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生 羅雙根
無限性與有限性
——對網頁文字設計的思考
黃長生 羅雙根
文字作為信息傳播的基本元素,是網頁構成的基礎。文字閱讀的舒適程度直接關系到瀏覽者的心理感受;文字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設計的質量。網頁設計中的文字設計除了具備文字設計的基本原理,還特別應該適應網絡這一新媒體為基礎的傳播環境,文字設計的有限性與無限性正是基于此而產生。隨著傳播途徑的巨大變化,傳統的主要傳播媒介紙質早已延伸到基于網絡信息傳輸技術為主的新的屏幕空間。設計師在設計網頁時,必須根據傳播媒介的改變而做出相應的設計策略。平面媒介設計的一些設計原則,如對比、統一、和諧、秩序等,雖然在網頁設計上也可以適用,但平面更主要是基于紙張的質地、油印的變化、版式設計,而網頁則更關注其顯示屏的屏幕分辨率和顏色質量、瀏覽者的光線環境和觀看距離等方面。
雖然現今市場上的顯示屏幕種類繁多,更新很快,從以前的14寸、15寸或17寸到現在的21寸、24寸甚至更大的液晶顯示屏。但由于人們使用顯示器的距離與視域的有限性,決定了屏幕發展空間的有限性,網頁文字將主要在這尺寸范圍之內進行合理的安排與設計。
字體選擇也要考慮系統默認的文字終端用戶。Windows系統只有幾種常用字體,在主機上選擇的特殊字體很難保證在不同的瀏覽器上都能顯示出來,從而造成與原設計的大相徑庭,這可能就是在你的網頁當中相當漂亮的頁面,在別人看來卻很糟糕的原因。
基于上述網頁設計顯示屏幕及用戶終端的字體庫的各種有限性,網頁文字設計時就應盡可能考慮其特點,主要應從字體的選擇、字號的選擇、顏色的匹配與編排等幾方面來設計:
字體的選擇。在選擇字體時,應當“字如其人”,力求能夠體現作品的特點和個性,同時應當注意文字在多數情況下是進行字面意義信息的傳播,屏幕上的字體必須具備良好的識別性和可讀性。字體本身是有視覺屬性的,因此字體應根據網頁的總體設計定位和瀏覽者的需要選擇其字體。比如時尚類、女性類的網頁,使用手寫體、卡通的或纖細柔美的字體;游戲類、娛樂類網頁,使用沖擊力很強的字體,比較有張力感,有數碼感覺;綜合門戶、企業類的網頁則可以使用常規的宋、黑字體。從設計的角度看,這是很好的選擇,但從終端用戶而言,正文內容最好采用缺省字體,以免造成無法正常顯示的后果。在字體的搭配上,同一頁面中盡量不要使用超過三種字體,如果使用了三種以上的字體,也不能選擇特性差別太大的,否則頁面會顯得雜亂無章。
字號的選擇。字號是區分文字大小的一種衡量標準。網頁文字的顯示是基于屏幕的大小,與屏幕區域通常有密切的關系。在不同的顯示器中,相同的字號大小會有所區別,主要是基于屏幕分辨率、屏幕大小兩方面的原因。相同字號實際上是沒有區別的,是一種視覺效果。網頁設計一般選擇9pt或11pt,但隨著分辨率的提高與屏幕的增大,現在基本上使用12pt、14pt,有的甚至需要選擇16pt。就同一網頁而言,其字號變化也像字體一樣宜少不宜多,以3-4級為佳。當然在針對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為主的網站時,字號就應該相應地選擇更大些的,以適應老年人眼睛的不便。
顏色的選擇。網頁字體的顏色主要是背景和字體顏色的搭配問題。一般底色應柔和些,素淡一些,配上黑字,讀起來自然流暢。而為了追求醒目的視覺效果,可用較深的顏色,再配上對比鮮明的字體顏色。相比較而言,飽和度較高,在用戶瀏覽時更易于吸引注意,但也容易引起視覺疲勞,其實高飽和度的文字并不易于閱讀。另外,要注意超鏈接顏色與單純敘述文字的顏色區別,純粹的敘述文字則可采用較暗、較深的顏色呈現,超鏈接文字則可用較飽和度相對較高的色彩來強調,訪問過的超鏈接則應采用稍低于原超鏈接亮度的顏色進行區別。
