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倩(廣西群眾藝術館 廣西 南寧 530023)
截至2010年6月底,我國群眾規模達4.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1.8%,網絡媒體影響力快速提升,使網絡成為人們獲取新聞資訊的主要媒介之一,互聯網在社會輿論、經濟發展、文化創作中的作用逐漸凸顯。 群眾藝術館對網絡的重要性認識也在不斷提高,認為網絡文化已經成為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藝術館網站是群眾藝術館與群眾溝通交流的虛擬平臺,網絡的便捷性和迅速性極大地提高群眾文化工作的效率,擴展了群眾文化工作的平臺與空間,為群眾文化的發展開辟出一個嶄新的局面。為此,各級群眾藝術館(文化館)在近年來紛紛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利用網絡平臺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遠程的文化服務。
通過在互聯網上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香港、澳門、臺灣)省級群眾藝術館(文化館)的官方網站進行調查發現,共有20個能正常運轉的網站,占64%;有2個省級群眾藝術館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文化信息網站上建有簡介內容的欄目,占6.4%,有9個省級群眾藝術館未能利用互聯網搜索引擎搜索到任何網站(其中有一個網站打不開),占29.6%。本文就20個省級群眾藝術館官方網站為對象,進行調查研究。
群眾藝術館網站是群眾藝術館開展群眾文化服務工作的網絡延伸,群眾藝術館的文藝輔導、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策劃、搜集、整理民間藝術遺產、藝術研究和文藝創作等基本職能,在各館的網站上都能體現,各館借助互聯網平臺,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極大地提高了群眾文化服務的效率。
網站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群眾文化演出活動等內容制作成視頻在網站上展示,群眾可以隨時觀看群眾藝術館的視頻資料,非常方便。
利用互聯網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擴大了群眾藝術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空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如通過網站報名參加輔導班,通過論壇、Q群發起群眾文化活動,在網站上搞群眾文化問卷調查等。
所有群眾藝術館網站都非常注重自我形象塑造,在醒目的位置設置概況欄目,介紹本館的歷史沿革、人才隊伍、文化設施等基本情況。北京市文化藝術中心的《藝眾網》還制作了群文地圖,把本館及下屬各城區館的地理位置都清楚地在地圖上標明,使群眾能按圖索驥輕松找到去群眾藝術館的路線,這是群眾藝術館通過互聯網進行對外宣傳最明顯的標志。
各網站都設置了群文動態、新聞中心、文化活動、公告欄等不同動態信息欄目,迅速把本館的群眾文化活動和工作動態情況等新聞信息進行報道,時效性、目的性很強,增強了網站的活力。
各網站仿照本館業務部門的職能分工,將各項核心業務在網站上也設置了相同的欄目,如培訓、藝術研究、歌舞、曲藝、非遺、美術、創作等欄目,使群眾藝術館的各項工作在網站上也一目了然,方便群眾全面了解和認識群眾藝術館的工作。
通過設置視頻、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展示等專門欄目,把重要的演出節目、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成果、文藝創作、攝影作品等內容展示在互聯網上展示,充實了群眾藝術館網站的內容,增強了群眾藝術館網站的觀賞性。
一些群眾藝術館網站建立了超級鏈接,能方便快速地鏈接到上級機關、兄弟館及其他相關藝術網站。其中做的最好的是廣東省文化館,它鏈接了7個上級文化信息網、34個省市藝術館網站、14相關網站。
北京市文化藝術中心在本館網站《藝眾網》舉辦“魅力家園——北京市民網絡攝影大賽”活動,以多彩的圖片和多元的視角,展現“新北京,新奧運”的建設步伐和首都市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共發動了2000多名市民參加此次活動。浙江省群眾藝術館在網絡上舉辦了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如在2006年,為了配合開展群文理論調研課題《浙江省百村農民文化生活現狀調查》,在“浙江藝術網”的理論調研窗口刊登了《浙江省新農村文化調研報告范本》,布置各地開展農民文化生活現狀的調研。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在網站上開展了長三角民族歌手大賽網絡直播、春節楹聯大賽、短信比賽等網絡活動。
