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念
隨著社會、經濟各方面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英語作為國際交流語言,其重要性日益加強。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必須從中小學時代抓起,打好基礎。中小學英語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精心組織教學,促聽、說、讀、寫同步發展,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心理素養。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和社會對外語人才的多方位需求,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英語教師任重而道遠。
興趣是學習的根本動機,濃厚的興趣可以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去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首先,我們要抓住中小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征,在教學中盡量使用誘導、啟發的方式,以實物、圖片、聲音、情景等手段展開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另外,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天性活潑愛動,表現欲強,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巧妙設計課堂練習活動,讓學生在“練”中產生興趣,盡可能多的給學生創造講、練的機會,達到使其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
1.適當增加學生閱讀量。在平常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有意識的要求學生看一些課外讀物,組織安排一些課外活動,讓各年級的小學生,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逐漸提高他們的閱讀總量和閱讀能力。低年級的學生,老師可以講一些童話故事、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等,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積累一些原始素材。高年級的學生,要求適當高一點,讓其慢慢接觸一些中國現代和古代的文學名著以及外國文學經典名著,為以后學生持續閱讀打好基礎。我們讓學生閱讀的目的,在于讓其汲取更多的文學養分,而不是去增加學生學習以外的負擔,為此,我們必須得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質與量,要讓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使他們的思考問題能力與判斷力得到發展,同樣學生在閱讀中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發展,再不會因為區區二三百字的閱讀小短文而皺眉頭,咬筆頭了。
2.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第一,教師平時注意提高自身文學素養,靠自身的影響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一般來說,教師的專業知識積累的越多,上課時更能融會貫通,在日常英語教學活動中隨機應變,使課堂教學充滿情趣,也使學生因教師豐富的英文知識,流利的口語等現象產生一種敬重老師,羨慕老師“卓越出眾”才華的心理反映,這種心理反映效果在無形中不自覺地起到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作用,這也是中小學生“愛模仿”天性的必然。第二,開展多種相關的班級活動,如:英文歌曲、英文朗誦比賽、英語班會、英語書法比賽、英語板報以及知識競賽等,由易而難,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開展一些不同類型的活動,更有效的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圍繞中小學生天生愛表現的特點,讓每個學生都有參加的機會。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最大限度的激起學生的表現欲,強烈的表現欲促使學生產生一種自我主動閱讀意識,這就是我們所期望出現的,也正是激起學生閱讀興趣的重點所在。第三,多表揚,肯定他們閱讀的成績。如果條件允許,進行一些必要的物質獎勵。這也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一個方法,說起來容易,平常做起來就難。切忌因為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出現的小錯誤,小過失而批評、指責,中小學生逆反心理強,這樣會使學生閱讀興趣受到影響。
3.充分利用現代教育資源,抓好學生聽說練習。提高學生英文聽說能力最有效的手段是充分利用現代教育資源如錄音、幻燈、投影、光盤等視聽器材,這樣視聽結合,有機統一,使教學活動生動直觀,興趣盎然。特別是教材同步錄音帶要很好地利用,能讓學生逐步適應和模仿正統英美人士的標準英語語言,培養語感,提高聽說能力。教師還可根據學生水平自行錄制一些英語故事、幽默、小品和歌曲等,以激發興趣,培養聽力。長期運用電教動感器材于教學中,師生都會受益匪淺。
4.抓好學生的寫作訓練。每次習作要有目標,目標要有可行性,適合中小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階段特點;要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要訓練學生善于積累,讓學生有話可寫;方法要靈活、新穎;注意培養學生的寫作素質;加強學生書寫訓練。
教學過程不僅是學生的認知過程,也是一種活生生的師生情感交流過程,師生之間“情不通”則“理不達”。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對學生一視同仁,尊重每個學生,尤其要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努力嘗試。同時,教師要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發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師生交流渠道。如果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學生視你為良師益友乃至親人,這種師生關系必定是融洽的,對教學活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秾W記》上說,“親其師,信其道”,而“信其道”就會產生“學其理”的積極性。
教師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育目的的主導力量。一所學校辦得好壞,具體到每個學生成績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教師工作積極性的高低。小學生學習對教師的依賴性強,因此教師在教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更新教學手段,同時借鑒其他優秀教師先進的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達到師生共同進步的目的。
備好課主要備以下內容:備教材,掌握教材編排體系,編者意圖,根據單元目標及課時目標來設計教法。備教學法,為了達到目標,采用什么方法來教學,學生如何學。備學生,了解學生已有知識情況,設計問題要難易適度,課堂教學中學生會提出些什么要求和問題教師都要有所準備。備自己,想想自己對教材、學生的掌握情況,還要做些什么準備工作,還有沒有自己都不能解決的問題。
教師盡量不要將生活中的煩惱和厭煩情緒帶入課堂,要保持愉快的情緒,即使偶有不快,也能立即調整心情,順利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遇到學生頂撞、調皮,或考試不好,也不要一味批評,我們在嚴厲批評指正學生的缺點和錯誤的同時,也要多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鼓勵。另外,人無完人,教師也有犯錯的時候,我們教師要勇于進行自我批評。向學生認錯,是教師對自我的勇敢挑戰,同時也體現了教師較高的個人素質。
總之,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方法很多,我們要善于總結,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地根據本校條件、班級的具體情況來采取相應措施,完善教育教學活動。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課標,活化教材,融洽師生關系,活躍教學氣氛,優化課堂結構,狠抓落實,始終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雖然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不是紙上談兵的事情,需要一線教師的長期專研和經驗積累。但是,只要我們本著一個良好的態度和明確的目標,付諸具體行動并且持之以恒,一定會做得比今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