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鋒,王建峰
(1.浙江省第一測繪院,浙江杭州 310012;2.浙江省測繪質量監督檢驗站,浙江杭州 310012)
浙江省地理空間數據交換和共享平臺(以下簡稱浙江省數據交換平臺)利用浙江省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資源,按照統一標準整合全省范圍內各部門的專題地理空間數據,建立了基于多重網絡環境的開放式地理空間數據公共服務平臺,為政府決策和公共應用提供了地理空間數據服務和空間位置服務。
電子地圖數據庫是浙江省數據交換平臺地理信息共享和服務的基礎,數據質量和可視效果直接影響共享和服務質量。浙江省數據交換平臺電子地圖數據庫數據內容精準、種類完備、現勢性強、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數據可視化利用ArcGIS平臺,模板采用最新Maplex標注方式,按最新的切片壓縮格式組織輸出。
浙江省數據交換平臺電子地圖數據庫內容包括:政務POI(興趣點)空間數據、政務版電子地圖、公眾POI空間數據、公眾版電子地圖和暈渲地圖等。包含1∶1萬、1∶5萬、1∶25萬、1∶100萬、1∶400萬5個比例尺電子地圖數據。

圖1 電子地圖數據庫構成
(1)政務版電子地圖數據
政務版電子地圖在地理空間框架數據的基礎上整合了政府機關所關注的社會經濟信息,其主要內容包括水系、交通、居民地、地貌等核心地理框架信息和行政機關、各類公共服務及設施等專業基礎信息。政務版電子地圖中包含了部分涉密內容,不直接向社會公眾發布。政務版電子地圖數據庫的數據為1∶400萬、1∶100萬、1∶25萬、1∶5萬、1∶1萬序列,局部重點區域建設為1∶5千。
(2)公眾版電子地圖數據
為滿足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的地理信息服務需求,對政務版電子地圖進行進一步加工以形成面向社會應用的公眾版電子地圖數據庫。公眾版電子地圖數據庫將政務版電子地圖中不適于面向公眾發布的地理位置及相關涉密信息進行刪除、屏蔽、簡化、模糊和綜合,同時增加了公眾較為關注的熱點信息,如加油站、學校、醫院、賓館酒店、風景名勝等。公眾版電子地圖數據庫的數據精度為1∶400萬、1∶100萬、1∶25萬、1∶5萬序列,局部重點區域的建設精度為1∶1萬。
(3)暈渲地圖
暈渲地圖是以浙江省1∶1萬圖的等高線為基礎,按5 m、25 m、50 m不同等高距制作的全省DEM數據影像,并在應用軟件中按高程進行符號化輸出,達到最佳輸出效果。
(4)POI空間數據
按不同需求,POI空間數據庫分為政務POI和公眾POI空間數據庫。政務POI空間數據庫面向各級政府部門開放,主要內容包括與電子政務業務有密切聯系、與地理空間分布有關的各類自然、社會及經濟要素的地理實體信息。公眾POI空間數據庫面向企業、社會公眾開放,包含企業、社會公眾較為關注的自然、社會及經濟要素的地理實體信息。同政務POI空間數據庫相比,公共POI空間數據庫在內容、屬性等方面均有所簡化,且刪除了所有涉密信息。政務、公共POI信息分類分層形成一整套最詳細空間分辨率的POI基礎庫。
電子地圖數據庫建設選用ArcGIS作為GIS平臺軟件;存儲格式采用Esri的GDB,坐標系統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以度為單位。

圖2 1∶1萬電子地圖數據庫生產流程
按設計要求處理電子地圖中已有信息和補充新信息。電子地圖數據庫中不存在注記對象,所有注記通過要素屬性標注實現。
(1)為了實現圖面標注合理,對水系結構線進行分析,刪除湖泊、池塘、水庫等的水系結構線,修改支流水系結構線,防止支流標注到主干河流里。
(2)對交通要素,補充部分要素屬性,如橋梁和隧道位置、鐵路屬性等。對1∶1萬比例尺圖上的高速互通道路進行完善。根據影像資料正確處理賦上下關系字段,對復雜的、內業無法理清上下關系的匝道,采取外業調繪方式進行。對其他立體交通的上下關系也要表示清楚。
(3)對居民地,分為郊區成片和城區成片代碼。
(4)對一個區域存在多個名稱對象,重復的要刪除。對不同的名稱對象如海洋注記、山脈注記等,正確賦控制屬性。對大于7個字符的標注進行換行控制。
(5)生僻字利用生僻字字庫輸入,便于和其他數據進行交換。
數據處理完成后,還要提供相應的可視化效果輸出。具體包括ArcGIS里各個比例尺的模板制作和數據切片輸出。
(1)模板制作
在ArcGIS平臺上數據符號化比較復雜,地圖要素按常規地圖標注實現比較麻煩和困難。經過大量試驗才能制作出令人滿意的效果。在該項目中,所用標注采用了ArcGIS的Maplex方式標注。對面狀水系和海洋要素分級標注,首先保證浙江省八大水系和主要湖泊、水庫的標注合理正確。對線性要素的標注,注意字頭反向問題。用不同的顏色和線型區分道路屬性和等級,道路名稱重復標注的距離按比例尺進行分別設定。用線型較寬和顏色鮮艷的符號表示高等級道路。對各類點符號,如學校、醫院等采用相同大小透明的emf格式制作,再導入符號庫。最后調整各要素的顯示順序,面狀要素在最下面,點狀要素在最上面,注意境界不要被壓蓋。各要素配上不同的線型、符號、顏色及注記,形成簡潔、美觀、大方的電子地圖模板。

圖3 1∶1萬電子地圖數據庫數據模板
(2)切片輸出
在ArcGIS平臺上數據切片對模板的要求較高,首先模板最好不要太復雜,復雜的模板影響切片速度。其次要素標注不要采用動態標注,否則切片數據會出現重復標注,影響出圖效果。對全省1∶1萬海量數據最好分開切片,否則會出現很多空白圖片。對可視化成果輸出最開始采用ArcGIS 9.3,切片數據多,轉移慢,容易出現故障。后改用ArcGIS 10,生成新的壓縮格式切片數據,結合快速拷貝工具解決了上述問題。
對浙江省數據交換平臺電子地圖數據庫建設完成,筆者有以下幾點經驗和體會:
(1)加強質量控制管理。浙江省數據交換平臺電子地圖數據庫要素分類多達幾百層,各種要素關系標注顯示復雜,容易出現某一類要素遺漏的重大錯誤。因此一定要在模板源頭上加強控制。
(2)對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善于利用新技術解決。如數據輸出過程中采用了ArcGIS 10的壓縮切片和快速拷貝工具,解決了以前轉移速度慢且容易出錯的毛病。
隨著平臺建設的不斷深入,各種各樣的問題還會出現,如收集各方面信息和需求來實時進行數據庫更新以及模板的進一步優化等,還需我們在今后的實踐中進一步研究實現。
[1]張嵐,顧春墚.省級地理空間框架數據庫建設實踐[J].浙江測繪,2010(1);43~45
[2]何正國,杜鵑.ArcGIS Server開發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3]吳秀芹,張洪巖,李瑞改等.ArcGIS 9地理信息系統應用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4]徐開明.地理空間框架庫的含義和作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5(10)
[5]楊國清,祝國瑞,喻國榮等.可視化與現代地圖學的發展[J].測繪通報,2004(6);40~42
[6]龔健雅.地理信息系統基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