編排設計。為了有序地組織信息、提高文字的可讀性,行距的變化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字體的高度為行距設置比較理想的尺寸。行距的常規比例為10:12,即用字10點,則行距12點。行距的變化除了影響瀏覽者對網頁的閱讀,本身也是視覺美感表現的重要因素之一。如為了加強板式設計風格,可以有意識地改變行距的寬度以體現獨特的設計意味。此外,經過設計安排,使寬、窄行距并存同一網頁中,也可以增強頁面文字的跳躍性、層次性。
網頁文字雖然具有以上所述屏幕的有限性,但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比如一期《南方周末》報紙有幾十個版面,但其電子版卻在有限的首頁通過幾個導航把版面鏈接起來,屏幕有限性通過超文本鏈接變得無限窮盡;并通過動畫把時間、空間、音效、質感等一切感知元素綜合起來,使文字從基本的認知功能向情感功能轉換,這也是平面媒介所不能具備的,也是網頁設計無限性的魅力所在。
超文本是各種不同空間的文字信息通過超鏈接的方法而組織在一起的網狀文本,節點之間相關性的鏈構成的一個具有一定邏輯結構和語義關系的非線性網絡。超文本本質是實現交互設計,一個真正使讀者擺脫線性的閱讀,使讀者真正成為上帝,使讀者進入一個他真正感興趣的文本。現在人們可以如愿地、徹底地擺脫紙面文本的束縛,新的問題又已出現,無窮盡的信息鏈接會不會把人給淹沒,從而使鏈接沒有意義。
文字作為交流的基本功能在平面和網頁設計中沒有改變,但表現的方式演變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特別是在數字技術助推下,增加了新的可能性:即動態文字設計或動態文本設計。動態文本與靜態文本相比,通過時間、空間等元素的介入,使它更擁有豐富的情緒表現特征,可以有效地引導或操縱用戶的注意力。
超文本、文字動態給網頁文字設計帶來的文本鏈接的無限性,在設計上主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超文本中的字、符號或詞語起著鏈接的作用。在顯示時,其字體要有顏色變化或標有下橫線,以區別于一般的正文。當鼠標器的光標移到某個鏈接區域上,鼠標要有所區別。
超文本的層級。任何網頁在組織信息時都有一個信息框架,網站首頁視為第一級,與其有從屬關系的頁面視為第二級頁面,二級頁面又可以繼續得到第三級頁面,依此類推,從而得到一個完整的網頁鏈接結構。鏈接的層數被稱為網頁鏈接的深度,而在網頁結構里,最底層頁面包含的頁面總數被稱為網頁鏈接的廣度。在分級方案上不能過于依靠深度或廣度,如對于一個信息量不是很大的網站來說,將信息組成一個二至三層的結構,是一種深廣度平衡的方式。但對于信息量很大很雜的網站來說,廣度比深度的效果更好。
掌握網頁文字在動態設計的基本屬性,對設計有創意的動態文字,顯得十分重要。時間性是由一系列不同瞬間動作變化的畫面和每張畫面的拍攝幀數來確定。流暢的運動,是由消極和積極的節奏速度混合而成,它必須保持平衡,協調時間上的節奏變化以達到最終的和諧效果。動態文字設計主要目的之一便是為了情緒的表達,但我們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例如,在表現一個憂傷的詞語時,我們不可能通過設計把它表現成一個歡喜的場面。動態文字設計只能加強詞語已有內容的情感體驗。在動態文字設計中,形態的變化設計與現實世界中重力作用在物體上的效果十分相似,從而產生逼真感。
網頁文字的視覺信息傳達隨網絡這一新型媒體而產生,是藝術與技術密切結合的產物。因此設計者必須了解多媒體網絡技術的特點及制作方法,設計師只有順應信息社會的時代藝術潮流,才能為網頁文字設計打開一個更寬廣的視野。
(作者單位:黃長生,羅雙根,新余學院抱石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