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治剛 (陜西理工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 陜西漢中 723003)
語言一直以來被當作幫助人們完成交際行為的主要工具,因此在我們的語言教學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了語言的學習上。如對語音,語法,詞匯,句型的練習和掌握。但卻忽視了另一種重要的交際行為——非言語交際。在人類的交際行為中,除了言語交際外,非言語交際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非言語交際能力的是后天習得的結果。那么在外語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外,非言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什么是非言語交際?它具有哪些特征呢?
關于非語言交際,西方學者提出的定義很多。有的定義很簡單,如“非語言交際是不用言詞的交際”(Malandro et al,1989: 5)。也有比較具體的定義,如“非語言交際是不用言詞表達的、為社會所共知的人的屬性或行動,這些屬性和行動由發出者有目的地發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發出,由接收者有意識地接受并有可能進行反饋”(Burgoon and Saine, 1978, 見Malandro, 1989:7)。或“非語的言交際指的是在一定交際環境中語言因素以外的,對輸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價值的那些因素。這些因素即可人為的生成,也可由環境造就”(Samovar et al, 1981: 156)。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語交際行為會呈現出不同的方式。而即使是同一種非言語交際行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會有不同的內涵。比如貼面禮在歐洲的許多國家是一種正常的日常交際行為,而在亞洲的許多國家,卻并不被接受,甚至會被認為是魯莽的,特別是在異性之間。所以我們不難看出非言語交際行為是有其文化專屬性的。而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這一點顯得尤其重要。如果不理解非言語交際行為的文化專屬性,往往不但交際行為無法完成,甚至會產生誤解。因此在外語教學中,非言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它不但可以讓我們正確運用非言語交際行為,還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別人的非言語交際行為。
語言是人們交際的工具,掌握一門外語可以極大的幫助我們進行交際。但在人們的交際過程中,非言語交際卻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別是在跨文化交際中,非語言交際行為和手段比語言交際行為所起的交際作用更大,在語言交際發生障礙時,其替代,維持甚至挽救交際的作用則更不可低估。它貫穿于整個交際過程中,也最能反應一個人的真實態度、心理活動和價值觀念。
外語教學中的非語言交際教學也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該語言,要求學生能夠正確、得體和自然地傳達和接受交際信息,學會避免文化沖突和文化誤解。因此就要通過外語教學幫助學生盡量了解目的語國家的非語言交際行為與手段的含義和特點,盡量了解目的語文化和母語文化非語言交際行為和手段的文化差異和文化沖突所在,并學會排除文化干擾的正確,得體的方法。筆者認為外語教學中的非語言交際教學應該包含如下內容:
1.介紹和講解目的語文化的非語言交際行為和手段的表現,含義,功能及其與母語文化的非語言交際行為與手段的差異和沖突,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得體地處理文化差異和文化沖突的方法。如聳肩動作在英文化中表示不知道、不理解、沒辦法等意思。而其在漢文化中則不具有這樣的意思。
2.介紹和講解用以表示非語言行為和手段的詞句。
3.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在語言行為和非語言行為相結合的話語結構中的非語言行為的含義和文化特點。
如何進行跨文化非語言交際教學在我國外語教學中還沒有太多的可借鑒的東西。筆者認為
其應該包含如下幾點:
1.首先要提高教師的跨文化交際意識,使教師認識到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2.將課文中所涉及到的非語言行為和手段進行詳細講解,注釋和練習。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模擬課文中所涉及到的非語言交際行為,或者配合學生親自示范。這樣會加深學生對該非語言交際行為的理解。
3.利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觀察目的語的非語言交際行為和手段。教師可以用PPT進行展示或者通過一些視頻資料進行學習。
4.教師在課堂上將非語言交際手段貫穿于其教學中。比如教師可以用聳肩的動作來表示不知道,不理解等意思。
5.聘請專家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進行目的語文化非語言交際手段的講解。
6.引導學生有意識的收集有關目的語非語言交際行為和手段的語料,然后和母語進行對比研究。
7.專門開非語言交際課程,進行系統的學習和研究。
綜上所述,非言語交際是一個內容十分豐富,表現形式繁多的重要交際手段,它是一門語言中的必要組成部分。而跨文化下的非語言交際顯得更為重要,在交際中,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對方的語言交際行為,理解對方的文化,對語言交際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因此在外語教學中,對學生的跨文化下非語言交際行為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將非言語交際與言語交際結合必定能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作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不僅要精通言語表達的交際方式,有扎實的英語專業知識,而且要有真正的非言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在課堂上遵循英語文化背景,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輸入英語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語交際信息,引導學生體會學習異域文化的真正樂趣,使其既具備運用英語的言語交際能力,又具備非言語交際能力,從而實現掌握英語的真正目的。
[1]Samovar,A.L.;E.R.Porter and A.L.Stefani.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畢繼萬.跨文化非語言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3]關世杰.跨文化交流學[M]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4]李杰群.非言語交際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5]楊全良.非言語交際簡述[M]外語研究,1990(2).