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陳月娣,趙小燕
(浙江省諸暨市農技推廣中心,浙江 諸暨 311800)
玉米銹病和玉米小斑病作為南方秋玉米致災性病害在諸暨市發生較為普遍。其中特別是玉米多堆銹病(玉米南方型銹病)是由擔子菌亞綱中的玉米多堆銹病(Puccinia polysora Underw.)侵染引起,在秋玉米生長茂密的中期遇高濕的天氣條件就蔓延流行,因此對秋玉米的產量影響很大,導致諸暨市部分農民只種春玉米不種秋玉米。為解決制約秋玉米生產的瓶頸問題,篩選出能有效控制這2種病害的新型藥劑。
25%嘧菌酯懸浮劑(阿米西達)667 m2用量(下同)40 mL,20%(丙環·嘧菌酯)Quilt懸乳劑50.0,66.7 mL,32.5%苯醚甲環唑·嘧菌酯懸浮劑(阿米妙收)33.3 mL,30%苯甲·丙環唑乳油(愛苗)33.3 mL,上述4藥劑為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生產,市售;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拿敵穩)20 g,拜耳作物科學有限公司生產,市售。
藥劑處理及清水空白對照共7個處理,重復3次。
試驗設在浙江諸暨市牌頭鎮王勞軍村,面積667 m2,土壤酸性,玉米品種為鄭單 958,7月16日播種。密度每 4株·cm-2。各小區面積為20.3 m2(7 m×2.9 m),隨機區組排列,16 L虎躍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噴霧。扇形噴嘴,第1次施藥7月19日初見病斑時,第2次施藥8月13日,間隔26 d。
以目測整株病害的嚴重度為參數標準,每小區目測調查 10株。調查時間,7月 19日,8月13日,8月20日,8月27日共4次。在收獲期開展綠葉面積調查及測產。
試驗結果表明,參試的6種藥劑對玉米多堆銹病和小斑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保綠作用較好,增產效果明顯。試驗期間沒有發生藥害,對玉米安全。
從表1可見,藥效最好的是20%Quilt懸乳劑用量66.7 mL和30%苯甲·丙環唑乳油用量33.3 mL,防效均為98.26%,而25%嘧菌酯懸浮劑、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和32.5%苯醚·嘧菌酯懸浮劑相對較差些,防效分別為97.83%,96.24%和94.14%。
從表1可見,藥效最好的是32.5%苯醚·嘧菌酯懸浮劑,20%Quilt懸乳劑用量66.7 mL,25%嘧菌酯懸浮劑,防效分別為98.29%,98.01%,97.16%;而30%苯甲·丙環唑、75%肟菌·戊唑醇和 20%Quilt用量 50mL的防效相仿,都為95.74%。

表1 嘧菌酯等藥劑處理藥后14 d對玉米后期病害的防治效果
在收獲前調查(表2),綠葉程度平均最好的是30%苯甲·丙環唑乳油,為80.0%,其次是20%Quilt懸乳劑用量66.7 mL和25%嘧菌酯懸浮劑,都為 78.3%,而 20%Quilt懸乳劑 50 mL和32.5%苯醚·嘧菌酯都為73.3%,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為68.3%。按上述順序,處理區平均綠色程度分別要比空白對照要增199.6%,193.2%,174.5%和155.8%。

表2 嘧菌酯等藥劑處理防治玉米后期病害的生物效應
從表2可見,增產(干重)效果最好的是20%Quilt懸乳劑,比對照增36%,其次是30%苯甲·丙環唑乳油、25%嘧菌酯懸浮劑和32.5%苯醚·嘧菌酯懸浮劑,都比空白對照增32%,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和20%Quilt懸乳劑50 mL,也比空白對照增產28%。
參試6個處理對玉米安全,并對玉米銹病和小斑病有良好防效,保綠和增產效果明顯。防病增產效果相對明顯的是用量66.7 mL的20%Quilt懸乳劑,其次是30%苯甲·丙環唑乳油,而25%嘧菌酯懸浮劑,32.5%苯醚·嘧菌酯,20%Quilt懸乳劑用量50 mL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也具有推廣應用價值。在當前,玉米銹病尤其是多堆銹病時有發生,且造成收成大為減少,而農民又只能選擇種春玉米而不敢種植秋玉米的情況下,通過本次試驗,篩選出了對玉米有很好控病保產的藥劑,可基本解決農民秋玉米生產的技術難題,有利于提高農戶玉米種植積極性,從而促進糧食的穩產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