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陳有賦
編者按:這是一篇很有地方語言特色的小品。尤其是老奶奶與小孫子的對話,漢語中夾雜著維吾爾語。如:“糊里麻糖怕讓”,“糊里麻糖”是漢語亂七八糟的意思,“怕讓”是維語胡說的意思等。加之小孫子的語言天真奇趣,充滿了傳統維吾爾語的幽默色彩,讀之非常有趣。
在吐魯番市開往鄯善縣魯克沁鎮的班車上,圍繞交通發展發生的巨大變化,維吾爾族老奶奶及孫子與援疆漢族女教師之間進行的有趣交談。人 物
維吾爾族老奶奶:60多歲。
援疆漢族女教師:近30歲。
維吾爾族小男孩:8歲,維吾爾族老奶奶的孫子。
三張椅子,其中兩張緊挨著,另一張拉開相當于人行過道寬的半米的距離;一只女式坤包,一只人造革旅行包,一只雙背帶書包,半根雪糕。
(開幕)
幕后一個男聲喊:吐魯番去魯克沁的旅客檢票上車啦!
(女教師肩挎坤包上場,坐到單獨擺放的椅子上。)
(維吾爾族老奶奶手提人造革旅行包,她的孫子背著雙背帶書包,一前一后上場。)
小孫子:讓一讓,讓一讓,雪糕碰上啦!雪糕碰上啦!
老奶奶:悄悄!悄悄!(走到座位跟前,老奶奶把旅行包放到椅子下面,再幫孫子從肩上拿下書包,也放到座位下面,然后,讓孫子坐到里面靠窗的座位上,自己坐到靠近過道的座位上。)
老奶奶:(坐定后,轉臉笑對著女教師)你好呀!姑娘。
女教師:好,好,您老人家也好吧!
老奶奶:也好,也好。
小孫子:(身體前傾)阿姨,你好!我也好。
女教師:對對對,你也好!小朋友也好。
老奶奶:(愛撫著孫子的頭)嘿嘿嘿,不調皮就好。
女教師:調皮不是什么壞事,調皮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聰明。
小孫子:阿姨,我突然發現你長得很漂亮!你的心一定也很好吧?
女教師:哈哈哈,看來你不但聰明,還是個小馬屁精呢。
老奶奶:就是就是,他很會說好聽的話,經常把他爺爺高興得牙都笑掉了。
小孫子:阿姨,我爺爺的牙是假牙,他咳嗽、打噴嚏都要兩只手這樣(兩手捂嘴)捂著嘴,不然話,假牙就會像鴿子一樣飛掉。
女教師和老奶奶:(同時)哈哈哈!哈哈哈!
女教師:你真是個開心果!
老奶奶:不要聽他胡說八道,牙怎么會像鴿子一
樣飛呢!
小孫子:奶奶,我說的是小鴿子,飛不遠的小鴿子。
女教師:哈哈哈,小朋友,你的想象力真豐富!
老奶奶:他腦子里面天天胡想的呢,大人想不到的話,從他的嘴里面隨口就出來了。
小孫子:奶奶,阿姨剛才說的開心果是什么果子?蘋果一樣嗎?
老奶奶:嘿嘿嘿嘿,開心果是最好的果子,大家都喜歡。
小孫子:不酸吧?要是酸可不行,媽媽一看見生杏子,就會叫喚“牙倒了牙倒了”。
女教師:哈哈哈哈,老人家,你的孫子真可愛。
老奶奶:就是就是,但是,也經常把人氣得不行。女教師:老奶奶,你的漢話怎么說得這么好啊?老奶奶:不太好,一般般。不過,我年輕的時候當過好幾年大隊婦女主任,經常和漢族同志打交道,漢族歌也唱,舞也跳,自然就會說漢族話。
女教師:你還當過領導干部呀,難怪呢。
小孫子:阿姨,我的漢語說得比奶奶標準。
女教師:是啊,我聽出來了,那你是怎么學的?
小孫子:我是在學校里跟老師學的。我不但會說會寫,還會唱很多漢語兒歌。我現在就給你唱一個:(唱)我有一只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有一天我心血來潮騎著去趕集,我手里拿著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嘩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女教師和老奶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老奶奶:姑娘,你這是哪兒去?
女教師:到魯克沁去見個同事,也就是玩去。
老奶奶:是個有工作的人,好,干什么工作的?
女教師:當老師的,內地來的援疆教師。
老奶奶:援疆老師?亞克西!熱合買提!很感謝你們!
女教師:謝什么呀,我很喜歡吐魯番這個地方的。這里人好,地方好,葡萄、瓜果也都非常甜。老奶奶:(轉過臉)聽見了沒有,阿姨是老師,老師跟前再不能胡說八道。
小孫子:我沒有胡說八道,是嗎,老師?
女教師:是,你沒有胡說八道。
小孫子:奶奶,你也要聽老師的話,不要隨便冤枉好人。
老奶奶:對對對,奶奶也聽老師的話,不冤枉你這個好人。
女教師:嘿嘿嘿,老人家,你們這是走親訪友呀,還是回家呀?
老奶奶:我回娘家去了,現在回家。
女教師:老人家,您娘家在吐魯番?
老奶奶:不,我的娘家在尉犁縣,羅布泊跟前,遠得很。
小孫子:老師,因為尉犁縣實在遠得很,所以,奶奶每次去都需要男人的保護,以前是我爺爺保護她,后來是爸爸保護她,現在是我保護她。
女教師:是嗎?這樣一來你奶奶來來去去都很安全啦。
小孫子:有我在,當然安全!我可不是光會吃糖包子的!
