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芳 (云南藝術學院 云南昆明 650000)
一
“演出的概括形象”或“演出的形象種子”是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中“角色性格種子”發展而來,由聶米羅維奇-丹欽柯首先提出的。
在丹欽柯看來,“演出的種子”主要是指劇作的思想。他強調,演出的“一切任務,一切適應,一切舞臺色彩都是從這個基本主題產生出來的,就像樹根生長出枝,葉,花,果一樣……,善于敏銳的觀察每個形象的天性,非常細微,準確而且正確地找尋到形象種子。導演就越能正確,準確,明確地看到形象的核心和動力,那么演出就更有表現力。
在中國,形象種子這一詞是由徐曉鐘老師提出的。徐曉鐘闡述道:“所謂演出的形象種子,指的是未來演出的形象化立意,是概括思想立意的象征性形象,他是生發整個舞臺演出的形象的‘種子’。為了使綜合藝術各因素各部門統一于一個總的立意、總體形象,并且幫助演員獲得正確的創作自我感覺,我習慣于在構
思中確定一個演出的形象種子,它是一個被形象化了的哲理,它能給予創作者們形象的暗示,又能用這種形象化了的哲理去激發創作集體的創作熱情。”②
關于“形象種子”的界定,張仲年在—篇論述題為《論演出的“形象種子”》一文中也提出了“演出‘形象種子’究竟是什么”的問題。得出了“它是一種意象”的結論??v上所述:所謂形象種子:他是導演在二度創作中通過對劇本的工作,經過創造性思維的創造性的想象在導演心中概括出來的全局的帶有象征性意味的哲學的詩意性的舞臺演出形象。
吳戈在《戲劇本質新論》中是這樣界定形象種子。“‘形象種子’是導演將文學劇本變為藝術形象的總體具象,它產生于人物、事件、線索等劇本各構成部分與戲劇意蘊、情感的內在聯系,也表現為導演與劇作家的思想、情感的同構聯系。這便成為了整個戲劇創演藝術形象活動的形象?!雹?/p>
我認為“形象種子”是導演二度創作中導演構思的演出形象的概括?!靶蜗蠓N子”——導演二度創作的整體形象立意概括用徐曉鐘老師的話說這個:“種子”是二度創作的思想立意,但決不是純理性思辨,它是一種能催化和引導整個二度創作得以進入最高審美境界的詩意的,象征性的意像。形象種子是導演在二度創作中通過對劇本的工作,經過創造性思維的創造性的想象在導演心中概括出來的全局的帶有象征性意味的哲學的詩意性的舞臺演出形象。
二
徐曉鐘認為導演構思包括三大部分:演出的現實意義與最高任務;演出的“形象種子”;演出中的處理原則。
徐曉鐘指出,演出的“形象種子”不應是提供某個實在的形象讓各藝術部門進行直接的摹仿。實在的形象會扼殺想象。他“是生發整個演出的各種具體形象的種子”,“僅僅是各種形象的一顆種子”。因此他即要具體但又不能十分具體,既要具備明確性但又留有很大的思索余地。④
戲劇導演的工作是一項創造性藝術行為,他的作品最終是在舞臺上呈現的,最終呈現的是一種立體的形象,也就是角色形象,舞臺美術形象的綜合形象和最終立意的哲學形象以至這種形象在觀眾心中的升華。這就決定了導演工作在案頭工作的階段就應該對演出的總體舞臺形象有一個預知性,也就是在對劇本的二度創作的過程當中導演內心就已經在建立了整個演出的意向,也就是以上所說的形象種子。這樣的一種演出的形象種子的比喻,它可以是帶有象征意味的實物的比喻,可以使帶有哲學性意味的意境的比喻,可以是具體的實物,一句話,一句詩,一段文字,一種意境等。
如此一來,導演構思所要尋找的形象種子;那個富有詩意和哲理的總體審美意象,不是導演信手拈來的,而是一個導演深入開掘劇作精髓的結晶;他也不是只有創作者所能掌握的神秘的東西,而是觀眾也能從審美欣賞中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受到啟示,得到意會的。因此,它不僅僅使用以統率舞臺各部門二度創作的有效方法,而且是導演的哲學意識向舞臺藝術形象滲透的有效途徑。
三
徐曉鐘老師成功的導演方法之一,是為每一部作品尋找和確立一個“形象種子”,他說這“是一個演出形象化的思想立意,它是概括思想立意的象征性形象,是生發整個演出的各種具體形象的種子?!?/p>
徐曉鐘老師說:“在看小說人物的命運及命運背后的蘊涵,我從幕幕慘劇的共同模式中看見了一個最單純、最概括的象征形象—圍獵?!雹咚麨椤渡淦杭o事》確立的“形象種子”就是“圍獵”——桑樹坪愚昧的村民們,每一個人都是圍獵者,又是被圍獵者。一群追逐命運的人們,象野獸一樣被人“圍獵”,同時又自相“圍獵”?!渡!穭〉摹皣C”,既準確地揭示了戲劇情節和人物描寫的內在主題,又為這個主題確立了鮮明而強烈的藝術形象,在激活表演與觀眾,創造劇場當下生命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
世界上有什么比這種自相戕殺更加觸目驚心的呢!劇中除了王志科是“戴帽”的“階級敵人”,其余的人都同是桑樹坪生,桑樹坪長的,可謂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為什么他們會這樣互相摧殘,互相圍獵?是幾千年貧窮落后造成的,為了生存而斗爭的原始蒙昧,是封建保守的落后觀念與倫理道德,是越演越烈的極“左”之風,三者畸形的扭結在一起。把那些熱愛生活、向往愛情、渴望求變的生靈一一捕殺。歷史在“桑樹坪”停止,文化在“桑樹坪”凝固?!皣C”,這一“形象種子”概括,既鮮明有力,又內涵深厚。它深入到了我們的民族素質的本體,觸及到了民族文化的根柢,充分顯示了導演視野的宏寬、深邃、博大。⑧
“形象種子”準確的捕捉要求著導演有較高綜合素質,導演是一個傳遞者,傳遞著生活的美傳遞著生活的真諦,這也就決定著導演必須是站在生活之上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概括生活的本質和傳遞生活的真諦。導演藝術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單單是傳播一種生活,而是傳播生活的文化,我們的導演不單單是要追求對生活的簡單的揭示了,而是要主動的去提高對生活的認知能力,這就推動著導演在其創作中去追求導演藝術的哲學升華。
注釋:
②《〈培爾?金特〉的導演構思》.徐曉鐘著.《戲劇學習》雜志1983年第4期.
③《戲劇本質新論》.吳戈著.云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頁.
④《〈馬克白斯〉的導演構思》.徐曉鐘.酈子柏著.《戲劇學習》雜志1981年第2期.
⑦ 《反思、兼容、綜合》徐曉鐘著.《劇本》雜志.1988年第4期.
⑧ 《戲劇導演》.張仲年著.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年版.第385頁.
[1] 張仲年. 《戲劇導演》.[M]. 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年版.
[2] 徐曉鐘.《〈培爾?金特〉的導演構思》[J]. 《戲劇學習》雜志1983年第4期.
[3] 徐曉鐘.《反思、兼容、綜合》.[J]. 《劇本》雜志1988年第4期.
[4] 徐曉鐘.酈子柏著.《〈馬克白斯〉的導演構思》. [J].《戲劇學習》雜志1981年第2期.
[5] 吳戈.《戲劇本質新論》.[M].云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6] (蘇)瑪?克尼別爾. 《論聶米羅維奇—丹欽科的導演方法》.[M].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年版.
[7] 康洪興.《美學研究 戲劇導演表演》.[M].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