑盒2對非結核疾病檢出率分別為30.19%和18.8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該組所檢出陽性標本中大部分來源于肺部腫瘤患者,該部分患者不排除已感染結核可能,這是引起特異性降低的原因之一。在結核組中,試劑盒1和試劑盒2單陽性分別為10例和11例,因此兩種試劑盒聯合應用于檢測有助于提高檢出率。另外傳統的痰涂片對肺結核檢出率僅為27.5%,而兩種試劑盒對肺結核的檢出率達到85%以上,由此可見兩種試劑盒所用的膠體金快速診斷方法優于傳統的痰涂片法,與文獻報道相一致[12]。基于簡便、快捷、檢出率高等優點,本文認為兩種試劑盒在結核輔助診斷中可以互用,聯合使用有助于提高檢出率。
[1]Wu XQ,Yang YR,Zhang JX,et al.Comparison of antibody responses to seventeen antigens fro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Clinica Chimica Acta,2010,411(19-20):1520-1528.
[2]馮爽,張立,張立霞.兒童結核病診斷方法的進展和評價[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6):1197-1198.
[3]Mazurek GH,Jereb J,Lobue P,et al.Guidelines for using the quantity feron-tb gold test for detecting mycobacterium infection[J].MMWR,2005,54:49-55.
[4]吳雪瓊.我國結核病實驗室診斷研究的主要進展[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26(8):477-480.
[5]中國防癆協會.結核病診斷細菌學檢驗規程[S].北京:1995:4960.
[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Report“2001 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R].Geneva:WHO,2001.
[7]張明科,關芬嬌,梁朝霞,等.結核抗體與痰檢結果的比較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07,12(05):436.
[8]曹洋,王名燕.ADA、TB-Ab聯合檢測對結核性腦膜炎鑒別診斷的意義[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6,3(7):333-334.
[9]孫國華.血清結核抗體對肺外結核的診斷價值[J].淮海醫藥,2004,22(1):51.
[10]劉劍君,姜世聞,成詩明.中國結核病控制現狀分析及對策[J].中國防癆雜志,2003,25(3):129-131.
[11]羅凱,朱秀云,陳心春,等.兩種結核血清診斷試劑盒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比較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08,13(10):1256-1257.
[12]尤鴻,項杰,吳穎濤.結核蛋白芯片在結核病輔助診斷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2):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