老奶奶:是的,有我的寶貝孫子在,什么麻達也沒有。
女教師:不過,老人家,當時,你的父母怎么舍得把你嫁這么遠呀?
老奶奶:姑娘,你可能還不懂,有親人的地方再遠也不遠。我們在這個地方很早的時候就有很多親戚,那邊的丫頭這邊嫁過來,這邊的丫頭那邊嫁過去,親戚越來越多。
女教師:對對對,您說的有道理。
老奶奶:你要是在這邊跟一個好男人結婚,你也會很喜歡這個地方。媽媽房子去了,這個地方想,這個地方回來了,媽媽房子想。
女教師:是的,是的,那您回一趟娘家可真不容易呀!
老奶奶:以前真不容易,現在路好,車也多,方便得很。
女教師:是呀,以前出門都不容易,各個地方都一樣。
老奶奶:我年輕的時候,兩年三年才回一次娘家,不是騎駱駝,就是騎毛驢,走戈壁灘,要走好多天!
小孫子:老師,我知道,戈壁灘上根本沒有路,沒有走過的人,不能走。我爺爺走得多,他敢帶我奶奶走。但是,我爺爺、奶奶的屁股每次都被磨破了。
姑娘:嘿嘿嘿,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小孫子:聽說的,聽爺爺說過,也聽奶奶說過。
老奶奶:哈哈哈哈!
女教師:哈哈哈哈!你還聽說過什么呀?
小孫子:戈壁灘有狼,把毛驢不看好了,就會被狼咬死吃掉;戈壁灘沒有甜水,喝水不節約,就會渴死在戈壁灘,最后,人也讓狼吃掉。我爺爺奶奶運氣好,到現在也沒有被狼吃掉。
老奶奶:呵呵呵呵,我和你爺爺要是運氣不好,都被狼吃掉了,哪里還有你這個搗蛋鬼。
小孫子:狼不敢吃你和爺爺,它敢吃,我會拿這么長的刀去把狼殺掉,用它的皮給你當坐墊。
女教師:哎呀,你這么厲害呀!只是現在奶奶再不用走戈壁灘了,也不用怕狼了。
老奶奶:就是,奶奶早已經不走戈壁灘那條路啦,太難走啦。后來,通了班車,奶奶就坐班車了。
小孫子:像現在的班車一樣有空調嗎?
老奶奶:哪有什么空調,能坐卡車已經不錯了。那時候的公路都是搓板路,班車都是“蹦蹦車”,把人的腸子都要顛斷了。有的人戴的棉帽子大了,帽檐子一會兒左邊來了,一會兒右邊去了,大石頭上、大坑里面使勁顛一下,帽子頭上不站了,車里面滾的呢。
女教師:哈哈哈哈!
老奶奶:而且,那時候車也少,一天趕不上,就要等到第二天嘛,第三天嘛,還是第四天嘛,說不下(ha)。特別是冬天,早早的起來等班車,胡大呀!把人凍得不停地抖得呢,嘴巴里面說出來的話像壞喇叭里面出來的聲音一個樣。
女教師:太辛苦啦!現在都好了吧?
老奶奶:現在都好了。公路每個大隊、每個小隊都通的呢,到地里面勞動去,走的也是黑油路。不管到哪里去,車太多得很,班車一會一會有,公共汽車農村也有,出租車也到處跑的呢。我們自己房子,也摩托車有,三輪車有,毛驢車下崗了。以后,錢多了,可能還飛機坐一下(ha)吧。小孫子:奶奶,我給你開飛機!你想到哪去,我就開到哪里去。你在飛機上放心睡覺,你一個夢做完了,我們就到了。
女教師:你還真是個孝順孩子,奶奶真是沒白疼你。
老奶奶:就是跟他爸爸一個樣,有點愛吹牛。
小孫子:我不吹牛,是我爸爸有點吹牛。老師,你聽我說一個我爸爸吹牛的順口溜:天上為什么那么黑呀,有一頭牛在天上飛呀,牛為什么在天上飛呀,是我爸爸在地上吹呀。
女教師和老奶奶:(同時)哈哈哈哈!
女教師:你這樣壞你爸爸名聲,就不怕爸爸修理你?
小孫子:我跑得快,我往爺爺奶奶背后一藏,他就沒有脾氣了。
女教師:假如有一天爺爺奶奶都不在跟前呢?小孫子:老師,你怎么連這么簡單的道理也不知道呀,好漢不吃眼前虧嘛。爺爺奶奶不在的時候,我就像我們家的老貓咪一樣,白天不找麻雀的麻煩,晚上不找老鼠的麻煩,我還哪里有麻煩?
女教師:看來你還真是個聰明人。
小孫子:哪里哪里,只是個傳說。
老奶奶:嗨!糊了麻糖怕讓(胡說)不行,老師跟前好好說話!
小孫子:哎呀,老師,請你不要生氣!有的東西嘛,爸爸跟前遺傳來的,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冒出來了。
女教師和老奶奶:(同時)哈哈哈哈!
老奶奶:好了!不能再胡說八道了,一會兒睡一下(ha),讓老師也一會兒休息。
小孫子:(把頭往奶奶胳膊上一靠,眼睛一閉,有意學打呼嚕)呼呼,呼呼……
(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