全國各地群眾藝術館的名稱不統一,有些叫群眾藝術館,另一些則叫文化館,北京市卻叫文化藝術中心,反映到互聯網上,中文名稱不統一則會產生搜索障礙。全國各省級藝術館(文化館)的網站名稱也五花八門,叫《XX藝術網》《藝X網》的都有,群眾藝術館網站是群眾藝術館的門戶網站,網站的中文名字跟本館的名字不同,容易使群眾產生誤解。群眾藝術館網站的網址普遍較長,沒有特色,難于記憶。
在20個網站中,有4個網站的網速慢,很難打開,會影響群眾的閱覽情緒。有2個網站被360木馬防火墻偵測出有病毒掛馬,還有另外一個網站被黑客侵入后完全打不開。
如有個網站有3個同樣的圖片鏈接欄目,有4個非常類似的動態新聞欄目,其中有一個圖片鏈接的標題竟然鏈接到其他單位的網站,這會使群眾造成錯覺,容易產生歧義。
網絡的主要功能就是實現遠程溝通,互動程度的高低,標志著網站與群眾的溝通能力的強弱。群眾藝術館通過互聯網與群眾進行互動交流,可使群眾在不必親自到館的情況下,了解館內的文化服務內容,從而增強服務需求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減少成本。在調查中,絕大多數群眾藝術館網站都缺乏互動欄目,使群眾和群眾藝術館之間的溝通產生障礙和不便,進而影響到群眾文化服務工作的開展。
一是有些動態信息欄目的內容更新不及時,過了很長時仍然放在醒目的位置,如有個網站的公示欄內有2008年的公告,《今日聚集》鏈接的竟然是2009年的內容;二是有些欄目是空白的,或者很久不維護打不開,如有個網站有3個空白欄目;三是超鏈接的網站或網頁出現死鏈接。
只有少數功能完善的網站提供站內搜索服務,絕大多數網站靠群眾目視搜尋網絡信息,影響了群眾的閱覽積極性。
群眾藝術館網站是群眾文化工作的宣傳窗口和形象代表,省級群眾藝術館網站的好壞,直接反映了該省群眾文化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網站的主頁不僅要美觀,吸引群眾,而且要實用,能留得住網民。網站的目錄結構和鏈接結構必須遵循先主后次、清晰有序、直接高效、線索明確等原則,結構層次不要超過5層。欄目名稱、欄目歸類要規范、統一,上一級類目能直接彈出下一級類目。網站或網頁的欄目設置要從群眾的角度出發,方便群眾閱讀、觀看。欄目之間要建立合理的相互鏈接,靈活運用“返回”按鈕,實現欄目之間的自由轉換。刪除空白頁和死鏈接,提高群眾利用網絡資源的效率。
群眾藝術館網站應簡潔、大方,風格要充分體現群眾藝術館獨特、深厚的文化底蘊,給人一種清新高雅的感覺,頁面應采用能反映網站主體的統一風格;版面編排和色彩要和諧一致,營造良好的視覺效果。同時,為了避免千篇一律的網頁模式,站點的建設應該在特色上下功夫,比如特色的背景、特色的標志和特色的建筑等。
一個網站能否提供快捷有效的特色化信息和服務,是網站能否立足和迅速發展的決定因素。在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特色信息資源往往是群眾最感興趣的內容。群眾藝術館可結合本館的實際情況,將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群眾文化活動、地方風俗習慣等地方特色文化,開發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數字化信息;或根據研究與開發熱點,建設一定規模的專題數據庫;或創辦電子刊物。在建設中,要根據本館的財力、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情況來決定數字化工作的范圍和程度,范圍不要太寬,應選準切入點,合理確立項目。
群眾個人興趣愛好的迥異決定了其信息需求呈個性化發展趨勢,群眾藝術館要意識到群眾需求的這種變化,并對其進行跟蹤研究,建立網上個性化信息服務系統,以適應群眾不斷發展、變化的信息需求。個性化信息服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群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向群眾藝術館定制所需信息;二是群眾藝術館通過對群眾的興趣愛好、信息利用記錄等研究分析,主動為群眾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并根據群眾的反饋不斷調整主動推送的內容,如:演出信息、藝術考級、培訓報名等服務。
網站要建立“館長信箱”“市民建議”等欄目,并設專人負責收集整理信息,及時反映群眾對群文工作的意見、要求,傳達給職能部門處理,并在網上反饋,實實在在地為群眾服務。對群眾反響強烈、評論意見多的焦點問題,要及時給予解決方案或答復。對網絡上的不實信息,及時予以澄清。
群眾藝術館官方網站是一項全新的創新工程,許多地方還存在不確定性,需要不斷深入研究探討。建議在網上開辟論壇,聽取各方意見,集思廣益,共同建設好群眾藝術館的網絡文化工程。
網站是群眾藝術館的宣傳媒介,為了擴大宣傳效果,吸引更多群眾參加網上群眾文化活動,網站本身也需要積極地向外宣傳推廣,而不是坐等被動地被發現。網站的宣傳工作,各館可以利用自身優勢,通過發文、E-MAIL等方式將網站的相關信息告知各兄弟、下級單位,同時請求與其進行交換鏈接。也可以將群眾藝術館網站信息發送到各討論組、論壇等,使更多的人知道網站。主動注冊到著名的搜索引擎網站是更快捷的辦法,如Baidu、Yahoo等,注冊的搜索引擎越多,網站被搜索和訪問的幾率也就越大。
[1]陸莉.廣西全區圖書館網上參考咨詢服務的調查研究[J].圖書館界.2006.(3).
[2]徐恩元,李瀾楠.政府門戶網站績效評估研究綜述[J].圖書館論壇,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