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艷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0)
動畫短片是動畫片中極具個性化的一筆,相對于動畫長片來說,它具有短小精悍、立意深刻的特點。動畫短片往往采用不同于傳統動畫的制作形式,有更廣闊、更自由的個人發揮空間,也更具有獨立性和原創性。動畫短片的這些特點也為其創作增加了難度,如何迅速有效地在極短的時間內表達故事,通過較少的矛盾沖突和故事情節表現主題,反映深刻的道理,并通過創作者的想象力和藝術表現力,別出心裁的構思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畫面,是動畫愛好者和創作者思考的問題。
獲得第83界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積木屋的回憶》是導演加藤久仁生新作,全片12分鐘,講述了一位住在被海水淹沒的陸地上的老人。隨著海水不斷上漲,老人的房子也越蓋越高。無意中,老人心愛的煙斗掉入海中,為了煙斗,他決定穿潛水衣潛回被海平面覆蓋的舊屋中。在尋找的過程中,往事的一幕幕,再一次浮現在老人的眼前。整個短片安靜溫暖,意味深遠,散發著濃濃的懷舊情懷,造型和畫面氣氛的營造讓人驚艷。《積木屋的回憶》在2008年昂西動畫節一大堆電腦作品中顯得彌足珍貴。這樣一部質樸的動畫短片給我們的創作帶來了新的思考和啟示。
不論對于動畫短片還是長片的創作來說,主題的確立是我們的首要任務。“環保”一直是社會關注和大家討論的焦點,自然也成為很多動畫創作者的首選主題。對于這樣一個常見主題,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的表現,難免會落入俗套,很難出彩。《積木屋的回憶》既將“環保”和時間與回憶聯系起來,又融合了親情和愛情,在展現一個地球變暖與冰川融化的未來城市的同時,也惟妙惟肖地傳達出一位老人對于生活的勇敢和熱愛。短片開頭部分茫茫大海上若隱若現的城市的鏡頭讓人眼前一亮,很好地暗示了冰川融化的主題。導演選擇了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作為主人公,以老人尋找心愛的煙斗這一情節為切入點,展開了老人的回憶部分的講述。隨著老人一層一層地向下游,老伴兒為他拾起煙斗的鏡頭開始了從后向前的回憶,從陪伴臥病在床的老伴兒,到與兒孫全家福的合影,再到從初見女婿到女兒婚禮,緊接著剛剛及膝的愛女遠游,女兒出生的畫面,一個個畫面再次閃過。當老人沉入海底,故事又從老人和老伴兒的相識、相知到最后在一起講起。導演將回憶和老人現在的生活聯系起來,交替出現,又讓老人通過回憶往事產生新的生活的理解,整個故事柔緩而緊湊,導演并沒有直接通過環境的變化或者變暖的原因來表現主題,而是通過老人的故事,通過親情、愛情這些生活中大家都會感受到的情感回憶,間接地讓觀眾感受到環境的變化對于我們生活的影響,這樣使觀眾有很深的認同感,并且帶給觀眾更多的思考空間。
動畫短片的時間一般控制在30分鐘以內,在有限的時間內表情達意,突出主題,同時讓觀眾產生共鳴,時間安排就顯得非常重要。故事的開始、發展、高潮和結尾在整個時間里的合理安排,能夠幫助觀眾積累情感,最終達到共鳴的效果。同時利用剪輯省略或延長真實時間也需要認真思考。《積木屋的回憶》在12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了老人對其一生的回憶,片中的每一個鏡頭和場景都在講述故事,影片節奏舒緩卻不覺得拖沓。短片開篇用了4分半鐘的時間來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主要的人物,并通過場景隱喻主題。整個回憶部分用了6分鐘的時間。在回憶的時間安排中,老人一層一層下游的時間和回憶往事發生的時間同時進行,通過老人的表情和動作來進行對比,穿插表現。導演在講述老人和老伴從小到大的故事時,利用了一顆大樹,幾個畫面就將老人和老伴從小到大的時間講述出來,利用了剪輯省略時間的作用。影片結尾用了兩分鐘的時間,并和開頭的畫面對應,在音樂聲中慢慢結束。
色彩是電影中的心理元素,每一部彩色影片都有一個確定的基本“色調”。電影中的色彩通過人們接受色彩時的心理感受傳遞特定的情緒。《積木屋的回憶》運用了超現實色彩,以淡黃色為主色調,讓觀眾通過畫面來感覺時間與記憶的存在,也通過色調在現實和回憶中穿梭。與溫暖的主色調形成對比的是冰冷的海水帶來的冷色調,藍藍的海水中是老人孤零零的身影,使老人的身影更顯孤單。影片的開頭和結尾是呼應的暖色調,而在老人潛入水中時則是海水的藍色調,當往事再現時,溫暖的紅色又浮現在觀眾眼前,冷暖色調交替出現,也讓觀眾跟隨的顏色變化穿梭在現實和回憶中。
根據影片內容不同調整不同的影片色彩基調,結合畫面共同表情達意,才能更好地調節觀眾的情感變化,表現主題,《積木屋的回憶》給我們展示的完美的效果。
正如沃爾特?莫奇所說“電影的發展帶來了聲音和視覺的融合。聽覺上的隱喻賦予了影片詩一般的意境。”聲音設計得越好,影像的效果也會更好。大多數人的人都會認同電影的原聲帶相當于一半的觀賞效果,好的音效可以拯救不成功的影像,差的音效也可以毀掉成功的攝像頭。
加藤久仁生再次和近藤研二合作,為《積木屋的回憶》譜曲,本片沒有對白,只有讓人久久回味的背景音樂,當老伴撿起煙斗遞給老人的時候,音樂戛然而止,時間仿佛也在這一刻停止了,而當老人陷入回憶時,那充滿懷舊和憂傷的背景音樂在觀眾耳邊響起,流進心田。聲音的節奏很好地幫助畫面詮釋了主題,音效的處理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對于大部分動畫創作者來說,尤其是個人動畫創作者,對于音樂的原創很難完成,一般會請專業的音樂人為動畫譜曲。最常見的是收集適合短片的音樂和音效,不加任何編輯的插入短片中,不僅沒有為短片錦上添花,反而大大影響了影像效果。《積木屋的回憶》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再一次重申了聲畫結合的重要性,聲音的設計應該跟隨影像的表達,配合畫面傳情達意,該緊湊的時候緊湊,該舒緩的時候舒緩,而不是生硬地放在一起。
在這個動畫技術無比絢爛的時代,CG技術、IMAX等大量三維動畫讓我們應接不暇,《積木屋的回憶》卻反其道而行之,短片中沒有絢麗的CG特效展示,也沒有眼花繚亂的鏡頭變化,我們看到的是彩色鉛筆般質樸的筆觸,細膩地描繪著老人對生活的熱愛和懷念。整部片子充滿著溫暖和淡淡的傷感,再次給我們展示了傳統二維動畫的魅力,正如當年的定格動畫《彼得和狼》一樣,帶給觀眾的是心靈的震撼。
動畫的表現方法和形式有很多種,也有不同等的方法相互結合。我們不應盲目的跟風,過于追求技術,踏踏實實地想出好故事,找到適合故事的表現形式,才能讓我們的短片獨具特色,深入人心。
[1]賈否,路盛章.動畫概論.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
[2]張智燕.動畫短片創作中的創意思維.美術界.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