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影,王健松,張慧英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慢性病研究所,北京 100144
心血管病正在逐漸成為位列發展中國家的第一位死因的疾病,常見的心血管病有高血壓、腦卒中和冠心病。心血管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預防的,到目前為止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已經發展到300多種[1]。國際研究表明,80%以上的冠心病患者曾經暴露于至少一種以上的危險因素中,70%~75%的患者合并2或3種危險因素,這些研究結果證實了危險因素的重要性,因此對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研究成為了預防該病的關鍵。高血壓是我國最重要、最常見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2-4],《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08-2009》[5]預計我國的高血壓人群已有2億,吸煙、高三酰甘油(TG)血癥、肥胖、糖尿病等也是該病的危險因素。本研究主要對血脂及糖代謝兩個方面進行描述分析,現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來源于“高血壓病早期管理對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的影響”首發基金項目的首鋼地區有15年以上高血壓病史的患者。2010年4~7月對上述人群進行了復查,選取其中資料完整的757例高血壓患者進行分析,男509例,女248例,平均年齡(65.42±9.77)歲。
采用問卷調查、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進行研究。心血管危險因素問卷和調查方法按照世界衛生組織MONICA研究方案執行[6],調查內容包括人口學資料、吸煙飲酒史、個人病史等。實驗室檢查包括空腹血糖(FBG)、總膽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等生化指標檢查。
參照《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進行糖尿病的診斷,FBG≥7.0 mmol/L或正在服用降糖藥物者為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受損的診斷標準為FBG≥6.1 mmol/L且<7.0 mmol/L。參照《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標準進行血脂水平分層,高TC血癥為TC≥5.18 mmol/L;高TG血癥為TG≥1.70 mmol/L;高LDL-C血癥為LDL-C≥3.37 mmol/L;低HDL-C血癥為HDL-C<1.04 mmol/L。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757例高血壓患者中患腦卒中199例[缺血性腦卒中186例,占 24.6%(186/757);出血性腦卒中 13例,占 1.7%(13/757)],占 26.3%;患冠心病 200 例,占 26.4%。 血脂異常者占77.1%,糖代謝異常者占49.5%,合并吸煙者占21.7%,缺乏體育活動者占5.0%,肥胖者占26.9%。
2.2.1 血脂異常 757例高血壓患者中合并血脂異常的患者占77.1%,其中,合并高TC血癥者最多占49.4%,其次為合并高TG血癥患者占34.7%,低HDL-C血癥占25.2%,高LDL-C血癥占6.7%。男性高TC血癥及高LDL-C血癥患病率低于女性,而低HDL-C血癥患病率高于女性,差異均有高度統計學意義(均P<0.01)。隨著年齡的增長血脂異常率逐漸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職業分類不同血脂異常率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第三類職業合并高LDL-C血癥患者最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家庭月收入的增加,高LDL-C的患病率逐漸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2.2.2 糖代謝異常 757例高血壓患者中糖代謝異常者占49.5%,38.3%為糖尿病,11.2%為空腹血糖受損。男性患者糖代謝異常率高于女性,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從事不同職業類型的高血壓患者糖代謝異常率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第三類職業的空腹血糖受損率最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高血壓是我國患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病,同時又是腦卒中和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本研究對757例首鋼地區高血壓患者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為高血壓的危險干預提供了一定的臨床依據。高血壓患者合并最多的疾病是血脂異常,其次為糖代謝異常。我國血脂異常人數已達2億[5],糖代謝異常的人數預計達2.4億[7]。我國遼寧省50個農村的高血壓人群數據顯示,6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合并血脂異常,最常見的類型是高膽固醇血癥,20%的患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水平[8]。從本研究可見首鋼地區高血壓患者與遼寧省農村高血壓患者相比,血脂異常率(71.1%)和糖代謝異常率(49.5%)均較高。這可能由于兩個研究入選患者的地點和標準不同而導致。本研究還收集了不同特征高血壓患者危險因素的現況信息,即隨著年齡的增加血脂異常率逐漸降低,可能與年齡越大患者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投入的關注越多有關。第三類職業(專業技術人員及公務員)的高血壓患者中空腹血糖受損率均低于其他兩類職業,可能與個人飲食、生活習慣及醫療條件有關。

表1 不同因素影響高血壓患者血脂異常情況[n(%)]

表2 不同因素影響高血壓患者血糖代謝異常情況[n(%)]
綜上所述,血脂和糖代謝異常是我國高血壓患者中最常見的兩種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因此應該高度關注這兩種危險因素及合并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和控制,為高血壓患者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提供指導。
[1]中華心血管雜志編輯委員會.多重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綜合防治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6,12(34):1061-1071.
[2]武陽豐,趙冬,周北凡,等.中國成人血脂異常診斷和危險分層方案的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428-433.
[3]Khot UN,Khot MB,Bajzer CT,et al.Prevalence of conventional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Jama,2003,290(7):898-904.
[4]王薇,趙冬,劉靜,等.中國35-64歲人群膽固醇水平與十年心血管病發病危險的前瞻性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6,34(2):169-173.
[5]衛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08-2009[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13-21.
[6]Wu ZS,Yao CH,Zhao D,et al.Multiprovincial monitoring of the trends and determination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ino MONICA project)Ⅲ.Association between risk factor level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hin J Cardiol,1998,26(2):85-88.
[7]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8]Zhang X,Sun Z,Zhang D,et al.Prevalence and assiociation with diabetes and obesity of lipid phenotypes among the hypertensive Chinese rural adults[J].Heart Lung,2009,38(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